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教养是一种温静的智慧(7) - 我不过低配的人生 - 雾满拦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章教养是一种温静的智慧(7)

第28章教养是一种温静的智慧(7)

啥子?梁元帝丢开书本,“腾”的一声蹦了起来:你说啥?西魏军队已经包围了国都?造谣,这肯定是造谣,我这么善良一个人……  小太监:是真的,陛下,不信问问大臣们。

梁元帝急忙问:真有这事吗?

大臣们齐声道:千真万确,陛下没看我们听课时,都是全身戎装吗?

梁元帝:……那你们不早说?

大臣们:陛下,你说课堂上要守纪律,老师讲课时不许说话。

梁元帝:……想不到西魏军,来得这么快,咱们自家的军队呢?

众臣:打光了,被人家统统歼灭了,陛下。

歼灭了?梁元帝傻了眼:……那咱们现在咋整?

陛下,大臣们道:眼下要想守住城池,唯有立即释放狱中囚犯,让囚犯登城作战,除此之外没第二个办法了。

囚犯?梁元帝听了,慢慢点头:传朕旨意,命人拿了带刺的大木棍,去监狱里,把所有的犯人,统统打死!

不管大罪小罪,不管冤枉清白,一概大棍打死,一个也不要留下。

梁元帝的嘶喊,骇呆了满朝的文武。

陛下,你读了这么多的书,为何心中还充满仇恨?

(03)

敌兵临城,梁元帝不说抗敌,却下令屠杀狱中犯人。

西魏大军就在此时破城,听到宫门外冲天的喊杀声,梁元帝放起一把火,把自己的14万册古书,统统付之一炬。

然后他拔出剑来,狂砍廊柱,一边砍一边喊:骗人,骗子,这些书都是大骗子,把朕骗惨了……

西魏兵涌进来,逮到他,先大肆羞辱一番,然后用泥袋子往他身上压,压呀压,压到最后,就把他压断了气。

他死了,史学界集体销声了。没个人出来解释一下,梁元帝这书,到底是怎么读的?为什么他一边读书,满口称善,可大敌临门,却以最残忍的手段屠杀囚犯?

他当时是怎样想的?他的心,又是怎么长的?

没人出来解释这事,那就意味着,可能有个很大的问题,被人刻意回避了。如果是这样,那同样的事情,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不会绝迹。

(04)

曾有位品学兼优的博士,妻子怀孕,他满心渴望着能够生下一个儿子,传宗接代。可孩子生下来,却是个女儿,于是这位博士就把小婴儿带到厕所里,把婴儿头部往地面死命地磕撞。大概是想杀死女儿,再生个儿子。

同样是三年前,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一名中国留美博士,进入前女友寝室,将前女友杀害并拘禁了前女友的室友,结果被警察捕获。

前不久发生的一起博士杀人案,正在美国纽约州克拉克森大学攻读数学博士的一位男生,杀死了与他同专业的同居女友。

还有更离奇的,去年扬州有位留美博士归来,花光血本的老父母急忙出来相迎。可是儿子却当场拔刀,杀掉了父母。在法庭上,这位博士解释说:他是心理压力太大,不想活了,担心自己死后,父母没人照顾。所以呢,他杀掉父母,是为父母着想……

当然,高智商者犯罪的比率,远低于无知无识者。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单纯的知识灌输,似乎无改于一些人的品质,甚至无助于提升他们的智能,一旦遭受挫折,他们就会干出令人惊悚的事来。

这原因,就因为当事人,中了知识的诅咒。

(05)

什么叫知识的诅咒呢?

要想知道这个,先得问问你,送孩子进学校,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说,目的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增强孩子未来的社会竞争能力。

那你就中了知识的诅咒了。

知识的诅咒,指学习了大量专业知识的成年人,仍无法理解他人的现象。他们每掌握一点知识,对不掌握这些知识的人,就失去理解。他们掌握的知识越多,不被他们理解的人也就越多。他们的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冷酷。

教育的目的,说漂亮了,是培养孩子饱满的人格,自由的精神。说专业了,是帮助孩子,实现从以自我为中心到社会化的转变。说实在了,就是让孩子适时成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不能再是那种稍遇到一点压力,就狗急跳墙恨意丛生,拔刀子满街乱窜,见女友杀女友,见爹妈杀爹妈那种人。

历史上的梁元帝,与我们在这里提到的犯罪型博士们,是同一个类型人群。他们虽然读书破万卷,却始终未能完成自我的人格成熟,没有完成从以自我为中心向社会化的转变,所以他们一直到死,都是个感觉自己被骗惨了的熊孩子。

(06)

许多人做了父母,心智仍然不成熟,他们在教育子女时,动不动就大吼大叫:你看我都跟你说了这么多遍,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昨天的糗事百科上,火了一个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和小孩子说话,一定要说他们能听懂的。弟弟把妈妈新买的化妆品砸了,二百多块,妈妈那个气呀,连打带骂的,弟弟也是哭了两嗓子,结果楼主随口说了一句:这就是摔了五百个棒棒糖啊,好嘛,现在弟弟的眼泪还没停呢……

这个小段子,是典型的不成熟母亲教育孩子的案例,母亲自己知道二百块钱的价值,就认为孩子也知道。可孩子是真的不知道。

孩子并不明白母亲为什么惩罚他,象征性地号两声,是为了配合母亲,你非要打,我就只能哭嘛?我不哭你打得更狠。在他眼里,这些大人完全是不可理喻的。但当有人把二百块钱的价值,转化成他能听得懂的棒棒糖,孩子才知道自己是真的错了。

不成熟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所以他们在社交时磕磕绊绊,屡屡受挫。他们的表现也如熊孩子一样,因为不断遭受心理挫折而暴躁易怒,逼急眼了就走极端。

不成熟的人,始终是个孩子,他们会按照成年人的吩咐,去做成年人要求他们做的事儿。比如梁元帝会去读书写书,博士们会漂洋过海弄顶博士帽。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向成年人展示自己的乖巧,你看我有多听话,现在该给我糖吃了吧?

但是没有糖果,梁元帝遇到的是敌兵临门,博士们遭遇了失恋或是其他压力,这时候,这些熊孩子顿时就感觉自己被骗了,一个个陷入了抓狂。

这些熊孩子就是中了知识诅咒的人,大量的知识汲取,非但没有让他们适时成熟,反而成了他们索取更高回报的筹码。当索取落空,知识的诅咒就变成了疯狂的暴力。

(07)

梁元帝杀囚,是因为他是这样想的,我这么有才,写这么多书,《老子》《易经》什么的全都会念,就应该获得更多的幸福。而你们这些死囚,书不读字不写,就应该烂死在监狱里。可我这边都亡国了,你们却要幸福地出牢,这样公道吗?

不公道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