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海上风云
疫来的时候,不独是万邦幸灾乐祸,孤叶岛的叛党,也在谋求着落井下石,借机立国。百姓何等敏锐,彼时在疫中,就已于感觉得到,所以他们悲愤,纷纷于水镜中留言,希望在万邦被疫困时,借机把孤叶岛收了,也免得被贼王利用,致又一个明珠之乱。
彼时明珠之乱,也呈现出孤叶岛的叛党是幕后黑手之一,新仇旧恨一起来,怎能不磨刀霍霍呢!
瑶自然也因此掺和进去了。自从知道林哥哥是因明珠之事而落马,她对一切造成明珠之乱的人与事都深恶痛绝,自然也就免不了探海。大有想去闹海之势。
彼时小君虽然很不想引起战乱,想要以和为贵,可群情激昂,又想起收回孤叶岛也是大君想干的大事,故所以顺水推舟,大力整治兵甲,加强兵力,开始在孤叶岛的周围布下天罗地网,强力打压,要把孤叶岛做成一瓮汤。
贼王果然趋之若骛,恨不得两家打起来。就是那倭寇,也想参一脚,为什么,他们早就觑觎孤叶岛与附近的鱼岛,好为将来自家地震岛的下沉备个退守之地。为此,倭寇极力怂恿贼王涉足孤叶岛,孤叶岛的叛党见势不妙,也大抱贼王之腿,想要继续保有自己原来的尊贵,因为小君的兵力一经整治,其势显见不可挡。自然,出于骄傲和各自的私心,贼王打保票要卖武器给他们,他们则高调地向人宣称,他们的兵力也激涨到可以与小君匹敌了。
自古成事在民心,民心不附,事焉谐。只是,这孤叶岛的民心在哪,还须一探。
瑶就是那个牵桥搭线人,也是那个爆破人。
小君十分欣赏这个时候瑶表现出来的随机应变,战场之上时而温柔敦厚,时而威猛刚强,时而亮剑,时而抚恤,就比如,对倭寇,明令让他们当助和的桥,是调高了倭寇的作用,打脸了贼王,那贼王少不得瞧不起似的看一眼倭寇王小三:瞧你,还想占这个风光,我来当这个助和的桥还差不多。
倭寇小三表露他的恶意时,瑶又隔山敲虎:好,贼王,既然倭寇小三这么愚蠢的自已要来撞我的刀锋,那么,你贼王发兵之日,倭寇岛必成炮灰。我倒要看看,倭寇岛与孤叶岛,你怎么分身来救,又救得了谁!
这一招直接让倭寇小三吐了血,他才发现,完了,自己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最后,眼见得天朝小君战胜了疫,又平了明珠之乱,更治住了水,贼王气极败坏,暴跳如雷,他这个夹板小三,只好灰溜溜的假病退位,扶自己的身边人上位,心里面还在盘算着想要撜身边人以令诸候。你想,世上有这好事吗?他的继位者又不是任人呼之既来挥之即去的草包。结果,还没过完这一年,就惹上了官司,不得不面临有可能的牢狱之灾,这也是天道报应不爽吧。
瑶知道小君并不想真的用武来收回孤叶岛,最好的方式,是人民自己要归来。瑶把小君的意向通过水镜向孤叶岛的人民传达了,只有人民愿意归来,才可以制止贼王涉足引起战乱,也可以杜悠悠众口。面对此情况,首先要从军力上震慑之,其次,要用法的威力震慑之,再造法器,再次,要借人民之力,从孤叶岛内部打破叛党势力,达到自然统一。这一切,需要一步步来,更需要智慧。
瑶有阵子很生气,她认为,没有虎狼之野,想要不动一兵一卒就统一不可能。她忍不住怀疑小君的军队怕死。这受到了大义春秋的教训,大义春秋似乎是军队中人,很生气地对她说:不要你管了,我能成。
瑶就不管了一阵子,不管的时候,看了一些战争的图片,血肉横飞的,的确,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好呀。瑶只好认错。
她想起了霍去病单人匹马就拓展了汉武的疆域,上兵的确是能不战最好。于是,静看小君排兵布阵。也许,统一就要来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