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菩萨蛮起高楼(七) - 大荒长生经 - 逆木阳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大荒长生经 >

第九十一章菩萨蛮起高楼(七)

苍梧宫整体郁郁苍苍,建位迷乱。虽然北构西折,盘盘囷囷,可在每处宫殿外,却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珍禽憩于歌台,春光融于微熹,素有长桥卧波,瀑水溶溶,常矗起飞落,而夏日朗霁时,显现万道飞虹。

叶揭把可以说是苍梧宫建成了国宝级的人间仙境。整体清雅幽静,各处大殿也都端华重贵,可唯有西北角处,有一座小小偏殿面前,用着无数嶙峋怪石遮掩,杂草枯叶四散,显得无比萧瑟破败。就算是犯了大错误,被押送去宗人府的落难皇亲,其居住之所也比这鬼地方要好上一些。不仅如此,苍君还下了命令,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西北角方圆百尺,任由着那处阴森地,慢慢变得断壁残垣,最好从此销声匿迹。

宫廷禁寞森严,尽是人心鬼蜮。对于那些刚刚入宫的年轻太监和宫女来说,即便割舍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但短时间内,还是无法适应好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

他们常常把好奇心当作余下凄苦生命中唯一的色彩。面对不容亵渎的天子庭院,总会想着竖起耳朵,擦亮眼睛,好将宫廷中某些讳莫如深的秘密,一一挖掘出来。那种说不出来的刺激与窒息感,不断地提醒着他们,原来自己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世间上没有谁会没有秘密,也没有谁能永远掩盖住秘密。

对于这些未曾老去,也不甘就此老去的灵魂来说。知道一些关于某位大人物的龌龊经历,既是对于自己满身累累伤痕的最好慰藉;同样也是对那高高在上,能够随意决定自家命运的九五之尊,进行的某种有效报复。

尽管这种报复看起来极度可笑且危险,但依旧有人乐此不疲。就像染上了吸食五石散,明知头上悬着的一把刀,早晚都会落下,可怎么也遏制不住已经逐步枯竭的内心中,所渴望已久的冲动。

太监也好,婢女也好,都还是人,而苍君知道,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因此,别看洪忠当时跪在自己面前,摆出了一副心灰意冷的颓废样子,叶揭可知道这狗奴才,私下玩起花样来,跟疯了一样。

听到锦衣卫报告,有时会在宫中发现太监宫女行苟合之事,叶揭不过皱皱眉,不过是叫他们敲打敲打那些过了火,忘记规矩的狗东西之外,一般也就忍着恶心,睁只眼闭只眼,权当算了。

在宫里有资格对食的,除了酿制赐福酒的特殊人才外,只剩下寥寥几个有着不俗修为,且资历较老的太监。

一些青春宫女塞些银两,求得旁人推荐后,便会着急忙慌地用偷偷攒下的珍贵脂粉,好好擦拭着自己粉嫩嫩的两颊,换上新衣裳,头挽花发髻;然后端着一个点亮了明火的红烛,卖着殷切笑容,在亥时,走进仍旧未熄灯的某房太监寝室中,度起了千金春宵。

床上永远是两个人的战场,同样也是两个人敞开心扉的地方。那些已将亵衣紧紧裹好的宫女或是粉面太监们,会装作一副很是满足的崇拜模样,假心假意地依偎进已经没了多少活力的枕边人怀中。

闻着令人作呕的老迈气味,先是大肆一通夸赞,等到满足了某些人脾性后,才拐弯抹角地暗示着:若有了好差事,求大大别忘了,在角落还有个与大大相知的可怜人,正默默受着苦难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对于那些既不走肾,也不走心的老狐狸来说,与貌美宫女或粉面雕琢的羞涩少年对食,不过是种缓解压力的情趣手段罢了。

多半的露水恩情,只能换取一次不痛不痒的小官职晋升。随后你我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没有由头和脸面来计较,倒底是你亏欠我多一些,还是我亏欠你多一些。

当然深宫中也有过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戏码。

一见钟情这种狗血的桥段,都能堂而皇之写进小说中,供广大少男少女怀春。几个见惯了生死无常的老太监,怎么就不能养有一群贴心小棉袄,好给自己送送终。

与才进宫不久的新人不同,背后有可以放心依靠的泰山,反倒对宫职的高低变得不那么在乎。他们将注意转移到了皇帝身上,不论是宫中流传的各种秘事也好,还是前朝流露出的野史也罢,都在无时不刻地吊着这些人的胃口。

“苍梧不杀受降!”叶太祖刚灭掉南诏后,发出了告示。也正是因为一句“不杀受降”,使其很快稳定了局面。这条诏令不仅针对大臣,对于那些无用阉宦,同样是道救命符。

有很多前朝的公公留了性命之外,竟然还能继续呆在宫中服侍,简直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历朝历代中,数阉宦活得久,一些属乌龟的,甚至熬死了三朝皇帝。其原因,可能因为去势后变得寡欲起来,也可能因为少了点别人都有的东西,就自然会多出一点常人已然钝化的直觉和谨慎。

有时候叶揭无聊了,会喜欢跟这些老化石聊聊天。一来,互相切磋一下谁的狐狸尾巴藏得更好;二来是想套套话,看看有没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可叶揭没曾想到,享有此等殊荣的除了自己以外,竟然还有着这群老太监枕边的贴心小棉袄。甚至于他们在床上吐露出来的东西,都会比回答天子来得更为坦诚,来得更加劲爆。

他们百无忌口,对着皇帝以及妃嫔的饮食习惯都敢略微提及那么两句,可唯独对于当年“八王之乱”的情形,保持绝对的三缄其口。

西北角的那处偏殿,苍君下了旨意不许旁人靠近,而这份神秘隐盖了许久,很多人对此抱着极大热情。

虽然想要亲眼瞧一瞧这偏殿的情况,显得不太现实,但若问问老太监里面究竟有着什么,应该能得到某些答案。众多人都抱着这种试探态度,可那些平日夜晚一口一口小心肝叫唤的慈眉善目老人家,一听到西北角三个字,忽然间就变了脸色,化作无情活阎罗。

感情若是腻歪的,不论怎样穷追不舍,得到的最多也就偏殿的名字,汴陵殿。若逢场作戏,那太监抬手会随手一巴掌迎过来,一脚将你踹在地上,露出厌恶神情,低吼咒骂道:“想死就自己寻个枯井跳去,可别来祸害咱家。”

汴陵殿,西北角神秘偏殿的名字。乍一听还觉得有些味道,但明眼人立刻便能反应过来,汴陵殿就是曾瑜上吊自尽的地方。

曾瑜,是南诏国最后的君主,而曾,一直以来是南诏国姓。

汴陵殿的占地面积其实不算小,只是没有按照宫殿格式来建造。一个十进十出的院落,配上大大的瞭望亭,即便长安首富沈万三,都没住到如此夸张的屋院。

汴陵殿建于西北处,苍梧宫地势最为高耸部分。它接连着旁边的山峦,互相嵌合在一起。这座倚靠着的山叫做秋名山,山上长满了枫树,一到深秋,放眼望去,遍地殷红。

瞭望台则是选择了一个好去处,随后将其整个削平,然后一层乌金砖,一层淮桐木的铺好。左侧有条小径通往山下的汴陵殿,半山腰处留有一个天然温泉。到了秋天,漫山遍野飘零着红于二月花的枫霜叶。

天然温泉四季保持着恰好的温度,在旁边还有着一副汉白玉造的桌椅供人憩息。而如今就有一人披散着长发,独坐在庭院,微微驼背,伏着腰,不知在做些什么。

那人虽着锦绣衣袍,却被身后铸着龙头的两个铜铁弯钩洞穿了琵琶骨,双肩胛骨处汩汩地流淌着鲜红血渍,让人不免寒颤。

他似乎不自知身上持续不断的疼痛,用来提笔的左手一直保持着有力姿态,在面前铺好的选宣纸上细腻攀摹一名女子的画像。

晚来风急,周围连绵的枫树林一阵阵沙沙作响,时不时飘下几片还绿得发青的叶子,落泉水中,落在汉白玉的圆桌上,落在满地废弃的画作上,落在了那画中女子螓首蛾眉,巧笑倩影里。

那人忽然间顿了顿笔墨,没由来的咳嗽了一声,长叹一口气。躲在山林里的众多护卫在前一刻,竟然尽数已离去,他知道是有人要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