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心经 - 白龙庙的传说 - 诗画济水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白龙庙的传说 >

第九十二章心经

白龙庙(第九十二章心经)

早就听说龙门石窟,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听大师一说,改天抽空一定去观瞻一下。

离我们最近的皇帝和尚是清顺治,据说他深爱的宠妃董鄂氏死后,他万念俱灰,到五台山当了和尚,因此,他的陵寝都是空的。顺治出家是清初“三大谜案”之一,至今难解。

大师,大明寺有什么典故?给我们这些孤陋寡闻的俗人介绍一下。

相较以上几位,唐晚期李忱,也就是唐宣宗曾出家为僧的人就不多了。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其人少年装傻扮痴,躲过杀身之祸。他为韬光养晦,曾制造“坠马而亡”假象,之后失踪,算是“死了”。

这是啥意思?请明示。

你看这一通《重修宣宗皇帝殿碑记》,上面记载,李忱的爸爸唐宪宗很喜欢儿子李忱,常赞他敏而好学,宽厚仁慈,有王者风范,被封为光王。不喜欢孙子颖王李炎,批评他傲慢不驯,喜好杀生。颖王对这叔叔,既看不起又敌视,时刻想害他。有一次,颖王设计欲在外出巡查途中杀害李忱。得

知消息后,宫中有同情光王者诈称光王“坠马”死,迅速以假棺发丧。

其实,李忱躲进了大明寺。这一躲就六年,直到时局转好,他才被拥戴出来当了皇帝。一座寺院,和一个国君挂上了关系。

费施主,你住的凝月轩也是有典故的。相传当年宣宗在大明寺出家时,每天晚上望月长叹,祈求上苍保佑众生。后人为纪念他,建此亭。亭里这通石碑是清雍正时所立的重修宣宗皇帝殿碑,该碑通高3米多,碑首浮雕二龙戏珠,中间篆刻“明思不朽”四个字。这通碑刻记载了宣宗出逃香严的原因——为避武宗加害。

说话间,两人又回到了费薇薇居住的凝月轩。法师说道,今晚咱们到接客厅品尝一下蔽寺的素餐,聊表心意,权做洗尘之礼。

一晌无语,费薇薇静坐茶几,一直发憷了。

一时间,四周陷入了令人窒息般的沉默之中。费薇薇静静地坐在那精致的茶几旁,宛如一尊雕塑一般一动不动一时间,四周陷入了令人窒息般的沉默之中。

晚餐时分,一个小沙弥前来请驾。接客厅内,金碧辉煌,淡淡的山水画,造型各异的崖柏作品,门口是一个博古架,上面摆着几件古色古香的明班薄胎青花瓷,墙角两边各放一对高足陶瓮,几个干支插花随性戳在里面。

淡淡的檀香袅袅升起,一首王菲的《心经》在雅间里轻轻回荡着,一切都是那样的淡雅精致、朴素自然。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