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刘墉人生曲:此生何必从头来(7) - 刘墉人生三部曲 - 美刘墉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刘墉人生三部曲 >

第7章刘墉人生曲:此生何必从头来(7)

第20节让自己动起来

二十多年前,在报上看过一则很妙的新闻:

“某著名女校的厕所总不够用,因为学生抢着上厕所,又占着茅坑不拉屎,而在里面背书或记英文单词。据说比在外面读书,有事半功倍之效。”

看到新闻的朋友都将信将疑,笑说:“难道厕所里的臭味能帮助记忆?照这么说,应该愈臭愈好了。”

隔不久,又听人说:

“现在有些小型补习班,一班只几个学生,不但夏天有冷气,而且人人坐沙发。”说的人最后补了一句:

“不过,据说效果还不如那些坐硬板凳的。大概沙发太舒服,学生容易打瞌睡。”

硬板凳与软沙发

事隔二十年,最近在纽约看到一篇报道,居然真证实了一些道理。

报道引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人体运动学教授摩尔豪斯博士的话。摩尔豪斯做实验,让二十个学生,先坐在柔软的沙发椅子上读书,过一段时间,又改坐很不舒服的硬椅子。

结果发现,那些学生坐硬椅子时,因为不舒服而不断调整坐姿。看来虽然好像毛躁不安,学习的成绩却比坐沙发好得多。摩尔豪斯说:

“一个坐沙发得b的学生,坐硬椅子往往可以得a,因为后者使脑部得到更多氧和糖的供应。至于维持一定坐姿的前者,只要几分钟不动,血液循环减缓,脑部得到的血液和营养减少,读书效果就差了。”

于是,我猜想,当年某校女生在厕所读书,会不会正因为厕所里不舒服,造成身体不断挪动,而有了较佳的效果呢?摩尔豪斯博士在研究报告里,也确实强调:

“许多父母、师长认为孩子一边念书,一边动来动去,或打哈欠、伸懒腰,是静不下来专心工作。岂知道,规定孩子不准动,反而是错的。”

打猎、长跑与飞翔

美国作家海明威,总在钓鱼、打猎或练拳之后写作,他1935年出版的名著《非洲的青山》,就是在非洲打猎之后写成的。

在日本,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文学旗手的村上春树,为了培养耐力和信心,居然练习跑四十二公里的马拉松,从起初只能跑三公里,到一年之后跑完全程。

然后,他成功地创作了《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

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艾克苏佩里,从小就爱写作、爱飞行。在飞行时思考,在降落后写作。他的名著《小王子》,居然是在迫降利比亚沙漠之后,得到灵感写成的。

灵感这种东西很妙,你坐在那儿苦想,往往等不到。反而出去走走、找朋友聊聊,甚至游个泳、打个球之后,自然就飞起来了。也可以说,灵感跟运动有着很大的关系。

记得“花鸟画”名家喻仲林老师过世不久,喻师母对我说,喻老师在第一次胃癌手术之后,食量增加,人也胖了,好像一切都恢复正常,只是他不再喜欢作画,说是没灵感。

怎能相信,作品张张具新意,过去有画不完灵感的喻仲林老师,竟找不到灵感。他不是失去灵感,是失去了那带动灵感的体力呀!

不一样的月亮

体力和心灵有一条无形的线相通。心情坏,会影响身体。身体不好,也会影响心情。

少年时看到栏杆,你可能冲向前,一跃而过。

中年时,同样的栏杆在眼前,虽然没有试,却可能不敢再跳。自己知道,八成跳不过。

心怀许多雄图壮志,突然来个重感冒。病虽然要不了命,可是躺在床上,什么兴趣都没了,等到病情好转,那失去的壮志又渐渐恢复。

甚至连一天二十四小时,由于活动力的不同,对同样一件事,也能有不一样的感觉。

睡梦中,有人把你叫醒,说出去玩,你可能说算了!但是第二天想起来,又十分懊悔。

夜难眠,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候,许多烦心的事,都变得加倍苦恼。

但是第二天起床,梳洗完毕,吃完早餐,走出家门,那烦恼似乎又不再这么难解决了。

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妙:

“你看地平线上的月亮,跟看头顶的月亮,会觉得不一样大。你躺着想一件事,跟站着想一件事,也会不同。”

每次在消极的时候,我都告诉自己:

“动起来!不要坐在这儿发愁。动起来!问题就能解决了。”

第21节你是否能成为另一个比尔·盖茨

二十多年前,在我的绘画班上,有个很有才气的小男生,因为愈画愈有兴趣,所以立志将来要做艺术家。

有一天,他对他爸爸说:“爸爸,我将来要进美术系……”

啪!话还没说完,他爸爸就赏了他一记耳光:“你要饿死。”

他捂着脸,不服气地说:“人家刘老师,还不是美术系毕业,也没……”

啪!又是一记耳光:“你又不是刘老师!”

小男生不敢多说了,乖乖听从父亲的指示,投考五年制的专科,学电机工程。

如果我当年没有听话

二十年不见,今年春天,突然接到他的电话,于是请他吃中饭。

坐在我对面的,已经不是小男生,而是三十五岁,在美国拥有几百位员工的“大老板”。

“幸亏那时候,你听了你父亲的话,要不然也没有今天。”我说。

他笑笑:“您怎么不说,如果我没听我老爸的话,现在国际画坛上,又多了一位大画家呢?”

他的话使我想起高中时代的自己,当我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别人都填六七十个,我却只填了三个美术科系和一个国文系。

我的导师跳了起来,说我应该进外交或新闻系,将来才能有成就。

可是我的母亲没说话,只淡淡一笑:“你觉得那是你的志趣就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