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二十六节模仿 - 大明之末日守护 - 细柳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45章二十六节模仿

募兵处大院的一间厢房里,小云姑娘趴在案头写信。

“这里有一个叫李云璐的千总官,平常对人凶巴巴的,可是对我却像老鼠见到猫,可乖了。”

写到这里,想到了李云璐那副可怜样,噗哧一声笑出了声。

止住笑容,小云想了想,又提起了笔。

“天上出了一颗很亮的星星,这里的人都说,那颗星星是姑爷,姑爷是武曲星下凡,小云也是这么想的。”

很多人可以看到那颗星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思。

宣大地区包含宣府和大同、山西,宣大地区有一个最高长官,叫做宣大总督。

驻地阳和的总督府比大同巡抚的府邸宽大许多,而府邸里总督的胸怀却不一定如府邸般宽阔。

宣大总督董汉儒最近心情不太好,说起来也没有什么,他的下属大同巡抚高第势头很猛。

“这个老头子看起来很走运。”

不错,因为募兵,因为剿匪,巡抚高第屡获朝廷嘉奖,这不,因为剿匪,朝廷赏赐了蟒服金币。

刚猛的性格加上幕僚们的煽风点火,让董汉儒愤愤不平。

“这个老头子是借了一个叫王俭的光,这个娃娃也没有多大的能耐,不过是有几分悍勇,军中又配备了新式的火铳。”

幕僚们获得的信息让董汉儒动了心。

“难道我们这里就没有智勇双全的人才吗?”

那位幕僚闻言暗暗窃喜。

“有,启禀大人,宣府的范国柱武艺超群,已经开始募兵了。”

董汉儒面如秋水,波澜不惊。缓缓问道:“哪个范国柱?”

幕僚陪笑道:“山西范家的三公子。范家已经遣人到广东去找澳夷购买大铳。”

“那就见一见这个范国柱吧。”

幕僚大喜,连忙继续恭维总督大人的英明。

“在这个世道上,没有银子办不成的事情,如果办不成,是因为花费的银子太少。”

这是晋商范永斗的至理名言。

从小挑着一副扁担,走街串巷,卖豆腐,收粮食,放高利贷,从山西介休一路走到宣府。

范永斗靠着精明的头脑、以及对银子无比的热爱,逐步建起了范家的庞大家产。

两年来,大同地区与蒙古的贸易被打断了。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一个叫王俭的娃娃,横刀夺爱,范家的生意一下子减少将近一半。

还好,范永斗又找到了一条发财的道路。

京师通州粮仓运来的南方大米,宣府的一部分被截流下来,通过范家,流向土默特、察哈尔,甚至流向了辽东。

这些大米从宣府的各级官吏和武将手中克扣下来,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收集在范家手中。

利润翻了几番,范家赚的钵满盆盈。而那些付给官吏将领们的银子可以取现,也可以放到京师范家的钱庄里生息。这受到了贪官污吏们的极大欢迎。

业务量越来越增加,形成的利益链条越来越庞大和紧密。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一个巨大的腐败网编织而成。

只是,还缺少什么。

民生保有一支护商的镖队,而且背后还有一个战斗力很强的右卫营。

于是,范永斗决定拿出大把的银子来,建立一支武装队伍,

打出募兵增援辽东的旗号,建立起一支队伍。

这可以说是对王俭模式的模仿。

正好自家的老三从小喜欢舞枪弄棒,就让他出面好了。

风尘仆仆赶到阳和总督衙门的范国柱一点也不疲惫。

膀大腰圆,铜铃大眼,胡须如钢针一般。

这个模样正是总督大人所期待的一样。

“真乃壮士也。”

一把偃月刀舞动的风生水起,滴水不漏。虎虎声威的范国柱犹如一只下山猛虎。

堂前四周嫩绿的树叶被刀锋所获,呼啦啦的响声不断。

“好刀法!”

董汉儒拍案而起,说道:“壮士可听说宣大第一刀的陈国策?”

收住身形的范国柱一挽虎须,朗声回答:“小人正想会会这个陈将军,让大人看看,牛皮是怎么……”

停顿一下,长刀在空中挽了一个刀花。

“被小人的大刀砍破的。”

豪言壮语让总督大人十分的受用。前一阵子,董汉儒上奏朝廷,要求对辽东广宁会战投降的二十九位将领的家属治罪,并且诛杀逃跑的将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