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不情不愿
第212章不情不愿
燕王一提太上皇,殿上众臣就有点儿尴尬。 宁王太了解燕王这种嫌弃的心情,自高祖开国,就没这等不肖的子孙。
想当初,宁王殿下也仿佛被雷劈了一般。
真真是一人作孽,满皇室跟着颜面无光。
心疼陛下,竟有这样的亲爹。
不单是如此,宁王对太上皇观感不好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了。
打从太上皇雄心万丈鼓捣着夺嫡开始,他就觉得此子枭性,容不得人。
先帝实在是疼惜太孙,竟愿意忍了这个儿子,也是命。
太上皇登基后行事越发乖张,脑残又眼瞎。拿个鱼目当宝,冷落真正的明珠。
都是庶子出身,宁王心态摆得正,并不因此自卑。
前朝时规矩松散,妾室竟能扶正。高祖也是吃了贱妾庶子的苦,才定下嫡庶之别,抬高这嫡妻嫡子,明确正统。
即便是皇家,也因此少了许多纷争。
宁王觉得这样挺好的。他娶了嫡妻,育有嫡子,就不大爱去侧妃处了——养大了侧妃的心可怎么好呢?
在这方面,他是完全有本钱鄙视太上皇的。
没有嫡子,庶出的庶子就要争,兄弟间斗得跟乌鸡眼似的。
太上皇何其好命,一举得了嫡子,因此在夺嫡中占了无比的优势。
结果,他竟想弃了良才美质,偏要去扶那上不了墙的烂泥,你说傻不傻。
“臣附议!”宁王立刻道。
这都到暮春了,仗也打完了,该把太上皇送走了吧?
“臣附议!”康王紧接着道。
因他两子一早就跟着皇帝混,他本就是向着皇帝的。登基大典是个必要的流程,不能不办。
众臣一听,顿时恍然。对啊,陛下是称帝了,可这登基大典还没办呢。
先前忙着赈灾啊,打仗啊,完全没想起这茬儿呢,就说仿佛忘记了什么要紧事儿。
自是纷纷附和。
皇帝一见这众望所归的场景,很是不情不愿地道:“既如此,钦天监测个日子吧。”
“遵旨。”钦天监监正恭声应道。
他一早测算天象,今年必是风调雨顺,而紫微星当空,正是势盛。另有辅星交映成辉,运道加成,陛下当能心想事成。
“退朝——”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山呼。
皇帝叫走了吴阁老、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与在京的几位武侯、将军并燕王,到御书房议事。
云襄做了详细的军人福利计划,若要施行,怕是要组一个新的部门。
这个部门是独立出来,还是挂在兵部抑或户部,皇帝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且,这个军人福利计划也给了皇帝一些启发,若日后国库充盈,是不是也会有别的针对性福利?
何安跟着同样脸色严肃的同僚们往御书房走去,没人开口闲谈,他更是心事重重。
这个招标工作既涉及到款项,自然跟物价有关联。就项目本身来看,货源也是个重要因素。
此番大战壮烈殉国者无数,镇北关十去其七,烈士碑与烈士陵的规模要不小。
军校更不必说,演武场,教室,食堂,宿舍这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他也没纠结太久。
进了御书房,皇帝就命安公公递了一叠文件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