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温暖岁月·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最好的 - 一路优雅,一世风华:严幼韵传 - 夏墨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8章温暖岁月·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最好的

家庭,心底最暖的港湾

当维钧所在的国际法院休庭,她就和维钧一起去度假。如果是回到纽约,就找所酒店安顿下来。纽约朋友众多,酒店设施齐全,吴妈退休后新聘请的男仆福根照顾着他们的生活。朋友们会过来一起打麻将,一起聊天。酒店就在中央公园附近,维钧每天都会下楼散步。

还有几次休庭时俩夫妻一起去了台湾,顾维钧的儿子顾德昌在那里。台湾朋友也很多,停留相聚后再转去香港。有人说,人这一辈子,就是老伴老友老窝。老伴在侧,那就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老友在侧,那就有说不完的曾经,聊不尽的话题。老窝一个,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还有熟悉的老物件。件件透着亲切,每件家里的器具都有一个故事。

如果有了这三样,慢慢老去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需要担心老去之后的人生无人照看,不需要担忧身边无朋友,寂寞无聊。对于顾维钧和严幼韵来说,这几样都有了,两人大半辈子的好人缘,让他们的暮年生活总是热热闹闹。

家人们的喜事连连也让严幼韵心里开阔。1964年4月,茜恩的第二个宝宝唐瑞英出生了。她的第一个宝宝芝瑛已经两岁了。瑞英出生之后,严幼韵过去探望,带着芝瑛一起睡。芝瑛很可爱,每天早上她都会先醒来。但只要看到外婆严幼韵没有醒,就静静地睁着眼睛看着外婆,不吵也不闹。所以有时候严幼韵会故意装睡,小芝瑛也不吵,依然是陪着外婆躺着。但只要是看见严幼韵睁开眼睛。小芝瑛便马上活力十足地跳起来。

在严幼韵的印象里,小芝瑛可爱得像个天使。有一次蕾孟带着她去海牙看外婆,芝瑛哪怕是一个人待在飞机上面也不闹,只是八个小时飞行时间里芝瑛都坚决不去卫生间,蕾孟急得没办法。好不容易等到飞机到达,蕾孟还没出关就隔着栅栏把芝瑛递给了严幼韵,让她赶紧带着芝瑛先去上卫生间。之后,这件事几乎瞬间传遍朋友圈,人人都佩服这孩子,意志力太强了。

严幼韵发现芝瑛耐性好,很听话。无论是带着她去儿童乐园,还是带着她去服装店,芝瑛都是乖乖的,睁着大眼睛看着严幼韵说话,间或问几句话。严幼韵接过芝瑛后就不舍得放开手,一直抱着。她和芝瑛很投契,抱着她严幼韵觉得自己都年轻了几岁。

到了九月,茜恩带着瑞瑛也过来了,严幼韵听雪兰说过茜恩精力充沛,可以带着两个孩子坐着地铁一路逛街一路玩。孩子们虽然多了,但女儿们都很能干,不需要严幼韵劳累。严幼韵专程带着家人们组织了一次午夜太阳观赏旅行。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哥本哈根的午夜太阳世界有,昼夜颠倒晨昏交替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相比于大千世界,人类太过渺小,能有幸生存于世已经是莫大的机缘。这一生严幼韵的内心有幸福更有欣慰。儿孙绕膝,同享天伦之乐,这样的生活已然十分满足。

孩子们都很孝顺,骝千和茜恩趁回香港唐家探亲的机会把两个孩子都带了过来。顾维钧和严幼韵很欢喜,他们很喜欢孩子,一听到芝瑛和瑞瑛能再陪他们过一段日子,两个老人像个孩子一样开心,早早地就把孩子们要用的东西全部买好了,从小床到零食,全都安排得妥妥当当。顾维钧对孩子的喜欢更是直接,他每天都和孩子的保姆阿妮塔带着两个孩子去席凡宁根海滩去玩,在那里挖沙子,踏浪。

两个小家伙很喜欢在那里追着浅浅的浪花跑,穿着小泳衣晒成了健康的肤色,每天吃完饭,就开始期待着她们的外公带他们出去玩。后来顾维钧的花样越来越多,居然愿意带着两个小家伙去那个海滩找当地人骑驴。芝瑛和瑞瑛很喜欢骑驴,每次都笑得咯咯,后面跟着一脸灿烂笑容的顾维钧,祖孙三人凝成了海滩上甜蜜的风景。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那就是两个小家伙之间的争风吃醋。只要大人们抱起了芝瑛,小不点瑞英就会跑过来打人。哪怕小瑞英根本就够不到芝瑛,但还是瞪着眼睛,呀呀叫着要打芝瑛。

一遇到这种事情,大人们又好气又好笑,孩子真的是太可爱了。大人们装作生气的样子,不理小瑞英,打人是不对的,哪怕再小也不能平白无故打人。小不点瑞英一看这情况,就会特别乖巧地跑过来亲他们蹭他们,呀呀叫着要抱抱,可爱的小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家里哄堂大笑。

带小女孩和小男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兆一就是个例子,调皮捣蛋,没有一刻是安静的,每天家里总是鸡飞狗跳。顾维钧却很欣赏兆一这样的脾性,反而说兆一是小男子汉,勇敢又直率。顾维钧还会专门打电话让他们带孩子过来家里玩,人老了,都期待着孙儿们的陪伴。孩子们一到,外公顾维钧就变身为老顽童,带着他们四处去玩根本不知道疲倦。严幼韵也经常见到维钧的女儿女婿,儿子和家人也经常带着孩子来看望他们,房子里天天洋溢着快乐和幸福。家人相处很好,孩子聚在一起的时候海牙的这栋公寓里就像是一个快乐的儿童乐园,每天欢声笑语不断。

时间行进到1966年6月,潘振坤和郭华德抽了时间专门赶到海牙来看望他们。为了这次相聚,严幼韵计划了两周的旅程活动。可惜这一次顾维钧要处理国际法庭西南非洲的案子没办法随行,他让妻子好好去玩。本来严幼韵计划的是带着朋友们顺着莱茵河和多瑙河而下,一路看遍风景。可惜的是听了太多次《蓝色多瑙河》,到了多瑙河上行船才发现,原来多瑙河是灰色的,两岸的风景也没有料想的好看。

船在行走间各自聊起了孩子,严幼韵兴致勃勃地说起听话的孙女们,还有调皮捣蛋的孙子。比如说薛兆一,虽然调皮,但简直就一个活生生的广告小王子。所有听过的广告都能背出来,而且一路看到什么广告就能直接说出来,坐着车看见广告牌就能背出来广告内容,不论是绿箭牌口香糖还是埃索机油,一秒就能背出来。多瑙河上清风拂面,心里都是关于孩子们的温馨回忆,身边的老朋友们心意互通。虽然多瑙河的风景没有想象中完美,但心情却是美妙无比。

过了不久,严幼韵的朋友张嘉蕊到了欧洲,王定珍也很快就过来了。相约一起去看美术馆,一起去看阿姆斯特丹。老友常来,严幼韵家里的酒会也是经常召开。碰到孩子们和朋友们一起过来就相约一起去看马德罗丹,那是一个小人国,里面囊括了海牙所有的景象,妙趣横生,孩子们很喜欢去,大人们也是。朋友间来往不断,带来各种各样的消息。比如说董浩云就经常过来海牙,在他的航运版图里,荷兰是其中重要的一块。曾经在马尼拉对严幼韵有救命之恩的卓牟来现在也在董浩云的集团里任分公司总裁,老友相见,分外热情。际遇无常,在世间万千的人中相识相知,在千万年的时间里恰好相遇,不胜唏嘘的同时,也让人感慨人世无常,能够相遇已经是极大的福分。

顾维钧继续埋首于他的工作,严幼韵则是要飞回纽约开始找房子,买家具,安排各种琐碎事宜。对于海牙的一切,严幼韵并不留恋,如果没有亲友,这也只是一处舒适的工作地而已。也是在此时,雪兰的第二个孩子也要出生了。看到雪兰急吼吼地在信说因为孩子会提前两周出生所以家里手忙脚乱,严幼韵又着急又好笑。

雪兰特别提到,如果妈妈能在她真的会轻松多了。她说她实在是学不会母亲严幼韵平静而高效的做事风格,所以才会这样手忙脚乱,逼得家里的管家玛丽亚要服镇静剂才能处理好事情。

三岁看到老,严幼韵因为雪兰的这句话,忽然又想起她们三个原来读书时候的事了,虽都是一个母亲所生性格却完全不同。其中雪兰就永远是那个风风火火急躁冒失的性格,每天早上上学都是匆匆忙忙,丢三落四。这些看似短板的缺点,在严幼韵眼里却并不重要。最大的缺点就是最大的优点,性格里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要女儿们开心就好。性格各有不同,正如花开世间各有风韵。她只要女儿们活成自己的样子就好。

严幼韵的独立坚强,成就了她的一生,也让孩子们形成了同样坚韧的品格。

三个女儿一直让严幼韵引以为傲。严幼韵出生时还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人们才华再高也只能禁锢在闺房之中,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生寄生于家庭之中,不知独立为何物。在那个时代的人眼里,女人抛头露面并不光彩。好在后来风气放开,女子自由的空间稍稍放宽了些。

严幼韵是幸运的,开明的父母让她拥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她这一生,与从上海出发,走过的路早已不可胜数,和她同年龄的人没有一个走得比她远。兜兜转转一辈子,转眼严幼韵这一路见过的人,看过的事,已成为回忆里隽永的风景。她用自己的生命记录下了中国百年历史兴衰,她的存在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她的人生是一本百折不挠,活出自我的教科书。

这样一个伟大而善良的女性,历史书上看不见,杂志小报上看不见。但历史书上的那些人,杂志小报上的那些先锋人物却又与严幼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些留存在历史书上的名字,那些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中国抗战史上起过作用的人,都是她的朋友,她的亲人。

别的女人都是用夫人的名号成为历史的注记,严幼韵则是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了联合国的成长壮大。作为妻子,她是最完美的外交官夫人;作为母亲,她一手养大的三个女儿各个成就非凡;作为严幼韵,她活出了自己最漂亮的样子。她这一生,事业成就斐然,家庭美满和谐。越是传奇的人,越是平易近人,像丰收的麦穗谦逊而有礼。

来自女王的晚宴

亲友众多的顾维钧和严幼韵业余生活非常丰富。1966年,台湾“中央银行”副行长李斡博士在结束世界银行年会之后,应总统秘书长张群之邀,邀请顾维钧参选国际法庭竞选。不久之后,张群先生也过来了,他极力邀请顾维钧竞选。但是此时的顾维钧年事已高,已然78岁的他一旦竞选上任之后,将要面对的是长达九年的任期。思及此,顾维钧放弃了这次竞选。

离乡千里之遥,哪怕再风光也是别人的故乡。来往的终究是曾经的老友。来自同一个地方,有同一种语言,有同一种心灵相契。而这些是游子们走再远也离不开的乡愁情结,也是远隔重洋也割舍不断的牵挂。在海牙,严幼韵和顾维钧更多的时间是用来散步聊天。

除去亲友们的拜访时间以外,两人很少出门参加活动。依然还是从前那个外交圈,法官们相互宴请,外交官们互为探望。而在这样的时光里,维钧的退休也很快提上日程了。早在1966年,严幼韵就把海牙的房子退掉了。虽然第二年才会退休,但是她已经开始着手安排回纽约的事宜了。

不久他们接到了女王宴会的邀请,邀请来自于荷兰王室每年为这些居住在海牙的国际法庭法官们举办的晚宴。

在严幼韵和顾维钧心里,荷兰海牙实际上还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国家。对于他们这些外交官和法官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荷兰人家里去做客,更何况是女王的邀请。

荷兰王室平易近人,严幼韵经常在很多场合看见荷兰王室的成员。比如说在路上看见伯恩哈特亲王骑自行车,在商店购物之时看见王室公主们选购商品都是常见的事情。但只有在王室晚宴上,严幼韵才真正有机会看见荷兰王室的日常。不过有一个小细节,在海牙,严幼韵只用自己的中文名幼韵,并不提及自己的英文名朱莉安娜。因为很巧,女王的名字正是朱莉安娜。

女王的宴请让顾维钧印象很深刻。当时接到前往王宫赴宴的请柬后,里面的要求很是详尽,要求法官们佩戴领结和勋章,各自带上自己的夫人,夫人们要着长晚礼服。对于王宫的宴请,法官们很是重视。请柬上虽然写明要佩戴勋章,但是法院院长和顾维钧的意思依然是由法官们自行决定统一佩戴或者统一不佩戴。几经讨论之后,考虑到王室晚宴的权威,所有获得过勋章的法官们一致决定佩戴。

顾维钧回家之后告诉了严幼韵这个消息。严幼韵很兴奋,她在不同的场合见过王室成员,但却从来没有机会和王室成员共进晚餐。这次女王的宴请,对于她来说不失为增长见闻的好机会。严幼韵细致地打点着两人的服装和配饰。顾维钧长年担任法官,已经天生自带一股威仪。严幼韵总是笑盈盈的,两人站在一处很是登对温馨。

严幼韵依然把顾维钧从里到外收拾了一番,两人相互检查,不愿出现任何失礼的地方。还未到晚上严幼韵已经把家里的事情打点妥当,等待着王宫的车辆来接。请柬上写明的晚宴时间是晚上八点。提前做好准备是严幼韵的做事风格。七点四十分准时被接送到王宫门口,顾维钧带着严幼韵来到了王宫中央大厅里,女王的家人们已然在恭候。风度翩翩的王子与端庄典雅的公主一一在列。在这样的场合里微笑致意就可以了。可惜的是没有人将他们介绍给各位王室成员。虽然在工作中,有些荷兰王室成员顾维钧已经认识了,但是今天到场的成员里还是有很多不认识的。

华美的宫殿,精致的装潢,再加上彬彬有礼的王室成员,一切都如此让人心生愉悦。王宫大臣的夫人告诉严幼韵,其实她之前也没有来过这里。这一次能跟这些国际法官们一起过来,对她来讲也是难得的机会。在王室晚宴上,一切的顺序都是按照各人的资历来排的。在大厅里,大家排好队列等待女王与其丈夫伯恩哈特亲王驾临。女王很是亲和,伯恩哈特亲王笑容满面,两位与大家一一握手,表示欢迎之后,一路尾随便从中央大厅进入了奥兰治王子大厅用餐。

宽阔的大厅里处处显露着王室的威仪。里面摆着一个马蹄形的餐桌,上面罗列着华贵的餐具和娇艳的鲜花。严幼韵跟着顾维钧来到餐桌前。女王就座之后,国际法院的院长珀西·斯彭德爵士坐在了她的右侧,顾维钧作为副院长则在女王的左侧落座。严幼韵则跟着斯彭德夫人坐在女王对面的伯恩哈特亲王左右。

一时之间,衣香鬓影马蹄形的餐桌团团围坐了各位来宾。餐桌精美,女王的谈吐间随和而亲切,丝毫没有架子。女王的话题都是各人的近况,斯彭德爵士与女王交谈甚欢,两人谈论的样子就像是多年的好友。女王主动找严幼韵聊天,言语之间的亲切让严幼韵很快就与她有了共同的话题。

出席这次晚宴时,外面的舆论满是对艾琳公主将要与波旁王朝雨果王子成婚的指责,议会反对声极大,而且传闻艾琳公主与父母相处并不融洽。真正面对优雅端庄的女王之时,严幼韵发现女王并没有流露出一丝不好的情绪,反而自始至终都是微笑着。高贵的女王之所以让人敬重,也正因为这份淡然和大气。

严幼韵和女王谈论着大厅墙壁上的画作,谈论着这间大厅的故事,谈论着荷兰的风土,谈论着国际法院的工作事宜,还有种种在海牙生活的趣事。女王还特意和严幼韵说,她与亲王都非常喜欢中国艺术,那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度对他们来说很有吸引力。在这次晚宴上严幼韵第一次吃到了最为纯正的鱼子酱,回味悠长而淳厚,十分美味。

愉快的晚餐在觥筹交错中结束了,接下来,女王带着大家一起去中国厅参观。顾维钧发现,荷兰王室的气氛亲和随性自在,没有王室的刻板和琐碎细节。在女王的带领下,大家前往中国厅,参观荷兰王室收集的18世纪早期的中国刺绣作品。这些作品已经在荷兰王室中国厅悬挂了两百余年,在时光的漫长洗礼中,图案已经有些破旧,但依然能看出来当年的精美与华贵。这些中国地毯和窗帘的确非常珍贵,一看这些,严幼韵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远隔重洋的祖国。

亲王在女王的要求下,指出一些天花板上的题字,这全是中文句子。女王请严幼韵把这些中文句子用英语翻译过来,她的手里放着伯恩哈特亲王的弟弟利普对这些中文翻译出的英文句子。听严幼韵翻译一句,女王就对照手里的纸条看一句。每一句话之后,女王给出的回答都是正确。

看来,不仅是女王和伯恩哈特亲王喜欢中国,连他们的弟弟也成为了一句出色有汉学家,可以直接把这些翻译成英文了。严幼韵很高兴,毕竟越多人喜欢中国,代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越高。只是她没想到的是,亲王弟弟的汉语水平也如此高超,这一点倒是出乎严幼韵意料之外。

随后,礼宾官护送女王到另一间房间里就座。在这里,女王将单独接见每一位宾客并进行谈话。这样的机会很珍贵,女王高贵典雅的谈吐与亲切随和的态度很有魅力,这些都让大家对女王的接见非常期待。

因为宾客众多,所以留给每个人的谈话时间并不多,但即便是这样,大家依然很高兴。女宾们则被安排到另一间房间与亲王等王室成员谈话聊天,房间的布置精致华美而不失温馨,严幼韵很喜欢谈话时的那杯咖啡和茶点。言笑晏晏,宾主尽欢,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的十点五十五分,接见与会话都结束了。

女王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宾客们依次排好队,一一与女王握手告别。短短两个多小时的相处,已经让大家对女王有了亲切感。这一次的握手相比于初见面时的拘谨,更多了份热情。晚宴虽然简单,但在回家的路上,严幼韵依然对女王陛下的风度与从容印象深厚。这一次愉快的会面也成为了严幼韵与顾维钧对海牙的亲切回忆。

一个人给予他人的态度的确会让人产生区别对待。有礼有节,处处体贴,这样的人自然能获得更多人的喜欢。女王陛下的风度在于能用亲切的风格赢得人们的爱戴。女王给严幼韵的感觉似是春风拂面,在回家的车上,她与顾维钧聊起这天的一切都深感荣幸。

让顾维钧倾慕的便是严幼韵这样的性格,永远有条不紊,永远风轻云淡。严幼韵的长处在于用自己的聪慧与善良,与他人一起度过愉悦的时光。独立的个性,高效的办事风格。以及总是笑脸迎人的态度,让严幼韵成为了很多人眼里的亲切典范。她似是一朵未曾经历风霜的花朵,对人世总有着寻常人难得的热情。也只有了解她的人才知道,这一路走来严幼韵经历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挺住了什么。那些过往已不重要,未来已经敞开温柔的怀抱拥抱这位风华依旧的传奇女子。

纽约,最珍贵的幸福点滴

顾维钧的退休日期很快就到了。两人从海牙返回纽约,严幼韵为两人找到了一所位于中央公园大道的公寓。这一套公寓,房间大而宽阔,里面的家具大部分都是严幼韵在纽约重新置办的。顾维钧很喜欢严幼韵所置办的家具风格,他们在一起时间越久,两人的默契也越深。有时,往往一个眼神就已经了解了一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