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从战略高度维护军队文化安全 - 价值哲学发展论 - 周树智主编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十二章从战略高度维护军队文化安全

王勤明刘西山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教授;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教授)

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深层次的国家安全,是民族得以传承、国家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是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得以建立和维护的重要基础。维护军队文化安全,是我军文化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我军发展壮大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的文化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把维护军队文化安全摆在战略位置,大力加强军队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军队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竞争力和抵抗力,切实维护军队文化安全,为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实的文化保证。

一、军队文化安全是我们党始终关注和极为重视的课题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军队文化主要包括军队所特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优良传统、道德规范、军事理论、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军队文化所体现的价值和行为规范体系,是军人实践活动的根本准则。所谓军队文化安全,是指军队的文化免受非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危害,确保军队文化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先进性。对于我军来说,维护文化安全,就是确保我军的文化能够得到广大官兵的认同,使他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我军的性质、宗旨和本色相一致;就是确保我军的文化在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中,始终有效地发挥精神支撑、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的作用。

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安全思想,积累了丰富的维护文化安全的经验。在革命战争年代,在*有关加强军队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就蕴涵着丰富的军队文化安全思想: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军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发动的文化“围剿”的精神战争;提出了“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观点,不断提高官兵的文化素质;针对日本帝国主义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开展思想领域的斗争;在延安和各根据地开展整风运动,肃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确保全军思想的纯洁和集中统一;打倒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并以此来加强军队文化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繁荣军队文化事业,等等。改革开放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军的文化安全思想:军队要坚持自己的性质,保持老红军的本色;继续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引导和激励官兵发扬“五种革命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警惕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们要把军队教育好”;加强军队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军人;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文明成果,抵制腐朽文化侵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军队文化建设,等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国家和军队的文化安全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打得赢”、“不变质”是我军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不断加强部队的思想基础,保证在政治上永远合格;提出“两个武装”思想,坚持用党的理论和现代高科技知识武装部队,提高官兵素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旗帜鲜明地反对“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的论调;按照“五句话”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思想政治上掌握部队;深入开展“四个教育”、革命气节教育和“三讲”教育,引导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高度警惕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封建残余思想的渗透,从思想上、政治上防范敌对势力对我军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和人才战略,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在全军形成“四个尊重”的良好环境,促进军人的全面发展;用先进文化引领军队文化建设,使军队的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全社会的前列;要正确处理好学习外军有益经验和发扬我军特色、继承优秀军事文化遗产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等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同志对文化安全作了深刻的论述:“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大旗,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简单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持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侵蚀干部群众的思想,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军队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广大官兵要培育过硬的战斗精神,强化忠诚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加强军队党的先进性建设;军队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发扬老红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等等。

因此,纵观我军80多年的建设发展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维护军队的文化安全,是加强军队文化建设的永恒课题,是我军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更是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始终关注和非常重视的重大问题。

二、我军文化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当前,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紧密,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我军面临的历史任务,相应的,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凸现。文化安全是一种动态的历史范畴,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文化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全球化浪潮使我军的文化安全面临外来文化的挑战。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正在突破各种形式的壁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产生了文化全球化的态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赖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文化霸权是比经济、政治、军事霸权更为隐蔽的霸权形式,实质上就是文化殖民主义,即强势文化通过输出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来影响和改变劣势文化的形态,给处于文化劣势的国家和民族带来更为深远和严重的后果。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中国作为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的重点目标。通过文化的渗透作用,采取各种方式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抨击社会主义制度;利用文化产业优势,以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和书刊为载体,进行文化产品的倾销,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动摇我国的民族文化认同。军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不受到文化霸权的辐射和影响,这将给我军的文化安全带来不小的冲击。

信息网络化使我军文化安全的威胁加剧。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和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借助现代信息工具快捷地获取世界文化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也使我国处于复杂的网络文化环境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可以通过网络突破国界的限制,大肆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各种敌对势力也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色情、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在网络上仍有立足之地。这种复杂的网络文化环境,势必对我军官兵的文化认同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我国信息技术的滞后和网络文化产品开发能力的不足,网络文化的感召力、竞争力、影响力还不强,在中国先进文化与外来文化、反动文化、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的网络博弈中,如何成为强势文化还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尽管很多部队对官兵使用互联网进行严格的管控,但是,处于信息时代的中国军队,不可能完全与互联网割离。如何防范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对我军文化安全带来的影响,将是一个紧迫而长期的任务。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维护我军文化安全的难度加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变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也趋于多样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时期,人们思想活跃,各种观念大量涌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织,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相互影响,从而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减弱,国家意识、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有所淡薄。在这种情况下,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长蔓延,各种西方资产阶级思潮乘虚而入,封建、迷信等腐朽思想文化死灰复燃,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这些都会影响官兵思想道德的纯洁,使军队文化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

新军事变革考验我军文化的创新能力。分析当前我军文化安全的形势,既要关注影响文化安全的外界因素,还要反思我军文化的自身建设问题。一种文化形态,如果能够不断进行创新,就会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对文化的传承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文化的传承者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自觉选择这种文化。因而,不断创新的文化,即使有外界因素的影响,这种文化依然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对于我军的文化,也必须从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出发,进行冷静的文化反思,不断创新文化形态。当前,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其实质和核心是信息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场新军事变革,本质上是一场观念和文化上的变革。我军要真正实现新军事变革,必须形成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文化形态,使广大官兵具有与信息化建设相协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科技素质。由于我军新军事变革是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有军队文化形态所蕴涵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等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军队建设发展的需求。因此,如果我们没有形成与新军事变革相适应的文化形态,要么使官兵淡化对军队文化的认同感,要么固守旧有文化形态而无法自觉融入新军事变革的历史进程,甚至产生对西方文化形态的追捧。不管何种情况,都将影响我军文化在新军事变革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从而损害我军的文化安全。

三、大力加强军队文化建设,切实维护军队文化安全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强化军队文化安全意识,着眼于构建文化安全体系,着眼于提高维护军队文化安全的能力,大力加强军队文化建设,切实维护军队文化安全。

树立新的军队文化安全观。树立新的军队文化观,关键在于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军队文化安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作为国家和军队的软实力,在国家竞争与军事对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化侵略、文化渗透和对文化主权的侵蚀,已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形式;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深层次因素;军队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军队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文化安全利益是文化安全的战略基础,军队文化安全利益是国家和军队的根本战略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以新军队文化安全观为指导,从战略高度上强化军队文化安全意识,构建军队文化安全体系,确保军队文化安全的根本利益。

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是构建军队文化安全体系的核心因素,是关系军队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一支军队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和正确的政治观点,就会引起精神支柱的坍塌,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就会改变军队的性质。我军作为一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建军之魂和强军之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军队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确保意识形态的绝对安全。坚决肃清“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的影响,坚决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扩张,捍卫我军意识形态的纯洁性。

努力构建我军的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精神的核心,它体现着文化的最高追求,是文化的灵魂。”从文化系统来看,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最深层,价值观决定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人的活动起着定向、激励、规范的作用。如果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出现缺失或认同感减弱,意味着这种文化的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先进文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我军作为一支人民的军队,其鲜明的价值取向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涵的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树立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正确荣辱观的要求是内在统一的。维护我军文化安全,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构建我军的核心价值体系,使广大官兵在各种价值观冲突日益加剧、西方价值观不断入侵、传统价值观逐步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始终坚守与我军性质、宗旨和使命相一致的价值观,以坚实的价值内核维护我军的文化安全。

积极创新与新军事变革相适应的文化形态。不断创新军队文化形态,以先进的军队文化引领军队文化建设,是增强军队文化安全能力的重要基点。军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军队文化的安全源于军队文化的先进性。从我军文化建设的历史来看,总是以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军队文化创新,不断赋予军队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活力。在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我们要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既要坚持先进文化在军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坚决抵御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对我军文化的侵略与渗透,又要积极吸收先进的文明成果,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努力构建与新军事变革相适应的军队文化形态,增强军队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

大力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战斗力是军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军队文化建设成效的根本准则。军队文化是战斗文化,战斗性是军队文化的本质属性。战斗精神是我军文化战斗性的集中体现,我军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这些都是我军战斗精神的宝贵财富,是提高我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军文化精神特质的结晶。如果丧失了战斗性,缺失了战斗精神,军队文化的生命也就枯萎了。因此,我军的文化建设必须向战斗力聚焦,在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进程中,培育具有我军特色、反映时代特点和满足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所需的战斗精神,充分发挥军队文化对促进战斗力生成和发挥的激励作用,使军队文化安全牢固建立在文化的战斗性上。

全面提升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先进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取决于文化传承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我们所建设的军队文化,是与新军事变革相适应的先进文化,我军的官兵作为军队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从理性上认同这种文化所蕴涵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从而推进我军先进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实现我军文化形态的顺利转型,使我军的文化安全在新的基点上进一步得到强化。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人才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军队,培养高素质现代军人,使我军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不断繁荣群众性文化活动。军队文化的生长和发展根源于广大官兵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军队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我们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性的相统一,把军队文化的思想性、政治性与群众性、娱乐性相结合,充分利用影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文化传播手段,开展读书、影视、音乐、歌舞、书画、体育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满足官兵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官兵共享军队先进文化的成果,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启迪思想、激励斗志。因此,繁荣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军队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强广大官兵对军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军队文化深深扎根在广大官兵之中,使军队文化安全奠定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