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刘墉人生曲:人生不过一场爱(16)
第18节不负我心,不负我生(2)
◎
有次在大陆巡回演讲,由一位出版社的女主管陪同,一路上也总听她说要为女儿做媒。
我说:“你女儿在那么好的单位做事,又那么漂亮,自己不会找吗?哪需要你这个妈妈瞎担心。”
她居然一瞪眼:“‘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年轻丫头浪漫,看不见穿衣吃饭,结果常没嫁到好人,哪有我这过来人看得清楚、打听得翔实?”又一瞪眼,“我就是媒妁之言成婚的,怎么样?好极了吧!我老公被我吃得死死的!我的薪水我自己收着,他的薪水归我用,逢年过节、过生日,我还伸手要礼物,他都乖乖地奉上。这事儿,我女儿都看在眼里,所以等着我介绍。婚事啊!包给我这个娘啦!”
想起儿子的哈佛同学多明尼卡·巴兰,从中亚做完研究之后,回来说的:
“那边的女孩子,多半都等着父母做媒。如果要她们出去自己找对象,她们还不愿意呢!”
原因是:自己找的丈夫,如果吵架,不好意思回娘家,就算回去,也会被骂“谁让你瞎了眼睛,自己挑个浑蛋”。但是由父母介绍的就不同了,出了问题可以回娘家告状,而且理直气壮地埋怨父母:“谁让你们给我介绍这么个差劲的丈夫!”
◎
不久前在台北,跟一对老朋友聊天。
他们的独子三十多岁了,还没女朋友。老同学的太太直叹气:“这都怪我,把儿子惯坏了。他小时候,为他安排一切。吃橘子由我剥皮,上学由我装书包。连申请学校,都由我填表。后来,几个学校都收他,不能决定去哪一个,也由我说了算。他不太主动,所以连个女朋友都没有。而今我急他不急,他当然不急!从小到大,他哪样事急过?到后来,只怕还非得由我为他决定娶谁。”
“对!”在旁边的老同学接了话,“连进洞房,都得妈妈帮忙推。”
那太太一巴掌,叫老公闭嘴,接着说:“当然,我帮忙找对象比较安全。你想想!知子莫若母,我儿子这么老实,能去街上碰吗?只怕碰上猪八戒的妹妹,也觉得好。而且,自由恋爱的女生多半精明,我儿子能罩得住吗?”啪!回头又给她老公一巴掌,“你瞧瞧!我这老公,就是街上认识的,他现在吃亏不吃亏?”啪,再一巴掌,大声问,“你说啊!”
“吃亏!吃亏!当然吃亏!”她老公忙不迭地回答。
【男人的面具】
朋友请客,席间谈到他从政多年的父亲:
“我最记得上小学的时候逃学,被我爸爸抓到,本来要打我,却举起手又不打了,对我说:‘你大了!不打了!自己想!’还有初中时,有一天跟爸爸同车出去,下大雨,我说我讨厌下雨,我爸爸就说:‘农民需要雨。’最后一次是他临终,把我叫到床前说:‘你大了!我不担心你了。’然后,他就去世了。”说到这儿,他顿了一下,眼睛闪着亮光,低低地好像自言自语地说,“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父亲很少对孩子说话。跟他在同一屋檐下近二十年,好像只听他说那么几句话。”
◎
在阳台上浇花,看见老人中心的车子停在门口,岳父先下车,站在车边等着,伸手牵岳母下来。
“爸爸现在会牵母亲了。”我回房对太太说。
“他本来就会牵。”太太回答。
“可是上次去老幺家,下楼,母亲没处扶,颤悠悠的,他为什么没牵?还是我发现,赶过去牵。”
“因为那天两个女儿、女婿都在。”
“哦!他是等我们牵。”
“不!当着你们,他不好意思牵,觉得肉麻。”
◎
看代表日本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血与骨》。
影帝北野武演个韩裔日本人,很会做生意、很懂得放高利贷,成了大财主。但是,他的脾气极坏,非但常对家人施暴,而且对子女近乎一毛不拔。
儿子缺钱,向姐夫借钱不还,姐姐因此被丈夫羞辱,上吊自杀了。北野武走在半路,听到噩耗,颓然坐在街头。他在丧礼上痛殴女婿时中风,从此半身不遂。
太太死,他去参加丧礼,每个人都盯着他从长巷一瘸一瘸地走向殡仪馆。但是即将到达的时候,他突然转身,进了路边的小铺,买了瓶酒,转身离去。
他死在朝鲜,因为他把一生的积蓄都捐给了朝鲜政府。
◎
一个老同学打电话给我,说他的老父死了。
“死了也好!他死了,我才不恨他。”老同学在那头淡淡地说,“年轻的时候出门,他总走在前面,也不管我妈怀着一个、抱着一个、拉着一个,上气不接下气地跟在后面。后来他老了,又总是走在最后面,由我妈扶着,一步一步地蹭。可他还是脾气坏,动不动就吼我妈。今年年初,我妈脑溢血死了,他半滴眼泪都没掉,但是从此不说话,也不怎么吃,总一个人坐在黑黑的屋里。没多久,他也死了。”
“我真不知道我爸这辈子有没有爱过我妈。”老同学叹口气,“直到我妈死后这半年,看他的样子,我才知道,他很爱!”
◎
一个童年时住在距我家不过一百米的老同学,三十年后,居然又在纽约成为邻居。
有一天,两口子来聊天,谈到他家地下室的房客。做太太的抱怨:“他对房客比对我都好,我生病爬不起来,他不管我。但是房客才一点儿不舒服,他就开车带人家去看病。”
老邻居在旁边一瞪眼:“那当然!不带你,你还是我太太,跑不掉。不对房客好,房客就跑了。”
没过多久,他搬到新泽西。又没过多久,离了婚。
◎
想起近三十年前的一位同事,偶得别人给他的评语。
一张纸上写得密密麻麻,只记得其中有两句:“外人都爱他,但是他不爱外人;家人都不爱他,但是他爱家人。”
“写得莫名其妙嘛!”大家都匪夷所思。
却见他歪着头沉吟了一下说:“其实讲得没错呀!因为我对外人很客气,从来不好意思拒绝人,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都隐藏着,所以外人都爱我。也就因为我在外面帮助别人,已经累死了,回家精疲力竭,脾气坏,又因为是自己人,不掩饰,所以家人都躲着我。他们却不想想,我在外面强颜欢笑是为了让事业成功,养好一家人。”
读进化论方面的书,说生物学家观察两种黑猩猩,一种生活在较差的环境,公猩猩每天必须跑到很远的地方找食物。母猩猩则因为带小猩猩,走得慢,总被丢在后面。公猩猩们在前面打拼,必须很团结,以应付各种状况。
找到食物,公猩猩们会先吃,等母猩猩带小猩猩赶到,常常已经剩得不多,还不知为什么,常被公猩猩毒打。
但是另一群生活在优裕环境的黑猩猩就不同了。因为四周有它们吃不完的果子,公猩猩不必跑到远处找食物,所以母猩猩们不是跟在后面被冷落的一群,它们有着较多的参与机会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也很受“丈夫”的疼爱。
眼前浮起早期人类社会的画面——
为了防卫,男人们必须紧密地团结;因为狩猎,天生较强的男人有较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