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神垕古镇
白龙庙(第一百六十七章神垕古镇)
在宋代由皇帝钦定专门为其造了一个字“垕(hou)”可见其神奇。古镇曲折蜿蜒,古有“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边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的诗句美誉。神垕古镇先后被评为“中国钧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核心是花戏楼是伯灵翁庙的主体两用建筑(即山门和戏楼合用),兼出、入、演戏为一体,设计精巧,雕工细致,古朴、庄重、美观、大方,整个戏楼采用木结构为主的歇山,九脊飞檐,楼阁式建筑,龙飞斗拱,层层叠装,阴阳浮雕,盘龙翔凤,狮象竞争,玲珑透剔,古朴端庄,精致文雅,构成线条明朗,棱角优美,五彩缤纷的精美图案,戏楼内雕梁画栋,粉壁彩屏,以盘龙透雕为中心的井图案,其造型设计,线条构描,别具风格,极尽精工,全楼都是彩釉琉璃瓦盖顶,在阳光下金光闪耀。楼脊中心立一麒麟,背驭钧瓷宝瓶,栩栩如生,一派祥瑞之气,由当地瓷业行帮会供养一个“一把泥”梆子戏,常年在“花戏楼”演出。
老街是随着神垕瓷业的发展形成的,特点是狭窄,街面店铺高低不一,路面用青石板铺就,道路两侧店铺林立,古民居依地势而建,炮楼、古民居、庙宇鳞次栉比。老街两边还有许多胡同,都是交通便道,如“霍家胡同”、“鸡蛋胡同”、“文家拐”等。老街到处渗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也是神垕经济自古繁荣的见证。
在不知不觉之间,一行人缓缓地走到了一座古老的建筑面前。这座建筑庄严肃穆,气势恢宏,门上高悬着一块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书写着四个大字:“陶瓷官署”。
据史书记载,这里乃是明清两代专门负责管理此地事务的官员们的办公场所以及居住之地。历经岁月沧桑,这座官署依然屹立不倒,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它那古朴的建筑风格、精美的雕刻装饰,无不展现出当年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
走进大门,可以看到宽敞的庭院中绿树成荫,花草繁盛。一条青石铺就的小径蜿蜒曲折,通向正厅。正厅内布置得典雅大方,桌椅摆放整齐有序,墙上挂着一幅幅字画,彰显着主人的高雅情趣。左右两侧则是厢房,分别作为官员们处理公务和休息起居之用。
站在这里,人们不禁会想象起那些官员们在此忙碌工作的情景,他们或许正在商讨如何发展当地的陶瓷产业,又或许正在审理一起棘手的案件……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这座陶瓷官署却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让后人能够领略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文化底蕴。
钧瓷以其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有别于其他瓷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现象。
精美的瓷器一旦有了瑕疵,就会特别的明显,特别的让人失望。冰片纹也叫“开甲”,是钧瓷的独特之美,即在釉面上出现像冰片一样不规则的裂纹。釉面开裂,在日用陶器上本是一种致命的缺陷,而它有幸出现于美术瓷上,却是一种艺术美。钧窑器釉面开裂,增加了的开片装饰,衬托得器物古雅有趣。
不知不觉太阳西斜,一天的游览即将结束。三人向老同学道别,踏上归途。在车上,他们还在兴奋地谈论着今天的所见所闻,心中充满了对这座古镇深厚文化底蕴的敬意,也期待着下一次的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