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自食其力
白龙庙(第十七章自食其力)
转眼之间,儿子已茁壮成长成了一个小小少年。村里做生意、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起来了。有经济头脑的人开始种植青椒、红花等经济作物,银拴在家里围了一个大炕,养起来了药用价值很高的土鳖虫。
金凤也种上了希望的青椒,每天就像照顾孩子一样,不是在地里打掐修剪、浇水施肥,就是打药除虫、采摘售卖。看到一大把把的花花绿绿的钞票,金凤甭提心里多高兴,每次丈夫回来,就高兴的自夸:看我在家,也能发家致富了!
丈夫周仁玉也转业到市里当了一名建筑工人,虽然常年风吹日晒、风餐露宿,虽然常年奔波、不辞辛苦,但每月有丰厚的薪资。这份有一定危险性,有一年正在五层高楼外脚手架上的周仁玉正在专心致志的抹灰,突然头上传来一声钢管的撞击声,周仁玉抬头一看,好家伙一个钢管从上面向自己直冲下来,紧急时刻仁玉本能的向外趔趄了一下。眼看仁玉要跌落下脚手架,战友国营眼疾手快,一把大手将仁玉稳稳地抓住提到一边,有惊无险的成功躲过了钢管。
秋天来了,一转眼周家老二义玉也结婚成家了。
可是,周银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在武汉部队当兵刚半年的老二是被部队除名回来的,因为老二在部队干了偷看女兵洗澡丢人现眼的事,因为老二娶媳妇几乎淘尽了周家家底。
因为还有更多想不到麻烦的事等着他,后院里到处冒烟,让他焦头烂额。性格倔强的金凤,独自担起了小家的重担,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从锄地、犁地、耙地、种地,到打药、捉虫、追肥、浇地,从做饭洗衣到一里地外的公用气压井挑水,甚至是起大粪、打药等这些男人才干的活,她都独自一人承担下来。可是,种地这样的必须要有耕牛和犁耙,必须要几个人合作,因为和公婆不和谐,她也不愿去乞求他们。
走投无路,金凤只好选择了投靠娘家,索性吃住在娘家,地里活干不过来,娘家人会来帮帮忙。老周媳妇史氏给仁玉告状说,这媳妇整天往娘家搬东西,今天拿回一袋面,明天拿走一口缸,这周家迟早要被拿空的。远在千里之外的仁玉没有办法,只好两边规劝,两边说和,无奈矛盾越来越激化。有一次,同在一块地块种地,小叔子人多很快种完,路过金凤地头,在和熟人打招呼时故意高声唱到:种了一块又一块。一天,村后的打麦场一个麦垛着火,连锁反应燃着了附近几个麦垛,于是事情闹大了,有人到派出所报案。最先着火的麦垛是银拴家的,因为金凤没有麦垛,经常去银拴家麦垛薅麦秸做饭,于是银拴反映怀疑是金凤干的,和银拴久有矛盾大贵更是拍着胸脯向派出所反映,自己亲眼所见是金凤点的火。好在派出所民警是个正直的人,很快将事实查清楚,原来是一个喝醉酒的外地人路过将烟头随手路边一扔,结果被风吹到麦秸垛上燃烧起来。
隔辈儿亲的银拴,总想找机会给大孙子弄点好吃的。可是,金凤坚决不让孩子去,有一次,孩子正在爷爷家吃油馍,到处找寻不见得金凤得知情况后,气呼呼的拧着孩子的耳朵牵回了家。事情越来越糟糕,有一天金凤和小叔子、老周头差点打了起来,金凤喊来一大帮娘家的年轻人赶来助威。随后,隔十天半月,就会发生一次冲突。
事情好像发展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有人给银拴出了一个馊主意:父子俩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于是一份协议放在了金凤面前,金凤伤心欲绝,嘴里喃喃道:世上竟有如此狠心的亲爹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