第213章福利
第213章福利
何安恭敬地接过来,瞟了一眼,就挪不开视线了。 最上头那张是关于烈士陵的,皇帝批了近京的一块空地,与皇陵遥遥相对。
“先别忙着看,”皇帝淡淡道,“你拿回去,好好看看,跟陆尚书多沟通。”
军校计划虽潦草,可大致的规划已经做出来了,就不必皇帝费心。
这烈士碑与烈士陵云襄只提了提,多的一个字儿也没有。
皇帝收到密折,觉得此法可行,苦思冥想数日,涂涂画画的废了好些纸张,才做成这个样子。
总体风格那是低调的气派。
“朕叫诸位爱卿前来,是为着另一件事。”皇帝道。
兵部尚书薛简道:“陛下请说。”
“诸位爱卿,或出身武门,或为武将,必然知晓,军人不易,封侯更难。”皇帝温声道。
吴阁老心头一跳:“陛下的意思是?”
“辅国王妃此番在镇北关,颇长了一番见识,感念将士不辞辛苦,忠心为国,特提出了一个军人福利。在此,朕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果然。吴阁老心中微微一叹。
先襄王惊才绝艳,亲手教出来的传人也是屡屡叫人惊讶。
端王妃虽是女子,也愧杀男儿。
薛简淡定道:“不知这个计划是怎么样的?”
皇帝将一叠纸递给他:“诸位爱卿都听听。”
这一叠纸约莫有十来张,每张纸有二十来条建议,薛简清了清嗓子,声调和缓地念了起来。
这个福利计划的针对性很明确——在军的,因伤退役的,牺牲的。
军人也不仅仅是四关军镇的将士,还包括各地驻军以及衙门的差役。
还首次提到了退休之后的福利。
在军福利在原有饷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杂物的免费发放。
因伤退役的可回原籍,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发放一些补贴,保证可以生活。
牺牲的则发放抚恤金,家属为烈属,享受地方官府的照顾——这也是政绩之一。
退休后也可领取退休金。
念到最后,薛简的嗓子都有点儿冒烟了,安公公早就命御前的小内侍去泡茶了。
果不其然,薛简才念完,皇帝就扬声道:“赐茶。”
“谢陛下。”薛简道。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皇帝问道。
“回陛下,”因是大朝会,信阳侯也来了。他是一等侯,又掌着西山大营,是少有的实权武侯。
由他率先表态,自是该然。
“臣以为,此福利甚好。”
皇帝微微一笑。
“不过,”信阳侯又道,“若真要施行,恐怕国库撑不住。”
皇帝不由莞尔:“信阳侯是个厚道人。”
可不是厚道吗?谁不知道国库空虚,赈灾打仗都是走的陛下内库呀?
“陛下,此福利虽好,”燕王沉吟着开口,“恐怕时机未至。”
他是宗室中领头的,年岁又大了,见得多,眼界也宽阔,自然明白这福利的好处,也很清楚皇帝是有意施行的。
可条件不允许啊。
这才打完仗,单是镇北关抚恤金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皇帝的内库经不起耗的。
“若朕说,银子不是问题呢?”皇帝笑眯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