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六:拦路武器 - 七殿堂 - 厌行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七殿堂 >

一百九十六:拦路武器

暗幕降临在一望无际的戈壁上,洛秋和艾息格并排,跟在卫所士兵的身后,固山卫书发着微光悬浮身侧。他们前方是星火晃动的营地,入夜之后,那些篱笆之中插入了高高的木杆,木杆上吊着会发光的器物,照亮了整个营地。

孙海标和他的屯长走在士兵的最前头。他身上背着一副尖利的十字兽角,这是在卫所之前,被固山卫书削断的土蝼之王的利角,在那之后,高大无比的土蝼之王和它的随从亦被斩杀。

精疲力尽的士兵费劲力气地欢呼宣泄。震惊的屯长想从洛秋身旁拿走固山卫书,但卫书飘字,奉劝他们需知好歹,并勒令不得再用脏手碰它。欢欣的屯长颔首说是,此后,固山卫书便一直飘在洛秋身侧。

那天赶回山洞的一路,他们再没有碰到进犯的土蝼,尽管依旧有成群结队的荒兽远伫观望,但孙海标背上的十字兽角显然极具震慑威力,那些野兽在纷纷在远处止步不前。终于赶到所谓的仓储山洞前,他们却发现大门敞开,那一瞬间,所有人脸上的希望之情陡然消散。

士兵们发疯似地叫喊着冲进山洞,成群结队的蝙蝠和土蝼幼崽逃窜而出。山洞之内空无一人,只有高台上醒目地放着几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好在系扣尚未松开,仍未被野兽分夺。士兵们通力合作,脚踩着肩立起人墙,将那布囊推下,才发现是一些馕饼大肉的补给,而且包裹用心,十分整齐。

在那堆食物之上,还有一页白纸写的留言。饥饿难耐的士兵大快朵颐之际,嚼着馕饼的孙海标拿起留言大声念道:“探查队如是孤身归来,定要迅速折回,不论状况如何,务必喊出卫所士兵,配合尔将此物资运回所内。若是同卫所千人聚至,那也请节约着将此物资分散。依军侯之计,我率兵北去求援开洛,据称六百余里。若众将士恢复精力,万望与我会合,袋中有司南可用。我等擅离此地,还望诸君见谅。观澜顿首。”

于是大家商议之后,修整了一个时辰,便匆匆踏上了寻找都尉的道路。

在快靠近使团营地时,卫所的士兵们就看见了那辆疾驰的新车,但他们并不兴奋,反倒表现的有些担忧和惧怕。孙海标和屯长更是垮着脸一路向前,如同未见其车。

“这里没有水源,”艾息格望着前方说道,“挡风的山壁离着又远,戈壁上本来就有荒兽,实在不明白,他们为何要在这里筑营?”

“扎营还有地势讲究么?我还是头一次知道,也许他们在此扎营是为了让那车能肆意奔跑吧。”洛秋猜测。

固山卫书飘出一串文字:“浅见。实则他们的营帐有埋于深地的地钉,不仅设计精良,而且牢固可靠,毋须担忧戈壁狂风。加上有明光可以驱赶野兽。所以他们在哪里扎营都不足为奇。”前面的士兵瞥到字光时纷纷回头看了一眼。

“你怎么知道?”洛秋虽已理解了它的强大,但依然不理解它因何而博知。

“构成我生命的仙力可以被我用来发散探知,虽然我张开这股力量的时候你们看不见,但我能通过渗透和触摸感受到一切真相。”固山卫书浮字道。

“洛秋,你帮我问问他,”艾息格将单手剑背在断臂的一侧,走起路来就一摇一摆。“如果说它的仙力来自于它的主人,那它的意识是不是就等于难楼的意识?我们在和它交谈就意味着在和难楼交谈?”

洛秋转述问题之后,固山卫书显字写道:“可以如此理解,但我必然只能算是主人的另一面,是他自己都未曾见过的一面,而非主人自身。因为主人已死。”

“可惜了你不能出声,”洛秋说,“每次在黑夜里读完你飘出来的那些发光的字,我觉得对我的眼睛都是一种伤害。我怕长此以往我们会瞎了。”

“同胞莫怕,我可以让文字暗一些。”固山卫书这次浮现的文字果然降低了明度。“这样可好?”

“好一些了。”洛秋说,“但还是难受。你之前不是说拟人也不足为奇么,虽然你说自己什么东西没攒够来着,我忘了,但你就没法让自己发出声音吗?”

固山卫书向两侧完全敞开,疾速翻动书页,发出一连串地翻书声。它浮字道:“这是我唯一能发出的声音。如果同胞能将这些声音,随其快慢长短辑录为咱俩共识的语言,那我就不必浮字了。”

洛秋连忙摇头,“我可做不到。”

这时,前方出现近前的灯影,从营地山坡上有人举着灯笼小跑近前,灯光投射的影子不止一具。最前方的孙海标已经高举呼呼作响地油布火把。两股光交汇时,屯长率先止步,竖起右手背,示意身后士兵停步戒备。

洛秋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于是告诉固山卫书:“你先收光飞我手上来,我拿着你。”固山卫书当即隐去光芒,徐徐落于他的掌心。

“方才天明时我已见尔等军服,既是慕邦戍卫军,至此有何贵干!”只有那举着灯笼的人站在最前喊话,喊的是慕邦话,带有类似于峼卫郡的口音。在他身后横着一排黑影,隐约可以看见黑影摆好了某种攻击架势,双手不知架举何物。

“你又是谁?”屯长大声地问道,为了盖过风声。“我们至此是为了寻找戍卫军的都尉周观澜。”

“找他干什么!”举灯笼的人穿着黑色的皮质短衣,黑色长裤,神色并不像一个峼卫郡人。“你们的都尉可从未向我驻军将领通报说会有戍卫军会来找他!你们有什么目的。”

孙海标换了只手高擎火炬。“士兵找自己的将领,你说能有什么目的,闪一边去,我们要见都尉。”

“你们的都尉已被安吉国的太子,我们的将军请进营帐议事了,你们有什么话就在这说,我替你们转告。”

屯长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士兵。“你行行好,这么大风,一会儿该降温了,这连个挡风之地都没有,你让我们去哪儿啊!他们好不容易才恢复了点精力,待会儿降温的话会出人命的啊!”

“有什么话赶紧说。”灯笼的火光映射在那个人冷漠的面容上。“不说我可走了。”

洛秋看见士兵们已经开始发抖,牙关打颤,还有人在原地蹦跳驱寒。孙海标转身盯着这些士兵,脸上浮现出悲凉欲泣的揪心模样。他们终于进了一顿并不饱腹的餐,如今似乎又得挨一整夜的冻。这里不到百名士兵,在寒风卷来的那一刹那,他们下意识的聚拢在一起,如同已经做好了对抗寒冷的准备。

“你不必浮字。”洛秋压低声音对固山卫书说道,“在这旷野,你能保障他们的温暖吗?如果能的话,就翻动一下书页,如果不能的话,就保持不动。”固山卫书没有反应。

山坡之上灯火辉明,那异样的高高挂在木杆之上有别于传统灯具的明光之源,仿佛为拂过的凉风增添了些许温度。其中的一个士兵忽然高声喊道:“走了这么远!如今近在眼前了还废他妈什么话!冲上去啊!”言罢拔腿狂奔,迂回上前,他特地绕开了高举灯笼的冷漠男人。

“嘣”地巨响在洛秋耳边炸开,震的他头晕目眩,但他依然看见那个奔跑的高大士兵突然倒下。高举灯笼的黑衣男人往后退了一步,位于他身后的整排黑影才终于迈入光明。

那名倒下的士兵翻滚到孙海标脚下。戍卫军的队率将火把递给身后的士兵,蹲下身子搀起倒地士兵的身子,火炬之光照亮了队率愤怒颤抖的身子,也照亮了那个士兵胸前硕大的血窟窿。

“你看他们手上的东西。”艾息格低声地说,“那可不是喷石管,也不是什么喷火管。威力如此巨大,如果这些人是开洛的士兵的话,他们到底研究了什么东西?我在塞拉比州也从未见过这样的武器。”

洛秋咬着牙低声地问:“固山卫书,你可能进行医治?如果可以的话就上去医治,不能就保持不动。”固山卫书依然没有反应。

越来越冷的寒风突然将一阵杂乱的轰鸣声传到耳畔。卫所的士兵个个惊恐,纷纷向声源注目,但山坡挡住了视野,他们脸上的表情毫不安定,渐趋崩溃。显然已经疲于应付这接踵而至的意外。

洛秋瞥见那个手持灯笼的男人也极为惊讶。他低头和身旁高举武器的同伴私语之后,竟然只留下灯笼与两个持械的男人,便带着其他人返回了营地。此刻山坡顶端的营地之内已是人声嘈杂。

黑衣男人带队完全登上山坡已经看不见时,洛秋和艾息格在微光之下相互交换了眼神。“浮起来,”洛秋悄声说道,“然后发光,转圈,吸引那两个人的目光。”固山卫书逐一照作,与此同时,洛秋和艾息格分别俯身去往左右,他们投身黑暗,悄悄向着拦路的二人跑去。

那两个举着怪异武器的人看见无源的亮光在黑暗中旋转,难免惊恐疑惑,正想上前查证时,他们就被悄然绕至身后的艾息格与洛秋几乎在同一时间击毙。洛秋打得是那人的后脑,本意让他昏厥,但他却因此死去。而独臂的艾息格则是按照惯例,用匕首穿透了目标的心脏。

拦路者倒下之后,孙海标立刻赶过来拾起他们那优于火炬的灯笼。艾息格将拦路者的武器递给孙海标,并用手示意他放下灯笼上前警戒,接过武器之后,孙海标当即俯身走上坡头。那个灯笼被洛秋完全熄灭。士兵们跟在他们的队率身后,伏在山坡之上,悄然看向远方。

艾息格在这些异国士兵身上摸索,如愿找到了一把单手可用的击发武器。于是他指着另一个倒地士兵身旁掉落的武器说道:“你拿一个。”

洛秋摇摇头,“声音太大了。”于是艾息格将那支颀长的武器交给了屯长。

他们近一百人匍匐在坡顶,距离围栏还有一段距离。不过此地已能看见轰鸣声的来源,那是近十辆发射出刺眼光芒的车辆,光芒来自车头,斜射在大地之上,照亮了密集的砾石和枯草。屯长、孙海标、洛秋、艾息格趴在最前方。固山卫书按照洛秋的要求隐去光芒,悬浮在他身旁。

“周观澜真的在这吗?”洛秋望着停在山坡下的厚重车辆前聚集了一群人,他们穿着不同的军装,显然来自两个不同的阵营。

屯长回头看着那些趁机伏地相互拥挤取暖的士兵们,耳闻他们抖索的呼声,片刻之后,回过头说道:“我悄悄去营地里找找,你们在这警戒。”

极富经验的艾息格嘱咐道:“拿好那武器,刚才给你介绍过,那扳机可以击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有威胁你就对准敌人扣下扳机,我们会来支援你。”屯长点头,起身离开。

车头强光照射下的那侧山坡几乎等同白昼。他们看见那个黑色皮衣的男人和车上下来的人对峙争吵,声音越来越大。接着又有一批人从营地走下山坡,端举着孙海标手里的武器。而那些从车上下来的人也纷纷从腰间拔出武器指着对面。

“那些人拔出来的东西似乎可以单手操控,和我刚才找到的那个有点像。”艾息格将那武器举到眼前翻转察看。

“如果他们打起来的话,”洛秋说,“你可以趁机看看怎么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