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 鸿蒙之不可方思 - 姬吃土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鸿蒙之不可方思 >

第62章

尉迟明盼了将近一个月的日子终于到了。宴会当日,尉迟明起的很早,非常仔细地检查了自己仪容仪表的每个细节。客人渐渐多了起来,他一边得体地迎接着每一个人,一边有些焦急地期待着兵部侍郎一家地到来。

终于,皇宫里见过的兵部侍郎领着女眷和几个随从来了。尉迟明和兵部侍郎寒暄着,余光却在瞟他身后跟着的女眷们。

果然。

虽然她今日穿着十分低调的浅黛色的衣裳,但他还是一眼便看到她了。她有些害羞,微微红着脸,只是抿着嘴朝他点了下头,便一直没有看向他。

看情形她也没和姨母姨父讲曾在大街上和他相遇的事。但是这无所谓,她来了,让他知道她就是那个被人与他牵红线的人,便足够了。

一整天尉迟明的心中都暖洋洋的。大概是兵部侍郎夫人看出了他心情很好,估摸着她说的媒有戏,次日便又递帖子来请他到府上做客。用意很明显,这是想要问问他对这婚事的态度。

之后的事便顺风顺水,一切按照礼法习俗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大婚之日终于到了。尉迟明虽然高兴,但并没有喝多少酒。当他揭开胡盼儿的盖头时,胡盼儿看到他甚至脸上都没有醉酒的红晕。

走完程序,下人都退出去了,只剩下两人四目相对。他们一时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脸都有些红了。还是胡盼儿先找到话题开口道:“你没喝醉吗?你身上酒气也不甚浓。”

尉迟明道:“我不想让夫人的第一晚是和一个酩酊大醉不知轻重的我度过的。”

胡盼儿羞得不得了,忙看向别处道:“胡说八道什么呢。”

尉迟明笑着凑近,小声道:“我哪里胡说八道了?你不是我的夫人吗?今夜不是你我第一个良宵吗?”

胡盼儿又看向他。她越来越紧张,紧张到连浑身都在跟着心脏一起突突跳动,甚至连视野也一跳一跳的。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她觉得他离得近极了。她第一次这样近地看着他,甚至近得看不清他的五官,只看得到他浓黑的剑眉和含情的双目。

尉迟明几乎听得见胡盼儿砰砰砰的心跳声,不禁又笑了。

胡盼儿有些结巴,问道:“你……夫君你笑什么?”

尉迟明听到这声“夫君”笑得更开心了,道:“我在高兴终于终于抱得美人归了。我现在也很肯定夫人也在高兴。”

于是然后这一夜二人从各种层面上来讲都很快活地度过了。

二人的婚后生活很是幸福。虽然时局动荡战乱不断,尉迟明常年不在家,但是这种离别使得夫妇二人每次离别后的相聚都分外甜蜜。尉迟明征战沙场屡立奇功,胡盼儿在家把府上打理得井井有条,也时常邀闺中密友,尤其是陈小妹,来府中做客。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尉迟明和胡盼儿二人成婚将近十年膝下却一无所出。

胡盼儿有一次下了很大的决心,对尉迟明道:“调理了这么多年依然还是没动静,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要不然,给你添一个妾室?”

尉迟明果断地拒绝道:“那种人大可不必招进府里来。这些年郎中也看了不少,都说你我二人年轻强健,没有问题,可见有没有孩子这种事是老天爷定的。我这些年不也一直跟你说孩子该有总会有,没有的话也不要强求,纳几房妾室都没用。有没有孩子我不在意,没有关系,你也不要在意。还是说……你真的那么想要一个孩子?”

胡盼儿摇摇头,道:“但是香火这样断了也没关系吗?”

尉迟明笑道:“我娶你,与你相伴十载,是因为我钟情于你,并不是因为你能延续我家的香火你明白吧?”

胡盼儿眼圈有点红,点点头。

尉迟明见状,忙开玩笑道:“至于你家的香火嘛,你的大弟弟也已经有了孩子,也不愁延续不了,你一个已经嫁出去的女儿就不必担心了。”

胡盼儿皱眉,用帕子轻轻拍了一下尉迟明的胸口,道:“又贫。”

尉迟明顺势握住她的手,在她耳边小声道:“再说,这些年,难道你和我云雨之时想的都只是延续香火吗?”

胡盼儿红了脸,咂嘴道:“青天白日的,这么不正经。”

尉迟明不以为意,继续道:“既然本来你我‘夫妻相处’的过程已经乐在其中,那又何必非盯着一个结果不放?”

胡盼儿终于也笑了,道:“真是拿你没办法。”

又许多年过去,胡盼儿的父亲终于升职为户部侍郎,举家大大庆贺了一番。其时尉迟明已是将军,碰巧岳丈高升时他也在家,于是也随着夫人一起去她娘家庆祝。胡盼儿很高兴地在宴席上又碰到了几个月没见的陈小妹,她的父亲已经是兵部尚书了,两人凑在一起说了很久的话。这一日下来,尉迟明和胡盼儿都吃喝得很尽兴,还留宿了一夜,次日方归。

但许多人都传胡大人的高升是因为皇上要给尉迟将军面子,并不是胡大人真的可以胜任或有所建树。这种谣言尉迟明也听到了一些,却一笑置之,并没有放在心上。过了不久,便又应召出征了。

这一仗打得很艰难,虽然最终成功守住了边境,但兵将死伤惨重。尉迟明因此也并没有打了胜仗的喜悦,但他行兵多年,并不是第一回经历这种情况,故而也不至于丧气。处理完前线的事务,他便整顿军队班师回朝了。

然而直到他回到京城才发现朝中已经变了天,军中之事仿佛只是前奏。

他在面圣时才得知,兵部尚书家已经被抄家,户部侍郎连同他也在朝中任职的的两位公子都被下了大狱,罪名是贪污受贿,挪用瓜分军饷,欺上瞒下,干涉军队。尉迟明自己也还没来得及回家甚至不由分说便被扣在皇宫里被软禁了起来。他在震惊之余半是担忧半是觉得蹊跷:不知道盼儿有没有收到牵连?为什么这么大的事他在返京的路上半点风声也没有听到?

尉迟明虽然对所谓明哲保身之道不以为然,但也懂得些为官之道。他知道自古以来武将都会被忌惮功高盖主,会被猜疑包藏祸心,因此在朝十余年,他从未和除了盼儿的娘家亲戚外的任何文官有过多的往来。只是没想到这次正是祸起盼儿娘家的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