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体面的告别
早晨的太阳下,王锐开着车,在熟悉的路线上不急不慢的行驶着。
ole工厂的大门,就在前方。
王锐推了推鼻梁上的黑色眼镜,神色复杂的看了眼ole的厂标。忽然想起第一天来工厂时情景。
当时的老板是个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
和很多生意人一样,在那张和善笑脸的面具下,隐藏着一种冷漠的精明。那天老板和他谈了很多市场方面的具体想法,王瑞雄心勃勃的向老板描绘一旦工厂请他,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老板只是微笑着点头,不肯定、也不否定。
离开工厂的时候,王锐一度认为自己得不到这份工作。因为就连自己,也不太相信自己吹的牛逼。
令人意外的是,只过了两天,王锐就接到了人事的电话。工厂几乎完全接受了他对薪资的期望。
那一刻,王锐后悔了。
他觉得,自己胸膛里的红心还是不够大。
王锐总记得以前老大说过的那些话。
他对王锐说:
你知不是知道平庸的人和杰出的人,他们唯一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是,当舞台所有灯光聚焦在身上时,前者会抓住机会尽情表演。后者却只会裂开嘴巴傻笑。
人的一生,没有几次机会能站在舞台中央。
王锐啊王锐,听哥一句话。
年轻的时候,你他妈以为身前有无数条路,他妈随便挑一条走都能上天。但等你成熟了,就会发现,你偶然选择的道路,决定了你一生的成就。
路只会越走越窄、选择只会越来越少。
记住,当聚光灯的光芒在皮肤上闪耀的时候,务必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王锐嘴角带笑,徐徐将车驶入了ole工厂的大门。
时间已经是9点。
对市场部负责人王锐来讲,这是正常的上班时间。就连向来挑剔、较真的罗爱才,接手工厂后,也默许了王锐的特权。
来到市场部办公室,房间内空空如也。
疑惑的王锐稍微想了想,就朝会议室走去。
才走到门边,就听到年轻厂长用他特有的那种条理分明的叙事方式,主持着会议。
王锐没说话,轻声推开了后门。
在会场众多目光的注视下,他随手找了张椅子,坐在了一个市场部小弟的旁边。
主席台上的年轻厂长,只是不经意的看了他一眼,就继续了今天的会议进程。
王锐捅了捅旁边的小弟,小声问:“怎么今天的会议没人通知我?刚刚都讲了些什么?”
小弟小声说:“我也是到了办公室,才被叫来开会的。”
这小弟用兴奋的语气说:“这次工厂玩真的了。”
“李厂长说,以后几年工厂会把利润的30%,用市场估值的标准,购买新发行的股票。按照一个贡献评估体系,发给工厂所有员工。新发行股票数量上限可能会达到10%。”
“老大,罗厂长在那会,说过新产品一旦成功,工厂效益可能会比当初的啤酒厂更好。”
“这下我们是不是要发财了?”
王锐心中一沉,脸色顿时难看了一些。
这时,主席台上的李来,开始说到了构建师徒机制、打破部门人才流动壁垒的构想。
“……经过管理层的仔细沟通,我们认为,在工厂大多数技术性、绩效性的岗位,都适用师徒机制……”
“师徒机制的最终目的,是为员工们提供更宽阔的舞台、创造更灵活的绩效机制,同时为工厂培养更多的人才,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精神……”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我们会根据工厂对人才储备的需求,引导所有员工对职业规划做出更科学的规划……”
坐在底下的王锐越听,心情越是压抑。
年轻厂长搞得这套新玩意,一看就是冲着自己来的。要是这套机制搞下去,市场部将来必定会大变天。
王锐习惯性的将手伸进装了香烟的裤兜,这时他发现,裤兜里的烟盒已经空荡荡的,只剩下形影孤单的火机。
主席台上,李来每一句话语落下,台下,就响起了兴奋的回应。
王锐的心情,却逐渐变得灰暗。
也不知什么时候,李来宣布了会议结束。
在意犹未尽的气氛中,主席台上的李来平静的说:“市场部的王锐经理,请你留下了,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沟通一下。”
会议室的人都离开了。
只剩下李来和王锐两人。
王锐架着二郎腿,手中无聊的转动着火机,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主席台上的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