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封印姜尚(上)
为什么会这样?
子房想不明白。
明明大家都犯了罪,也都画了押,为何在同样的律法之下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河边推演了近百万次后,他依旧没得出合理的解释。
于是只有求助力量。
璀璨的光辉自他身上闪耀,言灵的力量试图蓬勃迸发,却被限制在了流淌的河畔。
神性的一面要求子房万事以理为本,以情为末。
他此时是可以强行动用神性的力量,莫说小小的天牢,便是长安所有强者一起和他战斗,子房也岿然不惧。
可一旦如此,就意味着他在成神的道路上不进反退,若是事态严重,因果缠身,那甚至将永远丧失成神的希望。
为了师傅,值得吗?
冷酷而精准地计算出了师傅对他的教导之恩,和他此行付出的代价后,子房心中了然。
他已将得到的全都还了回去,和师傅的因果只余一点淡淡的痕迹,可以轻易化去。
换成大河流域的俗语,那便叫作缘分已尽。
他不由想起了师徒二人上一次见面的场景。
苍莽的青山上,藏有一处隐在云雾中的道观。
古老的道观旁,一道木桥横跨于山峡之间。
桥上两人相并而行,不疾不徐。
子房心中满是怀念。
当年他历经千辛万苦才跨过这座桥,才拜入这座闻名于世却难寻踪迹的昆仑观。
可没想到,不过两年,他就被师傅亲自送出了观门,送上了这座桥,而观中还有几位师兄,足足逗留了千百年。
桥要到尽头了。
他一步踏出,回身一拜,拜谢师傅两年的教导。
而仙风道骨的师傅停住了脚步,似是对桥外的世界有所畏惧,站在桥的边缘语重心长。
“子房,你是为师见过的,也是遇到过的最天才的人,如今,已经没什么好教你的了。
此去山高路远,风浪险急,为师已有万般因果加身,无力再护你下山。
以后,便全靠你自己了。”
子房的思绪拉回了天牢之中。
他最后颔首向西,默默一拜,斩断了最后一丝羁绊。
师傅,现在,便全靠你自己了。
......
感业寺。
子房离开的一瞬间,姜尚便睁开了眼。
刹那间,环绕在他周围的束缚烟消云散。
飞翔在空中的纸牌如同被一瞬间抽空了力量,跌落到了地上。
洁白的纸上出现了黑色的墨点,不断蔓延到牌面。
若是此时再去听那些牌中发出的声音,便会发现原本连贯而和谐的人间百态,出现了许多祷告的声音。
安分守己地躲在家中的信徒收到了来自神职者的召唤,掀开了自己平日里不为人知的一面。
他们从墙中、从床下、从柜子里、从屋檐上掏出隐藏极好的神像,虔诚地跪倒在了神像之前。
有些祈求神实现自己的愿望,有些渴望神改变遇到的不公,生活美满的希望平安顺遂,遭遇逆境的只求绝地翻身。
而最狂热的,是那歇斯底里、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他们癫狂地举起准备多日的刀斧,满脸幸福地将血液浇灌在神像脚下,在幻想听到的神喻中安详地归去。
他们什么也不为,只为了让神早日降临世间。
渴望神临的意志不仅解开了对姜尚的束缚,还让他身上的光芒更加璀璨。
淡漠而高傲的姜尚先是朝远处的天牢瞥了一眼,最后的人性发出了恨铁不成钢的传音,跟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告别的声音。
“傻孩子,天地间最大的理,在你的手中,而不是心中。”
说罢便将全部的注意力转向了地下冉冉升起的法阵,连他的神性都感受到威胁的法阵。
可姜尚毫无动静。
法阵虽强,但面对他还是有所不及,若是使出十分力,只消一时三刻,足以将这法阵完全摧毁。
只是那样一来,为法阵提供力量的皇室中人不免死伤殆尽,魂归天外。
尽管姜尚如今已几乎完全被神性压制,但仅存的一丝人性,让他不愿造如此杀虐。
所以他只是矗立在原地,静静等待法阵完全覆盖在感业寺四周,等待法阵的操纵者显露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