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长乐博坊(上)
长乐博坊
夜色如墨。
随着暮色的钟声响起,热闹的城市随宵禁降临陷入了寂静,但还有那么几个零星的场所依旧人声鼎沸,甚至喧嚣之声更甚白日。
长乐博坊,就是这么一处场所。
作为传承过百年的老字号,长乐博坊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鼎盛时甚至操持过天子的赌局。
可惜如今已风吹雨打,风流不再,只能躲在城内偏僻的角落里苟延残存,为贩夫走卒提供一处消磨时光的场所。
但今夜,布满汗渍的老旧赌桌旁却不见一名平民百姓,围在周围的皆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
因为有位不同寻常的大人物即将到来。
国师大人。
旬日之前,宰相狄大人在早朝时宣布圣上册封了位新的国师,赞其身手不凡,器宇轩昂。
对于后半句评价,文武百官还算认可,武帝的近臣岂能不俊朗?
但前半句却没几个人当真,等到在晚宴所谓的国师亮相后,更是引起了不知多少暗中的讥讽。
如此一表人才不去堂堂正正建功立业,非要寻求捷径当个谄媚的面首,好事的文臣甚至因其面容白皙过人,私下给国师起了个“小白脸”的绰号。
而这“小白脸”也不孚众望,整日不是嬉戏玩乐便是躲在深宫,偶有几次出行也是派头十足,拿着圣上御赐的腰牌颐指气使,百官虽摄于君威陪个笑脸,但背地里却愈发看轻此人。
但前日之事却彻底扭转了群臣的印象,面对无可抵御的恐怖魔物,国师大人临危不惧,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成功拯救了被魔物感染的官宦,拯救了岌岌可危的朝廷。
只此一战,石破天惊,百官纷纷意识到自己看走了眼,忙不迭地想要拜访赔礼,只是深宫重地实难接近。
因此在打探到国师大人将来到长乐赌坊的消息后,提前来此候着的大臣如同过江之鲫,络绎不绝。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此代博坊的庄家老潘感到的却并不是重现荣光的兴奋,而是被吓得直掐大腿的恐惧,因为他亲眼看到,前几日才刚刚送礼打点的市署,此刻居然连博坊的门槛都挤不进。
想到市署临走前那冰冷的目光,老潘毫不怀疑长乐博坊将交代在他这一代,这天杀的国师去哪不好,非要选他们这个破地方,想活下去就那么难吗!
......
皓月当空。
清冷的光透过楼顶的天窗,洒在阿离犹豫的脸上。
她在想要不要告诉国师大人,已经到了晚上了?
当阿离执伞出宫的那一刻,她以为是要去博坊抓捕穷凶恶极的歹徒,或是去寻找隐在世间的高人,激动的阿离每一步都轻飘飘地踩在了云端。
于是就踩到了彩云楼。
路过这家有名的乐坊时,国师大人或许是听到了宛转的丝竹声,提出要进去一观。
阿离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目标,再三确认后才带国师大人进入了长安最华丽的声乐之所。
好巧不巧,今日在台上演出的正是阿离过去的同僚,也可以称之为她为数不多的伙伴,善奏琵琶的玉环姐姐。
阿离承认玉环姐姐在台上十分美丽动人,轻拢慢捻抹复挑,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曲终了余音袅袅,连阿离都在演奏时沉浸不已。
但再如何好听,一遍两遍乃至五遍十遍后,总会腻味三分吧,而国师大人居然足足听了一百多遍,整整一百多遍!
按照彩云楼的规矩,演奏结束后若是有客人打赏一两以上的黄金,演奏者便需再奏一曲表示感谢。
而今天每当玉环姐姐奏完一曲,国师大人就往台上掷上十两黄金,曲音不止,豪掷不停,从早到晚,一直至此。
第一次出任务的阿离几次想上前提醒,但每次抬脚,她就想起国师大人出门前的教训,收回了自作主张的想法,大人如此做,一定自有深意。
可等到月光洒在阿离脸上,她实在是忍不住了,倒不是忍不住想要提醒国师大人,而是昨天不甚安眠,月色把困意照了出来。
为了自己可爱的大眼睛,阿离鼓起勇气,走到瘫坐在椅子上的国师身旁,小声问道,“大人,夜深了,这长乐博坊今日还去吗?”
“啊,去,去”,杜哲吐出嘴里的瓜子皮,夜这就深了?
这天色怎么变得这么快,他记得才刚刚进门不久,怎么月亮都出来了?
给台上演奏的玉环最后打赏了一百两黄金,换来一次明晚和她对饮的机会后,杜哲无奈地起身出楼,毕竟早上媚娘请求他的差事没几个人能干,也只好他屈尊走这一趟了。
弯弯绕绕,穿过几条狭窄的小巷后,好像是,到了?
这是长乐博坊?
可杜哲拿起手绘的地图反复确认了三遍,路线没错,地址没错,博坊上面乌黑的牌匾也确是在边角刻着“长乐”二字。
但门口怎么这么多马车,还有这么多身着锦衣华服的人在外面排队?
难道是在搞什么活动,可这也不对,按照情报所说,长乐博坊早就不复往日风光,只有附近的百姓偶尔会来这里潇洒一把,搞什么活动也吸引不到这些权贵之辈啊。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为了防止打草惊蛇,杜哲和阿离戴上口罩,又绕了个圈撬开了博坊的后门,准备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去。
吱—
老旧的木门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在寂静的博坊中一鸣惊人。
是的,寂静的博坊。
杜哲实在是没想到会遇到这么诡异的情况,博坊里的人一不下棋,二不斗鸡,全都标致地站在一起,注视着刚刚进来的他们。
“庄家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