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水泥是何物 - 三国:穿成刘辩,诸君不造反了? - 子颜归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5章水泥是何物

董卓见状,心中一凛,神色立刻变得无比认真,拱手道:“请陛下示下,臣定当竭尽全力!”

刘辩将手中的纸郑重地递到董卓手上,“这是修筑驰道的一种新材料,名曰水泥。”

“水泥?”董卓接过纸张,低头细看,却见纸上详细记录了一些从未见过的术语与步骤,不禁抬头疑惑道:

“臣愚钝,敢问陛下,这水泥究竟是何物?”

刘辩解释道:“水泥,一种看起来极其细腻的泥土,但它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将它与水混合,它便会变得如同石头般坚硬,刀剑不入。”

董卓闻言,双眼微睁,心中震动,有些难以置信:“世间竟真有如此坚硬的泥土?”

刘辩点头,“此物不仅能修筑房屋,还能建造桥梁和道路。它能牢牢粘合砖石,让城墙固若金汤,用它铺设的道路,比起石板路更平整、更坚硬,下雨也不会泥泞不堪,方便行军运输,利国利民。”

董卓再度低头仔细查看纸张上的记录,只见上面不仅写有配方,还详述了制作和应用的方法,工序详尽,步骤清晰。

他忍不住激动道:“这水泥如此神奇,陛下竟将这样的国之利器交到臣的手上,臣实在是受宠若惊!”

“哎,董公说的哪里话,你切记,朕若是不信任你,怎会把如此重要和秘密的事交给你,天下再找不出第三个知道这水泥方子的人了。”

董卓内心感觉沉甸甸,酸酸涨涨,他平日虽惯于表现得粗豪放荡,但此刻面对天子的这份信任,他竟然感到了一丝难得的肃然与感动。

“陛下对臣的厚爱和信任臣无以为报,今后卓的这条命任凭陛下驱使!”,董卓单膝跪地大拜,献上自己的忠臣。

刘辩坦然的接受了这一拜,随后将董卓扶起来。

“快快请起,你我君臣,实则好友,不必如此生疏,朕还指望君将这个东西弄出来,让大汉的每一条驰道都铺上这种水泥路,大汉的每一座城池都固若金汤!”

董卓闻言,心中骤然一热,血液似被点燃。

若自己将这个水泥弄出来,那大汉的每一条驰道,每一座城墙和房屋岂不是都有自己一份心血,我董仲颖岂不是无处不在。

只要陛下踏上这样的道路,看到这样的城墙,就会想起我董仲颖来。

他猛然抬头,语气中充满了坚定与激|情:“陛下!臣想!臣非常想!臣愿竭尽全力,一定让此物造福天下!”

刘辩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这就是朕要交给你的任务,朕希望凯旋之日能踏上这样平坦整洁的水泥路,此事成败,全系于你,董公可能完成?”

“能!”董卓一揖到底,目光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热情,“臣必倾尽所有,陛下放心!臣定让这条路早日修成,迎接陛下凯旋!”

说罢,董卓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抬起头,眉间掠过一丝担忧。

他顿了一下,郑重地向刘辩行礼道:“陛下,此次出征,危险重重,臣虽受命留守京师,但心中实在放心不下陛下安危。臣斗胆请求随陛下出征,护卫陛下左右。至于修筑水泥路,可以打了胜仗回来再修。”

刘辩却摇头道:“董公心系朕安危,朕心中明白,但修筑驰道此事却刻不容缓。董公既知,驰道乃国之命脉,通畅驰道既是强军之本,也是稳国之策,还是早日提上日程为好。”

董卓闻言,面露愧色,缓缓点头:“陛下所言极是,是臣愚钝,未曾想到此中深意。臣定不负使命,竭尽所能完成此事!”

刘辩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朕听闻董公帐下有一位谋士,名贾诩,字文和,此人足智多谋,深得董公倚重。世人皆言他运筹帷幄,奇计百出,不知董公可否将此人借予朕,随朕出征?”

董卓一怔,显然没料到刘辩会提到贾诩。

他立刻拱手应道:“陛下折煞臣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岂敢当陛下借人一说,陛下直接征召他便是。”

刘辩满意地点头,语气温和道:“董公如此高义,朕心甚慰。”

目送董卓离开后,刘辩神情稍缓,目光却变得深邃起来。

他立即召来内侍传令,陆续又让朝中几位大臣进见,下达了一些指示。

每人言辞略有不同,却都带着三分郑重七分信任,暗中让他们达到一种无形的平衡。

刘辩心知肚明,朝堂之中,众人明争暗斗已久,若要使之完全一心,是不可能的事。

正因如此,他只求这些人在自己离开的时间内能彼此牵制,维持朝堂稳定。

等到最后一位大臣离去,刘辩目送他们的背影,眼神愈发冷静。

“江山如棋,局中人各执一子,只盼这次出征能为大汉开一局好棋!”

刚处理完这些事务,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随即,两个稚嫩的身影跑了进来,正是陈留王刘协和万年公主。

“皇兄!”万年公主一进殿便拉着刘辩的衣袖撒娇,“听说你要出征了,我也要跟着去!我要跟着皇兄上战场打仗!”

一旁的刘协用力点头,补充道:“皇兄,带上我们吧!我可以帮忙做事,也可以陪着皇兄,不会添麻烦的。”

刘辩听罢,假装皱起眉头,语气略带严厉道:“小孩子家家的,胡闹!你们知道战场上有多危险吗?说不准箭矢飞过,连朕都未必能护得住自己!”

万年公主不甘示弱地仰起头,鼓起腮帮子辩解道:“我才不是小孩子!父皇在时还带过我去校场看操练呢!再说了,我在旁边看看而已,又不会捣乱!”

刘协在一旁用力点头。

见两人竟然想得这么天真,刘辩气得脑袋疼,他佯装怒意道:“再不听话,朕可要罚你们禁足了!”

万年公主眼眶里隐隐泛着委屈,撅着小嘴不服气地嘟囔道:“皇兄又没有比我们大多少,凭什么皇兄能去,我就不能去?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都十一岁了,已经长大了!”

一旁九岁的刘协安安静静地站着,听到阿姐的话,低头扣着衣服,似乎在思考该如何开口帮腔。

他抬起头,小声说道:“皇兄,我们真的长大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