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难过就是,这么难,还想一起过 - 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 - 崔璀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27章难过就是,这么难,还想一起过

当“我们”的概念出来,原来的纠结就解开了。

“好了好了,你说得都对!”

最近每次被催婚,菜泡饭小姐都用这个方法给对付过去。我们约着碰面的时候,她刚刚挂掉妈妈的电话。

“又快要回家过年了,又要面对姑婆姨嫂的各种压力,我自己倒无所谓,就是觉得对不住我爸妈。”

“啊呀,烦死了!”她仰头大叫。

闺密菜泡饭小姐,一直是这个城市里最温暖的存在。

每次旅行会记挂着给每个人寄明信片,常常写一些自带滤镜的话,比如“如果不能一起旅行,也要一起经历什么”。她的字小小的,漂洋过海来看我们。

她爱咖啡,在以前的公司开了一个“不随便咖啡铺”,其实也就是每天中午给提出需求的5个同事手工冲泡咖啡,喝一口下去,舒服成一只猫。

对了,她还养了一只名叫苏八斤的猫,带着它搬了3次家,铲屎官的活儿一做就是5年。

一起旅行,但凡有人嘀咕一句没带纸巾,她定会大叫一声“我”,机器猫的口袋一样,要什么有什么,还是那种抽取式的,一大包拎出来。

在她这里,朋友的事都不是小事。我们常常感叹,我们这些人啊,善良有时候是装的,是觉得“不那么做好像不合适”。真要说起来,菜泡饭是真善良。

死穴只有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很显然,另一面就是“被催婚”。

她很少掉眼泪,一个人在异地他乡10年,孤独得要死的夜晚,也不过是看个美剧,或者换个灯泡、装个橱柜,自嘲一下“家用万能小助手”,日子就又过了下去。

她为数不多的“毫无办法”,只是在挂了妈妈电话的时候。

1.别人家的孩子,跟你一样大的,小孩都10岁了。

2.所有人都说,你就是太挑剔了,挑来挑去挑不好,哪有完美的人。

3.现在浪得很开心,老来病痛没有人照顾就会后悔。

这是她总结的妈妈的催婚逻辑。这三条真的是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连我都快被说服了。我说:“嗯……”

菜泡饭看我一脸快要妥协的模样,不服地辩驳:“一辈子那么长,当然要挑一挑啊,随便结个婚要离,成本很高的!”又说,“我反抗我妈的时候会说,生活是自己的,别人怎么知道我挑不挑啊,不要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

“你懂不懂啊!你懂不懂啊!”

我……懂啊,但我懂有什么用啊。

哪怕全世界的人都懂,菜泡饭在乎的那一个人还是不懂。“我跟我妈说了很多次,就差告诉她,婚姻根本不是什么唯一的道路。她觉得我瞎说,全是歪理。”

母女俩在这个纠结的循环里你来我往。妈妈试图说服女儿,别再挑挑拣拣了,越挑越剩;女儿试图让妈妈的想法改变:“这怎么能凑合呢?”然而双方都没能成功,都是一肚子怨气:“你怎么就不能像我一样想问题呢?”

我问菜泡饭:“很烦躁吧?”

“和亲近的人意见不合的时候,都会觉得有点儿烦躁吧。”

“觉得因为我的关系,他们承受了一些来自周围人的压力。但其实跟他们也说不清楚吧。”隔着屏幕,也能看见她耷拉下来的脑袋。

那个深夜,我忽然想,菜泡饭小姐“说不清楚”的,大概就是我们的痛苦和孤独所在。想跟对方说一句“你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话还没说出口,眼泪就掉下来。太委屈了。

“我是一个苹果啊,你为什么只想要桃子呢?苹果也很好啊。”我们翻来覆去地想证明这个。

“我跟你想要的,不太一样。”我们在逃避这个。

一直以来,我们心里最难过的,从来都不是晚睡早起,超负荷劳作,因为那些皮肉上的痕迹,睡一个好觉、雾霾散去晒一天太阳,都能消失。

我们心里最过不去的,是“对方”。

这个城市里,有成千上万个菜泡饭小姐,正在跟“对方”纠结。

她们可能是正在创业的菜泡饭小姐,“你怎么就不能安安心心做一份踏实的工作!那个公司平台那么好,你干吗非要折腾!”

她们可能是已经当了妈妈的菜泡饭小姐,“小区里有几个年轻妈妈,都说孩子要早睡,你晚上一忙就到十一二点,让小孩儿也跟着晚睡,这样真不好。”

她们可能是正在跟伴侣对抗的菜泡饭小姐,“我手忙脚乱,狼狈成这样,你怎么就能气定神闲地说‘有什么好着急的’呢?”

没有人能真的理解另外一个人。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可是它冰冰凉,好难面对。

“我知道你在担心我,可是我有自己的梦想,当然要为之努力。”

“我理解你担心小朋友睡得晚不好,但我也的确已经尽力了,而且其实晚睡没那么严重啦,干吗天天絮叨啊。”

“我知道你很着急,可是我真的觉得这事儿可以再缓一缓,你越着急越处理不好。”

我们讲道理、施压、抱怨、委屈,忍不住说服对方。

“我有我的想法,你有你的想法”,同时接受两者的存在,把它们摆到同样的高度,而不是用一个压倒另一个。这是最朴素的道理。

然而,这也是最终极的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它太高级了,几乎是所有关系追求的最高境界——尤其是双方的想法相互冲突的时候。“你怎么就不能替我想一想呢?”“那你有没有站在我的角度上考虑过?”

你站在我对面,可是我伸手碰不到你,我们像是两个孤岛。

我们本可以不去在乎这些的,不是吗?你说你的,我过我的,心平气和,还能跑到你的朋友圈去点赞。

可偏偏不行。我在乎你,所以我不敢面对“我让你失望”;我在乎你,所以我不甘心我跟你想要的那么不同。

我们,怎样才能从这样的纠结里解脱出来?

这大概是每一段关系在做的功课。

承认我们彼此的想法是矛盾的。我们想要的东西不同,但没有哪个应该被纠正。它们同时存在,虽然彼此对立,但都是真实的。慢慢地,就会放下“他怎么就不能这样想”的执念,而开始接受“我们”作为一个矛盾体的存在。

你想要桃子,而我是苹果。我想要你放下桃子,而你放不下桃子。我们彼此不同,又要彼此相爱。这对我们来说,是多大的挑战啊。

我们彼此都不完全让对方满意,而我们还要继续相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