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南匪的弹琴的技艺还是他在现代的时候因为有了那么小点点的兴趣而学了一些,弹得不能说是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但是在外行的人眼里却是大神级别的。
但是在南匪得到这把琴的时候空间残魂把一道乳白色的光也打进了南匪的额头,然后南匪的琴技就以直线上升了,不可同往日而语。
如果说以前的南匪弹琴仅仅只会被外行人觉得大神,而真正内行的人就会觉得虚有其表的话,那么现在的南匪弹奏只会让不仅是外行人,甚至在内行人的眼中也觉得此曲只因天上有,人家难得几回问了!
南匪伸出白嫩修长的手指,轻轻的拨动都是格可爱,又让人觉得出尘而不沾染红尘,像是一个九重天外的上仙。
一首凤求凰弹完了了以后就连在厨房里面的赵小云和肖悦两人都出来了,而且都是他们今天是脖子上面都很赶紧。
赵小云还有燕辉在听完了都还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只能够感觉的到已经弹完了但是依旧会沉浸在意境里面而已。
“我弹得怎么样?”弹完了一曲《凤求凰》以后,南匪停下了弹琴的手,然后眼睛亮晶晶的看向赵与安,满眼写着的求夸奖。
赵与安也确实是毫不犹豫的对南匪夸奖道:“阿匪弹得真不错,再也没有比阿匪弹琴弹得还要好的人了!”
南匪听了赵与安对他的夸奖,唇角勾起的弧度加深了一些,但是却还是傲娇似的说道:“那是,也不看看能够和我的琴艺相差无几的人确实是屈指可数的,更何况是超过我的呢?”
赵与安只是点头说“对”,但是眼中和脸上都满是对南匪的宠溺之情,遮都遮不住。
南匪对赵与安说道:“我再教无药一首诗吧。”
“好啊,只要不累着阿匪就好。”赵与安点头同意了,俊美无俦的脸上的笑意就没有消失过。
“累不着的。”南匪对于赵与安的关心而微微红了脸蛋儿,然后又开口道,“我现在教你的这首诗,其实也是一首词,名字叫做《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1)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2)然有京都声(3)。问其人,本长安倡女(4),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5),年长色衰,委身(6)为(7)贾人(8)妇。遂命酒(9),使快(10)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11)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12)二年,恬然(13)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14)意。因为(15)长句(16),歌(17)以赠之,凡(18)六百一十六言(19),命(20)曰《琵琶行》。[1]
琵琶行。郑重作
浔阳江(21)头夜送客,枫叶荻花(22)秋瑟瑟(23)。
主人(24)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25)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26)声声思(27),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怎么样?这首词作的好吗?”南匪笑着对赵与安问,问的时候还微微的歪了歪脑袋,显得很可爱。
赵与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这首词作的很好,但是并不适合现在的场景。”
南匪又把手放到了古琴上,只是这次弹奏的并不是《凤求凰》了,而是南匪刚刚背完了的《琵琶行》。
不同于《凤求凰》的感觉,《琵琶行》在边弹奏的时候南匪还会边随着琴声而念它的词。
等到弹奏完了以后琴声一转,南匪就又弹奏起了另一首不知名的曲子了。
(作者的话只能够写五百字,其他的注释我明天放在另一章下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