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扎堆的钱家几兄弟
刘族长家和里正家是继肖禾家青砖瓦房以后得第二家第三家,虽然没有肖禾家的房子大和高,在村里也算是豪宅了,有不少人家都在打听他们家的房子造价材料等,打算跟风起新房。
肖禾带着老三老五小肖氏和程哥来到刘族长家的时候,他家里已经是高朋满座了,院子里摆的座椅坐满了人。
刘族长和老伴刘老太姜氏有四个儿子,今天摆满月酒的是他们最小的儿子刘宝耕的的孙子,刘宝耕不算大只有三十五岁,他跟陈思一样在肖禾家的芹菜园里做解说培训员。肖禾挺佩服古人的,三十几岁的年纪就是爷爷奶奶级别的了。古人一般成婚早,像是清朝乃至清朝以前都讲究十二岁可为母,十四为父,就能想到以前旧社会的人成婚生子有多早了。肖禾一直都弄不明白这个大盛朝是个什么鬼,究竟哪里出了错,让历史出现了偏差?虽然各种制度文化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明朝,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科考要考的四书五经,三韬六略,有名的医科农书古典文学都是存在的,作者却都改变了,是肖禾从来没听说过的这个朝代里的一些文学大儒们。
见是肖禾一家来了刘老太带着几个儿媳妇都迎了出来,陈里正家里的人也都早到了,众人就都欢欢喜喜的进了院子。
肖禾把准备好的小银锁挂到了刘宝耕的儿媳妇刘林氏怀里的小婴儿脖子上,小肖氏拿出了一只细小的银镯子也放在了刘林氏的怀里。
“谢谢三姨奶,三表婶。”说话的是小婴儿的父亲,其实还是个十六岁的圆脸可爱小伙子呢,他是刘宝耕的长子叫做刘兴,
他这么叫也是应当的,因为村里大部分人都听说了陈婆子,刘老太,肖禾要认姐妹的事,今天就是正式的认亲仪式呢。
快开饭的时候刘老太和陈婆子都走了出来讲了话,大致意思就是跟肖禾她们三个投缘,脾气品行相合愿意处个正经亲戚,以后就以姐妹相称来往了。各家的小辈依次见了礼,又都互相赠送了礼物好不热闹。
“对待那两姓旁人比对自家儿子媳妇还好,心毒着呢。”王氏带着五丫锦哥就坐在在院子边缘位置的一个大圆桌上,她心里非常不忿,婆婆今天跟这刘陈两家认亲可是单独的撇开了他们一家,明显的差别对待啊。
一个桌子上坐了七八个一个村里的妇人媳妇,二胜媳妇一向都是心直口快的,她的公公婆婆又在肖禾家门口的茶摊那里卖茶水,所谓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加上她也很看不上王室的行事,所以她自然是向着肖禾的“我说钱老四媳妇,这认亲你咋没去啊?”
二胜的娘听儿媳妇故意让王氏下不来台也接了一句“就是啊,为啥这没你们家啊?”
其他几人就都憋笑,为啥没王氏他们,还用说嘛?为了贴补娘家人把好好的生意给败光了,买了地盖了青砖大瓦房分了独一门的手艺还有银钱拿,就这还能闹腾的把老娘气晕了人家以后有个啥的还带着这一家才有鬼呢?真是笑死个人!
王氏仿佛是没听懂她们在挤兑自家一样,反而是越说越恼火“有啥好认得,当俺稀罕呢?不带俺们,俺们也懒得凑上去,又不是啥达官贵人至于都巴巴的贴上去了。”她说的是刘老太和陈婆子阿谀奉承紧巴肖禾,顺便又贬低了一下肖禾不是啥金贵人的身份。
其他几个人的脸色就都不大好起来,大家也不愿意和她歪缠,毕竟都是来吃酒席的,要是发生了争吵啥的,也太不好看。
而隔壁桌钱老四的旁边一左一右坐着钱铁柱和钱铁石,这两人有两个月没出门在村里走动了,看脸色还不是很红润,身形也瘦弱了不少,意思到他们家在村里已经快被孤立了,跟大部分人都产生了距离,所以他们就积极的出来走动关系,这就是刘族长家摆酒虽然没有请他们来,他们却自动来随礼吃酒的原因。肖禾在院子里扫到他们的时候,兄弟俩正红光满面的跟钱老四说着什么呢,同桌的钱二叔家儿子钱铁林也不时的插着话。
肖禾把眼睛眯了眯,老四自钱老汉被杖责受伤后虽然也有经常去看望,但是一般跟钱家人来往不多的,这突然间咋都凑一起去了,但愿老四脑袋拎得清事情吧,要是真的又来给她添堵可不要怨她不顾情面了,肖禾认为她已经替原主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了,要是老四敢乱来她可不会把钱老四真当亲儿子一样宽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