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刘墉人生曲:成功只能靠自己(7) - 刘墉人生三部曲 - 美刘墉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刘墉人生三部曲 >

第26章刘墉人生曲:成功只能靠自己(7)

第19节面子给你,里子给我

肯定总在否定前

许多年前,父亲对我说过一个真实,而且改变他一生的故事:

当他在大学念书的时候,有一次代表学校参加“社团负责人研习会”。

听这研习会的名字,就知道所有参加者都是“社团的负责人”,也都是各校的精英。

据说,研习会中竞争最激烈的是“会长”的选举。

会长不但要领导全体学员、对外发言、带团体活动,而且可能被“救国团”看中,成为未来全国活动的领袖。

我父亲也参加了“会长”的竞选,并且跟其他十几位参选者一样,事先准备了竞选的讲稿,列出一大堆“政见”。

抽签上台,他抽到了最后一号,大家都说这是最倒霉的,因为自己的政见,可能全被别人说完了。

果然,每个学校的代表都讲得头头是道。他们确实说出了各种好的“点子”,也强调了自己的长处。

轮到我父亲发言。

他居然把原来准备的讲稿扔了,空手上台,利用他“强记”的功夫,把前面十几个人政见的重点一一提出来。

每提一项,他都向着那个人,表示敬意,表示他十分钦佩那个人的观点。他甚至说出了每个人的名字。原来,当大家都低头复习自己讲稿的时候,他却十分专注地听每个人的政见。

直到最后,他才加以统合,说出他自己的看法,并强调他的能力不比别人强,靠的只是为大家服务的热忱。

投票结果,我父亲当选了。

为什么?他事后分析——

因为他用那一番话证明了自己记忆分析的能力,更因为他使每个人有被尊重的感觉。

想想,如果你参加竞选,政见发表完毕,你自知不如人,一定无法当选,你会希望谁当选?是希望咄咄逼人、气势凌人、把你否定的人,还是能够肯定你的看法,对你包容、礼遇的人?

当然是后者。

在这个社会上,你发现那些能力特强、个性特强、显然占上风的人,常不见得是最好的沟通者。

最好的沟通者,不是最强的否定者、破坏者,而是最好的肯定者、建设者。他能在两个完全相反的看法中,找到一个小小的共同点,然后强调那一点、赞美对方的那一点,再一步步把自己的观点推销出去。

否定之前先肯定,这是沟通最重要的原则。

因为无论多么不上道的人,总有他值得被肯定的地方,你愈肯定他,他愈觉得你是一个可以谈的人,他也愈对你有好感。

所以,肯定是另一种解除武装的方法。

否定总在私下讲

再听我说两个真实故事吧——

我一向都自己洗头,只有剪头发的时候,才由理发师洗。

我去的理发店总要客人躺下来洗头,虽然比较舒服,但是后面靠脖子的地方不容易洗干净,我的皮肤又敏感,只要有一点点残留的肥皂,就会痒。

有一天,我去理发,才进门,就想起每次都头痒这件事,便对理发师说:

“我自己洗头都不会痒,每次你们给我洗,第二天就痒。”

不知是不是声音大了,居然好几位理发师异口同声地回我:

“怎么可能?”

而那天我理发的气氛特别差,好像身陷丛林、四处危机的感觉。尤其他们为我刮胡子的时候,我更是紧张得直冒汗,后悔自己说话没技巧。

可不是吗?如果我在洗头时,私下小声对理发师说:“麻烦您后面多冲冲,因为我皮肤比较敏感,容易痒。”

事情不是会更好吗?

我的错误在没有肯定之前,先否定,而且没有私下否定,是公开否定。

在众人的面前否定一个人,常常等于“公开的挑战”,道理很简单——

你没有给对方面子。

相信大家都读过“卖油翁”的故事。

当神射手陈尧咨正在表演他的绝活的时候,卖油的老人却当着大家的面说:“不过熟练罢了。”

这不是公开的挑战吗?你凭什么说我只不过是熟练?你又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

怪不得神射手要不高兴了。

也就因为那次理发的经验:

有一天,我去纽约长岛的一家餐馆吃饭。

餐馆经理特别介绍了一种叫libertyschool的红酒和一盘“菠菜”给我。

我先品了酒,觉得不错,但是跟着尝尝菠菜,却难吃得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