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有趣的模联社
第七十四章有趣的模联社
姚锦翊来到西山市之后,成为了郑文强的得力干将,让郑文强的公司如虎添翼。姚锦翊不仅负责他公司的财务工作,而且也经常跟在郑文强身边应酬,帮他打理生意。这一年他从郑文强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经过多年的商海沉浮,郑文强形成了自己的职场价值观和为人处事之道。他不仅是一个能力和修养极高的人,也是一个非常圆滑的人。更为难得的是,郑文强对当年的发小,怀有一颗初心,他愿意帮助姚锦翊快速成长起来,尽快摆脱体制内的人多年形成的慵懒和惰性。郑文强给姚锦翊提供各种资源和机会,帮他迅速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他也希望姚锦翊能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从郑文强这里,姚锦翊获得了足够多的尊重、认同、鼓励,姚锦翊对好兄弟感激不尽。两年后,姚锦翊加入了西山一家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很快成为了所里的骨干。虽然有了新的平台,姚锦翊并没有得陇望蜀,过河拆桥,他还继续负责郑文强公司的账务,但凡郑文强有需要,姚锦翊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他身边。
姚锦翊现在的个人收入也随着工作的变化水涨船高,与他在凤城执法大队的工资相比,呈几何倍数增长。他对夏予竹说:“你辞职吧,我养你!你们娘俩儿都来西山吧,让娴娴来这里读一个国际学校,我有能力让你们娘俩衣食无忧!”
“我今年三十五了,重新就业的面越来越窄,我不想做家庭主妇啊!”夏予竹不同意。夏予竹从骨子里就不是一根藤,她想拥有自己的工作和独立的生活。记得在娴娴小的时候,那时姚锦初在全家人里面收入最高,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李秀英经常搂着自己的女儿姚启颜,谄媚地对姚锦初和王丽珠说奶奶有钱儿,姑姑有钱儿……每次听到,她心里就犯吐,心里暗骂:好一根儿没有尊严的贱骨头!
她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独立的人。她认为一个独立的人,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心灵,还要具备坚韧的品格,就像一颗独自闪耀的星星,虽小却充满光芒,散发出自信和温暖,用自己的方式,活出独特的魅力。
她还认为一个人有多大的本事就端多大的碗,要凭本事吃饭,不看人脸色。所以姚锦翊要求她辞职,她坚决不同意。
夏予竹和李明明聚餐,两人聊起此事,李明明很支持夏予竹的做法,她拍着胸脯说:“咱们是职业女性!t不是手心向上一族,岂能活成一条寄生虫!”
两人哈哈大笑,端起酒杯为独立女性干杯。
娴娴在凤城实验高中各方面很优秀,她就像夜空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熠熠生辉。她和老师同学关系融洽,她也舍不得离开这个学校,她不想转学。
姚锦翊现在是一个大忙人,可是无论他多忙,每天晚上和娴娴视频通话的节目从未间断,他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从来没有缺席。
“爸爸,暑假我去看你,我们去海边儿看海鸥,我想去游泳,踏浪,吃海鲜哦,还要出海看日出!”这天晚上父女二人又在视频,娴娴像一只小鸟在与父亲撒娇。
“约起,盖章!”姚锦翊通过电脑屏幕向女儿伸出大拇指。
两个拇指放在不同的屏幕上,浓浓的父女情通过电子信号传递到彼此的心间。
一天,娴娴的班主任孙老师打电话,说实验高中组织了一个活动,选拔出了十名优秀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省模联大会”,姚启娴有幸被本校的模联社团选中了,老师打电话特地征求家长意见,问是否支持孩子参加。
模联社,即模拟联合国社团,它是一个为学生提供平台,以扮演各国外交官并参与模拟联合国会议的组织。模联社的活动主要围绕国际热点问题展开,通过模拟联合国大会的流程,如阐述观点、政策辩论和投票表决等,使学生们能够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并深入了解国际政治和全球事务。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国际政治知识,提升外语表达能力和谈判技巧,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
夏予竹当然非常支持娴娴参加此类活动了,她欣然同意。姚启娴做为伊朗的代表,要在模联大会上发言。夏予竹陪着娴娴去凤城书城,买来参加活动所需的的各种资料。她们又专门请人加工了一个一平米见方的的展板,在上面画着伊朗的绿白红三色条纹国旗,还有伊朗首都德黑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的自由塔,中间是伊朗的国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歌》,背景是波斯挂毯隐形花纹。
布置展板花费了娴娴一周的课外时间,娴娴是一个注重细节的孩子,准备工作做的一丝不茍,不容出现一点点的瑕疵。
周六上午八点,参加会议的孩子在学校门口集合,乘坐学校的大巴出发赶往省城了。娴娴还没有独自出过远门,姚锦翊和夏予竹很不放心,但是姚启娴却对此次活动充满期待,对第一次离家跃跃欲试。
“有专门的老师带队,放一百二十个心吧,您呐!”娴娴调皮地做了一个鬼脸,学着辛欣唱了一句“我蹲在浴缸里用水把自己叫醒……”。
在为期三天的模联大会上,姚启娴和来自各个地区的少年们深度探讨国际关系、世界文化、全球治理和中国方案等问题,沉浸式中英文环境和模拟外交场景的呈现,让孩子们会获得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大会上,姚启娴做为伊朗代表做了精彩的发言。她落落大方,激情满满地用流利的英语侃侃而谈,阐述了自己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她的优秀的表现赢得了老师和与会同学的广泛肯定,最终她获得大会颁发“honorablemention”证书(荣誉提名奖)。
姚启娴第一次参加如此大型的活动,表现的如此抢眼,姚锦翊为女儿感到极大地骄傲,他特地奖励给娴娴一次暑期飞机旅行。
因为没有借钱给姚锦初,王丽珠和女儿再次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老两口对这个女儿失望透顶,看着暴跳如雷的姚锦初因为生气扭曲的脸,他们的心跌到了漆黑寒冷的冰洞里。此后,姚锦初半年多没有回娘家。
王丽珠为了给女儿争取利益,不惜和小儿子闹翻,现在他们处于断联的状态。她和老伴儿本以为自己的偏爱会得到女儿一家感激涕零,结果没想到落得个鸡飞蛋打,里外不是人,老人家追悔莫及,痛不欲生。回首来时路,此刻他们才幡然醒悟,被利用,被欺负,被人当挡箭牌的感觉,让他们如鲠在喉,寝食难安,可是又无可奈何,欲哭无泪。
王丽珠的暴脾气哪受得了这种窝囊气?
“不行,老伴儿,太憋屈了,咱们哪里做错了?我得找人帮忙厘清一下!”王丽珠心烦意乱,如芒刺在背。她现在好比是一只飞进玻璃瓶子里的蜜蜂,慌乱无助。
“唉!作孽啊!咱这是养了一群讨债鬼呀!”姚培宇也不禁悲从心来。
接下来的日子,王丽珠就像一只六神无主,凄惶不安的猴子,又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游走于亲戚朋友的家里,她把姚锦初和赵现光与姚锦翊之间的争斗,不厌其烦的讲了一边又一遍,并且添油加醋,加上一些自己喜欢的佐料,给别人的饭后茶余添加了许多的谈资。
她的娘家大哥虽然是一个木讷寡言,老实巴交的农民,但是大嫂却精明利落,她曾经多年担任村里的妇女主任。她对于姚家的矛盾也有所耳闻,大舅上次被妹妹请去当见证人,回家之后也和她聊起这事,她对于小姑子的做法非常不赞同,她反对王丽珠和姚锦初姚锦熙结成一个小团体,孤立挤兑姚锦翊,她不同意他们对小儿子不择手段地打压。
她说:“妹妹,咱们做老人的,要有老人样儿!不能言而无信,胡说八道,更不能帮一个害一个!”
“我也想让他们拧成一股绳儿,一大家子人和和睦睦的。”王丽珠也非常委屈。
“你们这种做法能让孩子们和睦吗?只能让他们反目为仇!”
“唉,嫂子,我也不知道怎么会出现今天这种情况。”王丽珠像霜打的茄子,蔫头耷脑。
“闺女就是闺女,儿子就是儿子!女儿给陪嫁,儿子给房产,不能乱了纲常!”嫂子骨子里是一个传统的女人。
“哎哟,嫂子,现在男女都一样喽!”
“对,现在是男女都一样!但是十几年前,你们在分家协议上签字画押的时候,男女是不一样的,当年的协议怎么就不算数了?”
大嫂语重心长:“妹妹,从今以后你的家产和钱啥的,三个孩子平分没毛病,甚至你感到闺女吃亏了,也可以多给她,但是以前说好的事情不能倒小账。”
“嫂子,你不知道,初初非得坚持说老家拆迁得有她一份儿!”
“可是老家十年前你就送人了呀!拆迁已经和你们没关系了!她咋不说银行里的钱也得有她一份儿!胡搅蛮缠嘛!”
大嫂生气了,嗓门向上走:“她说要钱,你就去向小翊要钱啊!不怕激化矛盾呀!”
“唉!小翊一家已经好几年不再登门了……”王丽珠无可奈何地说。
“唉!孩子们的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真是可悲!妹妹,你好糊涂,作孽啊……”大嫂摇摇头,连连叹气。
王丽珠在大哥大嫂家没有得到认同,她又去了工友李大妈家寻求帮助。她们是几十年的同事,年轻的时候关系不错,两家人非常亲密。李大妈和李大爷热情地接待老友的到访,他们了解完她家的情况之后,对今天他家的现状也是不胜唏嘘。虽然李大妈李大爷没有像大嫂一样旗帜鲜明,但是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大概意思和她大嫂大差不差,总而言之就是说不管儿子还是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能捧一个踩一个。
孩子们成家立业之后,随着个人能力、机遇、环境等等因素的不同,生活上会逐渐出现变化,相互之间有贫富差距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父母不能搞一言堂,端着家长的架子非得掌控子女们的生活,一意孤行去杀富济贫,搞平均主义,不然会造成整个家庭鸡飞狗跳,永无宁日。
至此,王丽珠才开始对自己几年来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隐隐感觉自己是否某些做法欠妥当。但是,她是一个不轻易认输的人,“哼!天下无不是的爹娘!我就这样,谁能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