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圈子”里的同志
生在苏北地区,也留在苏北读研,扎根于此已经忘了是为什么。慕容云海说道,研究生毕业后,已经从依赖,习惯了独自一人。给自己定的恋爱准则:不谈异地恋,见面三次以上才能确定关系,希望和爱的人多见面,多拥抱,多陪伴;确定关系一定要有面对面的告白;对方会赏识我身上自己也认同的优点(夸我帅我不会开心,因为我不觉得自己特别好看。但是夸我文章写得好我就会超开心,因为我觉得我是有才华的哈哈哈哈)。
最近约会的对象追求纯爱,于是我们前天约会就在外面散步到十二点,把那条路走得都困倦了。因为初恋是大学毕业之后才谈的,所以像是在补偿高中时的约会。想起张爱玲在《小团圆》里也写了类似的经历。我懂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的那句话,有些快乐,就得尽早。迟了虽然也得了,那应该的开心都在期待和曲折中被消耗干净了,像是没了热气的一碟菜,东西一样,滋味不对了。今天又在外面走了一个半小时,快三十了的两个人都不怎么会谈恋爱,让人知道不好。昨天和他分开的时候站在路灯下,我不知道说了什么,他看着我说“你这个表情看起来像个孩子。”
当慕容云海投入一份感情,他知道,忙,都是骗人的借口。三十岁的我,还保有童真,比脸色还单纯,比宠物还天真。和人聊起恋爱的要求,性要和谐。我之前也觉得性爱大过天,可是这次约会的这个,我和他见了三四次却一直没做过,甚至和他约会后连飞机都不想打了。性和谐很重要,但是和谐的方式有很多。即使一次不和谐,也别急着下结论。和人yp自然刺激,却很少留下什么。我和别人做完后只希望对方快点离开,我收拾一下躺在床上等待下一次寂寞翻涌。
所谓的躺平,可能是慕容云海远不如身边的朋友优秀,以及处处被关照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带来的无需过多努力的舒适感,而不是浪漫主义的空想和不切实际的妄想。
再回到苏北地区的母校和故乡,慕容云海同志一次又一次走过两个人曾经约会的地方,明明寻常不过,却觉得分外扎眼,往日的恩爱,点点滴滴浮现于眼前。
那时,也许是出于好心,慕容云海的不开心被“他”察觉了。当初回来就业,慕容云海曾决心不再对身边的人动心,所以,排斥与人交往,连朋友也不想结交,只想维持表面的同事之间的友好客气。而这个人,偏偏让慕容云海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他。
慕容云海和他,曾经相互一年的时间彼此接近。最开始是因为彼此喜欢摄影,后来是两个人一起成为“搭子”出去旅游。他出差,也喜欢拍照发给慕容云海,问慕容云海好看不。慕容云海和他每天坐公司班车上班,他总是让慕容云海坐在靠里的座位,还喜欢腿靠着腿把慕容云海挤在里面。
苏北的冬天,上班太困,每次上了公司班车睡觉,他还会让慕容云海把头靠在他的胳膊上。即使,慕容云海不小心流了口水,他也只是嘲笑慕容云海一会儿。慕容云海从南方读博士回来,很不适应苏北地区的冷空气,他把他的长款羽绒服给慕容云海穿,笑话慕容云海走路像只鹅。慕容云海跟同事们外出聚餐,他总是给慕容云海拍照,笑话慕容云海走路,却又在大家面前从身后给慕容云海录像摄影。他教导慕容云海打乒乓球,让慕容云海不要盯着他,说自己会紧张,心要跳出来了!公司同事结婚,他做伴郎,让慕容云海给他戴伴郎的胸花,他的下巴碰到慕容云海的头顶,慕容云海的手抖着给他戴正,两个人对视了一下,面带娇羞,都没有说话。
那年端午假期,同事给他介绍了对象。一开始,慕容云海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这一年一直有人给他介绍,最后都不了了之。这次,慕容云海错了。慕容云海很不舍,也不愿为了一份没有挑明的模糊不清的亲密感觉,而失去一个朋友。所以,慕容云海选择从公司辞职,离开了故乡,来到苏北边缘城市,希望可以忘记他。
然而,事与愿违,逃走之后,慕容云海依然需要定期回去办点事儿。慕容云海和他作为旧相识的朋友,每次回去便住到从前他们在一起的那个房子,之前是合租室友,现在却是两个人睡在同一间房同一张床上。
就这样,陆陆续续过了半年,慕容云海和他一直像好朋友一样相处,只是他从前对慕容云海的亲密,如今都给了别人。直到今年初冬,慕容云海和他同吃同住。在某一天夜里,慕容云海不小心碰到了……慕容云海醒了又装睡,听到他下床去了厕所的声音,感觉到他从厕所回来,又躺着继续睡了。有了这一次,慕容云海于是打开了新大陆······开始忍不住主动试探,一起睡觉,就有意无意间握着他……慕容云海不知道熟睡的他是否知道,他们也从未挑明。后来,慕容云海又感觉到很恶心,知道这个终究没有结果,必须离开,不能陷下去了!
于是,又一次辞职,疯狂地找地方,选择更远的地区去工作,就这样,一张250元的机票,把慕容云海送到了南海。
跟从前读研究生时不同,慕容云海更能及时让自己抽身了。时隔两周,慕容云海又接到了他的电话。他上次说,他的相亲对象可能就是结婚对象了,虽然那个女生不是一眼就觉得漂亮的。然而,他这次告诉慕容云海,那个女生提分手了。慕容云海问为什么?他说,可能对方感觉不到爱吧!慕容云海无语了,可能本来性格就急躁,听着他那慢吞吞的话语。慕容云海说,你跟我分手那天就决定要走入异性婚姻结婚生孩子了,如今又在这矫情个什么劲儿?他反问慕容云海,你当初不理我那段时间我v还挺慌,你开始接我电话之后是不是也没那么喜欢我了?慕容云海说,看在你上次亲口说出了喜欢我的份上,就诚实地回答你,是的,对你已经放下了。接着,他们“心有灵犀”地各自叹了一口气。。。。。。记下这段,并不是因为遗憾而怀念,是时间太短不够深爱,也并没有伤心难过。
在苏北地区,慕容云海也想要一个可以陪伴、相爱的伴侣。这些,在用到某些红黄蓝app的时候,一次又一次的理想破灭。恋爱脑的慕容云海,在开始喜欢上对方那一刻,科研、学习、生活……都抛诸脑后了。爱情,原来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慕容云海很难界定圈内所谓的属性1/0,自己的心理上更倾向于会依赖对方,但有时性格又很独立强硬,尤其是在专注某件事情里。
这份记忆,和这个男孩子,从此永远留在了苏北的冬天!慕容云海很清楚自己是个没什么上进心的人,希望未来用博士学历换取相对轻松的工作,在苏北,与未知的爱人,情投意合,安一个温暖的家。
你因为迟迟不结婚遭到亲人和社会的冷眼,也因为一直找不到真爱你对生活也再无眷恋。想着就这么过吧,于是你变得臃肿,变的邋遢,变得愤世嫉俗,你把这些归结为圈内的无奈。
男生大多不看重贞操,而女生相对矜持些,所以男女谈恋爱没那么快发生性行为,但两个男生在一起就会。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缺乏亲友的支持和婚姻的保障,很多同志觉得自己找不到稳定的另一半,有“既然不能在一起天长地久,那就珍惜眼前”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两人一见面就发生性行为的概率非常大。
不是泡酒吧就代表花心,不是混浴池就代表乱。性不是玩app就代表滥情...圈子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高调的不见得就多浮夸糜乱,低调的也不见得多纯情高尚。所谓明骚不算骚,暗骚起大包。其实殊途同途,谁也不比谁少玩了,目的和动机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有的人想混口碑,有的人破罐子破摔罢了。你觉得呢?
上周末,陪一位素未谋面的朋友去酒吧,连续喝了两天的酒。
这位朋友平时生活在海外,这次因私事来到了长沙。他似乎很喜欢去酒吧喝酒,让我推荐酒吧并邀请我陪他喝酒。而我对酒吧的事一窍不通,开始我给他推荐了附近一家小酒吧,但看了介绍以后觉得不是很合适,只好临时搜了搜附近评分较高的酒吧,最终总算确定了一家。
见面之后,选定座位,就开始点酒了。我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有些无所适从,不过看得出他是酒吧的常客了。我想无论如何,他是远来的客人,应该请他喝上一杯,但是他说很感谢我能陪他出来,坚持他要买单,我也只好顺水推舟。他一上来就点了四杯,喝了酒以后大家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于是一杯接一杯的喝,从8点半不知不觉竟喝到了凌晨三点。刚开始我还能保持矜持,但喝了四杯以后,酒精开始发挥作用,人也开始发飘了。所幸的是他的状态也和我差不多,我们直喝到酒吧快要打烊才结束。
大概是他对我的印象还好,第二天又邀请我。这一次他问了别的朋友,选了一家大概不错的酒吧。只是他的那位朋友临时放了他的鸽子,因此这一晚又是我们两人对酌。有了昨晚的经历,我们就算熟人了,所以聊得内容也就更深入些。我和他其实算同龄人,不过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就相差甚远了,个人经济情况更是有天壤之别,但彼此竟聊得来。
期间谈到了关于城市和酒吧文化的话题。因为我最近刚去过上海,对上海的印象很好,一聊到这里,我们公认上海是大陆城市的标杆。但我没有去过上海的酒吧,而他是酒吧的常客,自然对各地的酒吧都有切身的体会。他举例说,朋友给他推荐长沙的酒吧,低消一般是六百或八百。我说这在长沙应该也不低了,他笑说好歹也给推荐一千以上的,我也笑说大概长沙也很难找到这样的酒吧。而他说他去上海的酒吧,低消至少得是十万起。大概他看到我有些震惊,于是解释说也不是全他出,每次都是和很好的朋友一起大家aa,他大概出两万。听到这,我内心想有钱人的生活果然很难想象。
这一晚我们又喝了不少,不过我坚持给他点了一杯酒。我们再次喝到凌晨闭店的时间,这次大家真有些醉了。
回想起来这两晚真是不寻常的经历,又见识到了不同的世界和人生。唯一遗憾的是这位朋友竟然希望川普当选。
昨天约他来我房间,因为外面太冷了。他很爽快答应了。然后我下楼去接他,在房间里放音乐聊天。
让他画了房树人,然后给他分析。我之前还挺会分析的,但是现在有点不熟练了。之后又给他看了我之前自己画的房树人以及分析。
聊到最后,我说我想抱抱你。他坐在沙发上,我昨天练了腿,蹲下抱他的时候直接跪在他面前。好丢脸,他还搀扶着我起来。
然后我们牵了手,他老在说我的手怎么那么小,他的手掌很厚,握起来很舒服。后来站着拥抱的时候,他把衣服打开,我嵌进去抱着他,特别暖和。舍不得他离开。
昨天他加完班后约我见面,我切了橙子等他过来。本来怕聊天没什么可聊的,还架好了投影仪准备看电影。
结果又聊了几个小时。他长得实在好看,说话又憨憨傻傻的,很有反差感。说起在机场大巴上被人吃豆腐,那是好看的人才有的烦恼。
我没有,我一直都是被人善待,因为我长得善良。
一起坐在沙发上,我问他,你的嘴唇是什么味道的?橙子味啊。我尝尝。于是亲上去,亲了好久。我第一次和他接吻,像是自己第一次吻别人的嘴。我觉得很快乐,和他说了好几遍。拥有我你就同时拥有了一个撒娇的小孩、一个爱散步的小狗、一个可以聊心事的闺蜜子以及一个只在床上发骚的荡妇。
写在小说里我都觉得俗套的桥段,和他做起来居然水到渠成。不然怎么办,金牛座就是块木头,等他主动得等到什么时候!他夸我几时变好了,我充满柔情地说“只要带着感情去深入,无论什么技术都会很爽。”那一刻我肯定是以为有八点档摄影机对着我拍。我躺在房间里,像是饿坏的人吃了一碗不喜欢吃的面,肚子饱了却有点惆怅。
他上了地铁,车厢的最后一节,竟是一面大玻璃窗,看得见黑亮的铁轨向着黑暗甬道伸去。车开动了,他往前走,黑的尽头一步步逼近,像是过去在他面前一寸寸被吞噬。过去的门,一扇扇关上,他没有怅惘,什么也不留也是一种安慰。
人生不算完全白纸,幸而,还有一段交往的经历,虽然短暂,但也曾交往过。
年少时,对同性间的爱情有过许多憧憬,时常把自己想象成小说里的主人公,是《北京故事》里的陈捍东和蓝宇,是《上瘾》里的顾海和白洛因,课堂间、马路上,脑海里动人的画面一帧一幕,犹如放电影般闪来闪去,那是年少时对爱情的幻想。
进入大学后,带着年少时的幻想,尝试着探索同性感情,第一次浏览同性交友网站、第一次和同性交流等等,那时,内心都夹杂着好奇和紧张。
窥探到同性群体的真实感情现状后,总感觉格格不入,网络里充斥着浮躁和速食,现实中感受到了悲观和阴郁,年少的幻想很快破灭了,探索的欲望也停止了。
其实,我那会的想法很简单,遇到一个人,我们要在一起很久很久。
幸而,我还有一群可爱的大学室友,我们一起上学下课、整天组队开黑,日子单调但不乏味,只是偶尔会孤独。
毕业季来临,校园里牵手的情侣越来越多,大家都开始繁忙起来了,忙着毕业设计、忙着就业规划、忙着各奔东西,很少有机会再和舍友们一起上课、开黑,唯一不同的是:他们都开始成双成对,我依旧孑然一身。
我好像成了被时光抛弃的人,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去食堂,一个人漫无目的闲逛。
那段时间,心里空落落的,羡慕他们的同时,我也想有甜甜的爱情,想手牵手逛马路,想依偎在一起看电影,想一日三餐有人陪伴。。。
毕业后,我准备回老家工作,也经历了我人生中唯一的恋爱。我和他是老乡,大我四岁,他在外地工作,他准备回老家开店。
中秋节的前一天,我们约定见面,是一位身材挺拔、眉清目秀的斯文男人,见面时,我们聊了很多,童年回忆、职业规划,也交换了对同性感情的看法,惺惺相惜,彼此淡淡的喜悦溢于言表。
依稀记得,我回家的路上,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骑着电瓶车,能感到秋风轻轻地吹过,蔚蓝色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洁白如雪的云,路两旁梧桐树的枝叶格外地漂亮,那一刻,仿佛整座城市都明亮了。
他辞掉外地的工作后,回家为开店做准备,那会我正在待业,比较悠闲,天天骑着电瓶车载他到处转,陪他一起挑选店铺、参谋经营种类和市场调研等,那段时光很惬意。
好景不长,店铺开张后,经营状况很是惨淡,实体店举步维艰,半年多,他打算关掉店铺,重新返回外地工作。
慢慢的,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当时,我也面临就业压力,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往哪走,感情对于两个前途未卜的年轻人,好像有点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