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二十五节谁是那颗星星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他们的想法是魏进忠无法理解的,至少是目前不能理解的。
对于魏厂公抛过来的橄榄枝,大明太常寺少卿赵南星丝毫不看到眼里,甚至可说是嗤之以鼻。
“我怎么能和这样的人为伍。”
人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予以划分的。赵南星将人分成两类,一类是君子,一类是小人。在这两者之间没有第三者,也就是说一个人,要么是君子要么是小人。
偏偏赵南星的口才很好,文章更是花团锦绣,这更为他赢得了一个名誉,嫉恶如仇、识才辩人。
坐在赵少卿身边的是布衣丞相汪文言,尽管赵南星划分人才的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汪文言深深知道,赵南星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赵南星曾经做过吏部文选司郎中,上面有侍郎,还有尚书。
可是,就是这个赵南星,当时一个人在吏部独揽乾坤,别说是巡抚侍郎的任命,就是尚书、内阁的阁臣,会推的名单也出自他的手中。
愤怒的万历皇帝赶走了赵南星。可是在朝廷在民间,赵南星留下了清吏、干吏、能吏的美名,特别是敢于犯颜直谏的美誉,成为举国瞩目,众望所归的中流砥柱。
赵少卿用尽平生所学,对于魏进忠数十年的拼搏人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批判。
汪文言听不下去,好不容易等到了话音落下。
“大人所言极是,在下受益匪浅。”
这是汪文言的口头禅,几乎无往不利,每每都会让那些诉说者心悦诚服,将他引为知己。
看到赵南星捋着胡须,点头称悦,布衣丞相接着说道:“大人此间复出,若能转任吏部,此乃圣上所幸,朝廷所幸,百姓所幸。”
见到赵南星胸口起伏,汪文言淡淡一笑。
“只是这吏部尚书,为天下所瞩目,浙党、楚党那些人一定会竭力阻拦。”
一声冷笑,赵少卿露出不屑之色。
“此次三大殿的修缮,是圣上之意,与那魏阉无关,若大人不屑与魏阉为伍,可遥领此职,即不寒了圣上对大人的一片苦心,又避免与魏阉相处,岂不是两全之计。”
汪文言一口气将心中之意讲述完毕。端起一杯茶,默默看着赵少卿。
“就依先生所言。”
放下茶杯,汪文言心中长长出了一口气。
曲线救国,绕开魏进忠,拿皇帝说事。赵南星果然同意了。同意了就好,这样距离距离吏部尚书的位置又近了一步。
赵南星若是做了吏部尚书,那么自己就是真正的布衣丞相了。
出了少卿府,轿子傍边立着一个人,低语几句。
汪文言问:“此间消息可是属实?”
那人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汪文言举头望向屋檐树荫间露出的一片夜空。
空中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星星,使得周边的星辰暗淡无光。
那颗星星会是谁?是赵南星吗?还是魏进忠?或者是自己?
自己已经被叶阁老引为内阁中书,虽然品级低下,但是可以自由出入内阁,以后的天地更为广阔了。
也许天上的星星就是自己吧。
汪文言笑了笑,抬腿上了小轿。
越明日,有消息传遍京师,新任东厂提督太监魏进忠大破许显纯案件,抢劫杀人的涉案人犯全部落网。
谋杀皇亲国戚,案犯经三法司会审,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一应俱全。判斩立决。
最重要的物证是许显纯的腰牌和饰物。
八百里外,帝国边塞的一个城堡里。
真正的案犯王俭叹了口气,端起一杯茶水。
“李千总,你说堂堂东厂提督竟然会抓错了人?”
李云璐的小脸一会红、一会白、一会青,变幻不定。
“你说那些赃物,他们是从哪里找到的?”说着话,看到李云璐的模样,王俭吓了一跳。
“你怎么了?李千总?”
“属下无能,没有找到下毒之人。不过属下不会伤及无辜,随便找些人来顶包。”
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心情就会好一些。
“属下猜测,那些腰牌和饰物,都是宫里的银作局赶制的。宫里面不缺乏手艺高超的工匠。”
王俭嗯了一声,又问道:“这几天。天上出了颗新星,营里都在传言,那颗星星是他们的参将,说我是武曲星下凡,这个事情是你干的吧?”
前些日子,右卫营在忠烈祠祭祀和授勋,王俭惊奇的发现,在忠烈祠院子中间,矗立着一个雕像。
那是一个持枪厉马的年轻武将,与自己有几分相像,开口一问,果然是自己。
这个雕像是背着自己,李云璐倡议,裴俊、王实等几个人谋划的。
听说他们还有计划,说泥塑的不结实,很快就会从威宁海的炼铁厂用铁铸出来一个。
这种造神运动,对于那个神来说,无疑是欢喜的。
谁人不想被他人尊重,谁人不想被他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