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鸡肋不公平的分粮种制度 - 重生之老太太的别样人生 - 亲爱的肖太太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一十一章鸡肋不公平的分粮种制度

下晌后院不太忙了平子特意去买了一些红糖枸杞红枣糕点来看望肖禾“干娘,您好点没?”

肖禾坐在廊下正晒着太阳呢,见是平子和钱老三从外面进来了,就招呼两人坐下“忙差不多了?”

“人走的差不多了。”两人一左一右的坐下,至于老五也百无聊赖的从后院晃荡回来了,这两天豆芽不做了他也不用送货了,就去后面帮忙培芹苗。

肖禾看到老五就想起来董家的事“老五啊,明天早上你赶着车送一亩芹苗去董家,你跟董姑娘的爹好好说说怎么个种法,叫他们别拿去卖芹菜了,就种在自家院后留着长芹菜籽,到时我们家收芹菜籽比他们卖芹菜挣的多,这都是亲戚里道的能帮一点是一点。”

老五一听老娘要帮衬董家高兴的不得了“哎,好的娘,我一定把话带到。”

平子就问“干娘,您打算接齐家的生意?那可得不少芹籽啊?”

“老三你看呢?”肖禾把头转向了钱平安“说说你有没有啥打算?”

老三看了眼平子“我觉得接是可以接,芹籽好解决我们跟这些村里相熟的人家打个招呼要多少芹籽没有啊?”一亩芹菜可以变五十到七十斤菜籽不等,而二两籽发的苗却可以种一亩地芹菜,这样算一亩地的菜籽就可以最少种上二百多亩了。

老五听几人说着插话道“咱可以自己多种几亩芹菜留籽啊,我们家那么多地,我又没事干,娘不如我来种。种这最后一季,等明年开春正好能用着。”

肖禾看看老五“我们老五现在都变上进了呢!”

几人都笑了起来,老五被笑的闹了个大红脸。

“咱家也快种地了吧,老三你安排粮种没有啊?”她家现在算上老五的地有三十几亩去了,都种粮食的话工程量也不小。

老三回答“我已经托人打听着呢,这两天县衙里应该就会发种子了,等发了种子看看够不够吧。”

原来每家每户种的粮食上交了税后,每年耕种之前朝廷会分发粮种下来,只是发的粮种不根据土地确权面积来发,是根据户籍人口发的,就是按人头发粮种,那些大户人家土地多的奴籍的人还不算在人口里,领的那一丁点粮种只是杯水车薪,就这样还有两年朝廷以军粮不够吃的各种理由竟然克扣粮种不发,也是让人无力吐槽。收税的时候却是实打实的按土地面积来抽,收五抽二,就是说一亩水稻亩产一石(明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朝廷就要抽走四十八斤,剩下七十二斤才是老百姓自己吃的。平时还有啥修堤,修官道,修皇帝出游行宫的一些额外派下来的加收税务,想想古代的苛捐杂税是有多可怕。

肖禾就不想讨论关于这个粮种的事情了,在原主的记忆里老皇帝在位的时候老百姓还没有这么苦,税是收五抽一,各种律令也比较宽松,有时遇到万寿节,千秋节(古时皇帝皇后的寿辰名称)还会主动减免赋税,轮到今上陛下登基,就不停的增加各种税务比如那个鸡肋的生税(生肉禁止私下买卖),铁制税(打铁超过数量的刀具农具之类的都要加收税钱。),还有这个分发粮种的不公平制度也是当今皇帝发明出来的,老百姓过得是水深火热,苦不堪言。

“老三明个你去村里和大山坡村找些有力气的汉子,从荒地那边开始打地基到这三十亩地全部都圈起来,从那边往院子这里开始盖,盖到这边的时候咱家的苗应该卖的差不多了,在平子住的那房子旁边打个门,后边正好是十亩地用来种芹菜,留芹菜籽用的。明个老五回来就可以开始去种了,再去村里找几个人来帮工浇水盖草席稻草之类的就妥了。这些种地圈院墙你们两边分工各不耽误,平子就认真的负责芹菜院子的买卖,你们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发展咱家生意。”反正有多少籽发多少苗卖多少钱肖禾心中有数,谁也做不了假,肖禾也相信平子不是那样的人。

“好的,干娘。”

“知道了娘。”

几人都应了,接下来又是忙乱的一段日子。过了几天粮种分下来,果然不出所料只够种四亩地的,而肖禾家除去种芹菜的十亩地培苗的五亩地,还有二十三亩地没有着落呢。钱老三就着急忙慌的到处去买粮种,总算是在十一月初把粮食都种上了。

等到刘族长家小重孙要过满月的时候,肖禾就跟全家人来商量着送什么礼,认亲要送陈家刘家各房小辈什么礼物之类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