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寻常人生·爱奋斗也爱生活
纽约城的五味杂陈
痛至心扉的哭泣之后,严幼韵带着孩子在洛杉矶逗留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到达旧金山见到了宋子文和顾维钧,他们俩带着中国代表团在此商谈联合国事宜,严幼韵受到了热烈欢迎。作为杨光泩的遗孀,严幼韵值得这一份敬重和礼遇。虽然严幼韵根本不想要这份敬重和礼遇,她只想要杨光泩陪伴左右,哪怕一无所有。
在这里,严幼韵还见到了很多的老朋友,胡世泽,刘锴,俞国华,于焌吉等。中国代表团安排严幼韵住进了奇瑞街上的一家酒店。相聚的激动还未褪去,当天晚上,雪兰就发了急病,顾维钧和他的朋友紧急把雪兰送进了医院。
雪兰这一次的情况非常特殊,幸好送医及时当晚诊断后做了阑尾切除手术。也是因为雪兰手术需要的时间长,严幼韵萌生了想要在旧金山安顿下来的想法。但是当联合国大会的会议结束之后整个是中代表团的人都回国了,这时严幼韵才发现失去朋友相伴是如此孤独。她决定带着女儿们去一个中国人多的地方,去一个朋友多的地方生活。
几经权衡,她选择了纽约。八月天气转凉,严幼韵带着女儿们坐上火车。整整三天三夜才能到达纽约,中间还要经过芝加哥中转。火车汽笛声声处,曾经的佳人现在已经是母亲。她在火车上慢慢回想起少女时代从天津坐火车去上海的自己,那时的她想念着沿途的特色小吃,少女的心里满满的全是快乐。然后是与杨光泩度蜜月的自己,甜蜜温馨里全是幸福,一路上的风景让她这个从没有出过国的中国人大开眼界。沿途风景如画,明灭之间已经是千山万水。
终于还是来这个异国他乡了,带着孩子,回不了祖国,今后就要为了孩子们的前途而努力了。到达纽约之后,顾维钧的朋友何士先生事先为严幼韵和孩子们安排了一家饭店。饭店非常豪华,条件很好,只是还在战期,饭店只允许住五天。五天后,严幼韵带着女儿们去了郭华德和潘振坤在长岛格伦科夫的避暑别墅里暂住。住了几个星期之后,在广播里听到日本内阁投降的消息。
严幼韵终于不再惶恐,不再一听到日本兵就心惊胆战,女儿们还小,只能依靠她。回想着丈夫在世时对女儿们的期待,严幼韵用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克服了软弱与漫无边际的悲伤,哪怕是一个人,她也要把女儿们培养成顶尖的人才,以慰丈夫的在天之灵。
纽约很多朋友都知悉她的情况,纷纷向她伸出援手。罗伯特·黄在这时给予了严幼韵很大的帮助,帮她起草了一份报告,里面是杨光泩牺牲的详细情况和领事们的事迹。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国民政府在收到这份报告之后,为这些牺牲的领事家人们补齐了不多的欠薪。
那么接下来的日子,应该如何过下去呢?
严幼韵在心里有了一个方向,严幼韵之所以选择纽约是因为这里有最好的教育条件,孩子们可以拥有最好的机会。没过多久,雅斋和孙崇毅带着吴妈来到了纽约,再次相见分外亲热。他们喜欢结伴一起吃饭,孩子们早已经玩熟了,所以经常是结伴去自助餐厅吃饭聊天,任谁也看不出这些笑语嫣然的女人们曾经历的惊涛骇浪。
杨蕾孟一直处在讲中文和英文的环境里,哪怕是战乱时期严幼韵也一样没有放松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所以蕾孟在阅读和口语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几年的战乱生活让蕾孟接触到的东西与美国同年龄孩子们接触的完全不一样,比如说最初蕾孟看见美国少女们追星时发出的尖叫声简直难以理解。
严幼韵想到了在马尼拉曾结识的一位朋友,明娜·卡尔霍恩。她的丈夫曾经担任过花旗银行菲律宾分行行长,没能及时离开马尼拉后被囚禁在圣托马斯大学。明娜在战争爆发前因为有事处理就已经回到了纽约侥幸躲过了一劫,严幼韵想让她帮忙推荐一个适合蕾孟读书的学校。
明娜一听,马上表示愿意帮忙,很快就为蕾孟找到了一家女子寄宿制学校。在蕾孟眼里,这所学校跟她在小说里读的一模一样,她喜欢这里安静而有序的气氛,更喜欢这里的学习氛围,这个学校对于蕾孟来说非常适合。
明娜为蕾孟申请到了全额助学金,这里的老师也很喜欢蕾孟。蕾孟长大之后回忆起读书时光时恍然惊觉当时学校里的老师对她有一种区别于他人的宠溺,也许是因为在他们眼里,读过很多小说,了解很多事情,同时还能有一口流利的英文口语的中国孩子太难找了吧。
老师们不仅喜欢她,而且很照顾她。比如学校里有位老师觉得蕾孟太瘦了,每到课间就专门喊蕾孟过去喝热奶昔,只想把她养胖一点。这样的待遇反而令蕾孟局促不安,她只希望和同学们一样。其实蕾孟的性格很乖巧,哪怕没有那些优点与战争的经历,老师们也会喜欢她。
明娜就在学校教书,她的两个儿子就在这所学校隔壁的菲利普斯学院读书。蕾孟的读书问题解决了,接下来便是雪兰和小女儿茜恩的择校了。在这方面严幼韵没有经验,但她会找到最有经验的人:徐爱华。
徐爱华为严幼韵提供的建议是,让雪兰和茜恩去市区的比尔克瓦腾学校读书。这所学校学风很好,条件设施一流,而且教学氛围也不错,徐爱华自己的女儿玛丽琳也在那里读书。缘分就是如此美妙,因为这样的安排也让雪兰和她的女儿玛丽琳成了一生的密友。
说到孩子,老话说三岁看到老,而在这里,从小就能看出几个孩子性格的不同。比如说雪兰就是一个急性子,每次去上学都是跑着去。不是因为有多心急,而是每天早上她一边要找衣服,一边要吃早餐,一边还要跑出门,经常跑到一半还要回来拿落下的东西,怎么可能不跑着去。但是茜恩的性格却与雪兰相反。头一天晚上茜恩就会把上学要用的东西,衣服,文具,课本等全部准备好。到早上茜恩就可以慢条斯理地去上学,一点都不用着急。这样的性格贯穿了茜恩的一生,她总是很有条理,很会安排所有的聚会和活动,只要有她,一定是圆圆满满。而雪兰就是风风火火,甚至还有时丢三落四。
安顿好孩子们后严幼韵就到处去找房子,她要找的是套间,要安全,房间最好能大一点。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成长空间,还要考虑孩子们上学的便利。
纽约是一座全球化的大城市,到处是高楼大厦,建筑林立,多姿多彩。但是战争的影响还在,房源很少,而且很多房东并不愿意有太多孩子的家庭,所以严幼韵要找一处合心意的房子却并不容易。没有办法,一切都要靠自己。严幼韵能做的就是尽量拜托朋友们多打听,多留意。
就在苦寻不到的时候,突然听到唐将军要回国的消息,这可是个好消息。唐先生住的正是一个四房公寓,不仅家具齐全而且交通便利,更重要是离学校很近。严幼韵急匆匆赶过去时唐将军却说公寓已经答应了别人不能再租给她了,可是严幼韵并不想放弃这么好的资源,她答应了唐先生提出的租房要求,比如说为唐将军的儿子唐建文保留一间卧室。那位转租人不愿答应的条件,严幼韵全部都答应了,不仅当场付款,而且把唐先生的家具也全部买了下来。她知道一点就是这所公寓很适合当自己家,所以一定要争取到。
这是一套很传统的纽约西区公寓,有四间房,留给唐建文一间之后,严幼韵把其中的书房改成了自己的卧室。一条长长的走廊通向后面的卧室,房间就分散在走廊两侧。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严幼韵把外侧的书房改成了卧室,这样一来,大门和卧室就只有一门之隔了。
卧室的确方便,但缺点就在于离大门太近了。有一次,当她和朋友正在家里做美甲,没想到王正廷来访。他是杨光泩与她结婚时的证婚人,所以吴妈开门开得很快,快到严幼韵和朋友还来不及躲到屋子里就被王正廷撞了个正着,两个人伸着手和脚坐在那里,呆呆地等着指甲油干,画面相当尴尬。
严幼韵在这样的日子里稳定了下来,有朋友在,她就不觉得孤独。生活总是这样,再多的大喜大悲也会被这些微弱小事冲散成平常人生,路依然要走下去。这时的她决定要去找一份工作了。
经济条件有限,杨光泩补发的薪水和她自己带的那些钱只会坐吃山空。这时严幼韵的朋友们伸出了橄榄枝,有一位朋友介绍严幼韵去自己所在的保险公司试试,他觉得严幼韵的性格应该适合和人打交道,应该能胜任这一份工作。严幼韵太了解自己了,她这辈子注定只能做个买方,做不了卖方,她婉言谢绝了这份邀请。
没过多久,唐先生的儿子唐建文回家了,他住的房间是父亲特意吩咐严幼韵留下来的。闲聊几句时,唐建文知道严幼韵在找工作居然推荐了一份工作给她,原来唐建文在联合国人事岗位工作,空缺岗位信息都由他发布。
最初不了解时唐建文不会为她推荐这份工作。但是真正接触之后严幼韵不仅用自己的人脉圈子为唐建文介绍朋友,有些为人处世的经验让唐建文也是大开眼界。不得不说,这便是一个人的沉淀和才华了。也是多年外交官夫人生活的熏染,其实已经让严幼韵有了很高的外交素养。再通过观察严幼韵和朋友之间的聊天,让唐建文发现严幼韵其实很适合去做礼宾官。严幼韵立即打电话去请教胡世泽,当时他任职于托管及非自治领土情报部助理秘书长,他的推荐会让严幼韵更快地得到这份工作。
胡世泽一接到电话知道情况之后先就笑了,在他的印象里严幼韵是不可能每天早上九点起来去上班的,只有富豪千金和外交官夫人的生活才适合她。
严幼韵也没想到原来在别人眼里她其实只适合享福,不需考虑工作的人。上海大小姐的美名相伴到今天,人人眼里娇花一般的她,怎能去工作呢?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她曾在战乱中存活,却没人相信她会有工作的一天。
战乱与丧偶之后的遭遇让她明白只有独立才能真正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取笑归取笑,胡世泽当即就给严幼韵进行了牵线与安排,严幼韵很快就与礼宾司司长见了面,了解了严幼韵的经历和经验之后,司长说这里薪水不高,可能只够付你的房租,如果你愿意,周一就可以过来上班了。严幼韵当机立断,不论什么收入,先工作再说。
在朋友们的惊讶目光中,严幼韵开始了自己的礼宾官生活。这里的同事们素养很高,非常国际化。虽然这个岗位薪水的确不高但是假期却很多,每个月就有两天半的年假假期。累积下来一年就有三十天的年假,每个月还有一天半的病假。严幼韵从来不动用病假,她只要这些年假就已经足够陪伴孩子们了。
在联合国工作每两年她就可以休一次两个月的长假,并且享受联合国为其报销乘坐头等舱的费用,这个费用是包括她本人和随行家人的费用。还未能等到严幼韵攒满两个月的假期带孩子们度假,一个让她伤心却又避免不了的消息传来了——杨光泩的国葬。
南京政府通知她将在1947年的9月为杨光泩与死去的领事们举行国葬。心中伤口再次被撕开的严幼韵根本没有精力照顾三个孩子,路途又太过遥远。吴妈担心严幼韵的身体,所以强烈建议带蕾孟一个人回中国参加这次国葬。
遥远而漫长的航程里,蕾孟看着哀哀欲绝的母亲却不知应该怎么安慰她,她自己也好想哭,好想爸爸,最终却强忍住哭的冲动安慰伤心的母亲。严幼韵这一路想起了什么,忘却了什么,记住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已无处寻觅。
千里奔波,远渡重洋。到达南京之后严幼韵知道了更多的细节,烈士遗骸是在马尼拉由莫太太发掘辨认的。装殓入棺后从马尼拉一路护送到机场,那一段路上菲律宾人和华侨们自发组成的默哀长队绵延了三公里。
外交部为所有牺牲领事官员都修建了单独的墓地,这里被称作九烈士墓与整个公园融为了一体。青山沉沉,绿树寂寂,大理石墓之下长眠再也醒不过来的杨光泩,此时站在墓前的蕾孟已经是一位初长成的少女。时光如水流过,一切只余一声叹息了。杨光泩在天有灵的话,看着自己的妻子女儿痛哭失声又会是何种心情?思念与牵挂,从此隔了生死,隔了阴阳,此生再也不复相见了。
经过这次公祭,严幼韵内心久久难以平复,她先安排蕾孟回到了美国读书。自己则选择去上海和兄弟姐妹们见面。人事已非,转眼当年的新嫁娘们已经拥有了各自不同的生活。姐姐华韵带着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一起在上海生活。莲韵身体一直不好卧床了很多年,好在精神很好,操持家务教导孩子联系亲友都亲力亲为,莲韵所嫁的银行家徐振东待她很好,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也很有教养。
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彩韵嫁给了北京协和医院的同事,非常着名的生物化学家吴宪,志同道合的他们生了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再次见面,母亲已经离世几年了,那时的严幼韵还在战时的马尼拉生死未卜,母亲直到临终也没能见到幼韵。即便如此,老人依然为严幼韵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在母亲心里自己的幼韵一定会平安无事。
那一刻握着母亲留给自己的首饰珠宝,严幼韵悲从中来不可抑制,一时间满屋子都是哭声。骨肉分离,生死永隔,远渡重洋才能见上一面,人生怎会行到这一步。
离根之后的花朵,在人世飘零,几番起伏,几次波折,挂念的依然是那最初的家。物是人非,拿着母亲留下的遗物,严幼韵的眼泪止都止不住。
母亲为其留下的珠宝不仅有钻石,还有一整袋宝石,最为特别的是一套由水头非常好的玉做成的头饰。严幼韵把原石都留下了让莲韵保管,她只带走了几样简单的首饰,她知道自己还会来上海,生死仅是一瞬,哪怕邮轮航线再遥远,只要亲人在她依然会年年来。
没想到的是,命运捉弄,这一走她便一直再没有回过上海。
之后严幼韵来到了自己国富门路房子里,这里还住着杨光泩的一些亲戚。严幼韵这次过来是为了取回一些餐具。杨光泩在世时对于这些弟弟与妹妹非常照顾,去世之后,亲戚们之间的言谈依然是念着杨光泩的好,记挂着严幼韵与三个女儿。回忆满,相思深,最后化作一次眉梢微皱,一切往事最终也只能留给自己品尝。笑也笑过,哭也哭过,再不舍的见面,也终究只能分离。
见面之后在他们的帮助下很快就整理好这些餐厅家具,她准备把这些都运到美国去。杨光泩不在了,在上海的房子不可能复制到美国,家具是他们俩曾经一起生活过的证明,一件不少地都要带回去。趁这次回国的机会严幼韵定制了一些客厅家具和卧室家具,喜欢中式风格的她想让家具陪伴自己在纽约的生活。
家具到了纽约之后,严幼韵把原来唐将军的旧家具处理了换上从上海寄过来的新家具。日子安然过了下来,只是房东弗兰克突然来找麻烦了。起因很简单,房东想把这套房子拆成两套来出租,这意味着严幼韵只能租到其中的一半。被严幼韵拒绝后房东开始找碴。一次他还直接打了为严幼韵清扫房间的仆人,找理由直接把严幼韵告上了法庭,就是为了逼严幼韵退租房。
上法庭,严幼韵并不怯场。她完全占理,严幼韵自己为自己辩护,铿锵有力的申辩完美地保住了公寓的居住权。虽然胜诉,但这样的经历还是会让人心里不舒服。严幼韵不愿意再住在这里,马上在新泽西租下了另外一套房子作为周末度假和避暑的去处。接着买了郭华德的二手凯迪拉克车,为了开车,严幼韵还专门去学了驾照。
添置了汽车,拥有了工作和公寓,还有了一套消夏别墅,三个女儿也都在私立学校里读书,安定下来后,新生活终于重新启航。经历了马尼拉生死之战,在美国从零开始,一点一滴为自己为家里筑建了一个温暖的小巢,最后才拥有了现在的这一切。
人生还有什么好去回望,不论是严幼韵与房东还是搬家具,她每天依然要为工作而奔波,严幼韵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依靠。回到家也没有一个人安慰,三个女儿还需要她照顾。生活,就这样把严幼韵骨子里的独立和坚韧打磨得炉火纯青。一个人带着三个女儿,依然过上了安定而充实的生活,这一切来之不易。正因为来之不易,所以严幼韵底气十足地过着日子,不念过去,不惧未来,精致美丽的她必然是生活的赢家。
女人,在人世的成见里,总是柔弱可欺。但当生活的风暴来袭时,女人却能化作最强韧的守护者,守护家庭,守护孩子,守护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不依靠,不谄媚,不留念也不回忆。当女人不再为情所困,为情所痴,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人生,学会了把一切埋在心底,那么真正自在的生活终究要来临。
礼宾官的工作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