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瓷器
下了班,杨启轩去了卖布铺子买了纱布,回去的时候正好做了杨大爷的牛车。
因为今天约好要去杨大爷的儿子,杨勇叔那的烧瓷器的地方去看瓷瓶,打算确定好样式这些。
葡萄酒差不多要好了,等赶紧先定好,免得到时候来不及。
到了地方杨启轩下了牛车,看见杨大爷停了车,却不进去,随即问道:“杨大爷,您不进去啊?”
“不去了,我就在外面等你们就行了,瓷器什么的我也不懂。”杨大爷停好了车,摇了摇头,就回道。
“那行,那我就先进去了。”杨启轩见杨大爷不去,只好自己一个人去了。
到了门口就看到他爹已经在那了,随即向他走去。
“爹,您什么时候到的,等了好久了吧?”杨启轩问道。
“也才刚到的,先不说了,你勇叔在里面等着呢,咱们先进去再说。”说着就领着杨启轩往里走。
“三叔,这就是启轩啊,都长成大小伙子了,长得器宇轩昂的,将来啊必定有大好前途。”杨勇看着杨三叔领着一个小伙子进来,应该就是说要来看瓷器的三叔的儿子了,连忙起身说道。
杨启轩朝着说话的人望去。长相倒是与他爹有些相似,只是体型就不一样了,不知是不是年级的缘故,杨大爷长得有些瘦小,而眼前的人倒是人高马大的,有些皱纹的脸上展现出慈祥的微笑。倒是瞧着挺面善。
杨启轩和杨勇虽然是一个村子的,但是对他没什么印象,直到先前他爹跟他说了才知道,原来,杨勇就如他的名字一样挺勇敢的,前些年跟着别人出门跑商,直到一年前才回来,学到了制陶瓷的手艺,然后就办了陶瓷厂。
“杨勇叔好,是小子,那在这里那就多谢杨勇叔的吉言了。”杨启轩笑了笑,回道。
三人又说了些场面话,杨启轩才把话题转移到今天的事上来。
“那行,咱们还是先来看看瓷瓶,不知道你要哪种花样的,要多大的?我让伙计把它们都摆在这里了,你们先看看。”杨勇朝着杨启轩摆了摆手,随即问道。
杨启轩看了看地上的各种各样的瓶子,都挺好看的,一时也纠结起来,看向他爹,杨父也一副为难的样子,杨启轩觉得还是自己来挑好了。
杨启轩打算弄两种味道,一种偏甜一点的口味,给妇人和小哥儿喝,一种偏向成年男性的口味,那么装的瓶子就是要有所区别。
最后杨启轩挑了两种样式的瓶子,颜色倒是都是白色的,大小也是一样的。只是瓶子上的花纹不同。
先定了五百个,两种样式各一半。
听到订这么多,杨勇一时不敢相信,直到看到杨家父子俩一脸认真的表情,杨勇才知道确实是要订这么多,不是自己听错了。当即表示可以给他们少一点,就算二十文一个,可以送到他们家,订金也可以不用付了,到时候一起给就行。
杨启轩对于可以不用给订金倒是挺开心的,就问道:“杨勇叔,您这现在还有没有这两种样式的瓷瓶,我想买几个,不算在那五百个订单里。”
“有倒是有,只是不多,应该有三四十个吧总的。轩小子你确定要的完吗?可别是为了给我做了生意,你自己却赔了钱啊。”杨勇对于杨启轩大手笔的买瓷瓶有些担心,还是提醒着说道。
“放心吧,杨勇叔,我不会让自己赔钱的,那些瓷瓶有几个我就要几个。钱就现结,免得到时候混乱了,瓶子现在我们就带着回去。”杨启轩笑着回道。
“那行,我想着给你去包瓷瓶,三叔和轩小子就先在这坐会喝点茶。我一会儿就回来。”杨勇说完就转身就领着小工去仓库找了起来。
剩下的两人就坐着等了起来。不过一盏茶的时间,杨勇就带着人走了进来。
对着两人说道:“一共三十八个,青花样式的更多几个,有二十一个,红花样式的有十七个,我让人放在外面了,价钱就跟那五百个一样就行。瓷瓶我都好好检查过了,全都是完好无损的,要是有损坏的,你拿着瓶子来找我就行,这次的瓷瓶我分文不取。”
“杨勇叔严重了,咱们一个村子的,也别这么见外,我们是相信您的。一共是三十八个,按照二十文的价格算就是七百六十文。”杨启轩说着,算好了钱就让杨父掏钱,递给了杨勇。
“不愧是读书人,算账就是快。”说完接过了银钱,“那就承您们的情了。”杨勇朝着杨启轩父子俩说道。
“还是我们占了您的光,不然可买不到这么好看又便宜的瓷器。”杨启轩也恭维着说道。
“哈哈哈,三叔您可是有个好儿子啊。”杨勇笑着对杨父说道。
“那里,那里,那我们去拿瓷器,然后就回家了。”杨父不太应付得来这种场面,只想回家。
“那行,天也不早了,我爹也在外面等着呢。先把你们和瓷瓶送回去。”杨勇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那五百个瓷瓶烧制的时间要久一点,可能要十天左右。刚才都忘了说了。”
“没事,杨勇叔,您烧就行,赶得及的。”十天时间,后来酿的酒应该也差不多好了。
“杨勇叔,那您忙着,我们就先走了。”牛车上瓷瓶已经全部装好了,互相用稻草隔着,路上也不会怎么颠到。杨启轩就跟杨勇说再见。见他点了点头,随即转身跟着回了家。
到了杨启轩的家,卸了完瓶子,杨大爷赶着牛车慢悠悠的回自己家了,任凭他们怎么挽留都不答应。
杨启轩一家只好把瓷瓶搬进屋子,洗手吃饭了。
吃完晚饭,杨启轩把买来的纱布和瓷瓶进行清洗,并用蒸笼挨个蒸了一遍才结束。然后又到了酿酒房,把先前的那缸葡萄酒进行酒液分离,全部弄好直至酒色澄清,才可以。
然后装入红花样式的白瓷瓶中,盖好盖子,存储起来。
把剩下的酒全部去倒入另外一个容器中,装满盖好盖子,又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的酒品质更好一些,更偏向男人喝的酒。
做好一系列的工作,杨启轩才放心的去休息了。
过了几天,杨启轩打开了发现,确实酒味更浓重了,开心不已,然后就把它们分装进青花白底的瓷瓶中全部装满,还剩两个空瓶子。
杨启轩想了想,之前自己的酿酒的大缸比后来的小了很多,只得了三十六瓶,算了算,担心定的瓷瓶不够,有嘱咐杨父又去定了三百个,全部订成青花白底的。
第二天早上带着青花和红花的各两瓶,上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