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京都流血夜
宝华三十年初冬,冬至节。
宫里素来无趣,嫔妃们能抓牢的机会,也只有这三不五时的节日,冬至节这样重要的节日,也早已通告皇后,交由内务府筹备了。
京城百姓也喜欢借着冬至的名义团聚一堂。
元府后门,几个仆役相继离开,他们都是家在京郊的短工,自然不必再留在这里。
其中一个短工走到西锣巷时,突然皱起眉头,叫唤道:“不行了不行了,肚子疼……你们先走,我去下茅厕!”
“老刘头,刚才叫你偷厨房的肉吃,吃坏了吧。”另两个短工忍不住嘲笑道。
老刘头的眉头越皱越紧,甚至开始站不稳。
他扶住一边的墙壁,浑身上下从手指开始痉挛,一直到抽搐。
眼看着他面色变得青紫,跪倒在地上,另两个短工终于觉得事情不对,立刻上去扶他。
他伸手,五指成爪,用力地扣住一个短工的手臂,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响,断断续续地说道:“肉……有毒……”
两名短工相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震惊。
元家是京城五大家族之一,当朝显赫无比的世家,在三十年前的那场天兆之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是陪着当朝皇帝打江山的元老。
元府的长女在宫里做娘娘,生下了一位八皇子,深得陛下宠爱;元府的幼女嫁给了当朝宰辅,生下两个儿子。元家就算是靠着这两个女儿,都足够屹立不倒了。
但是现如今,竟然有人,敢在元府的饭菜里下毒?
然而最让他们惊恐的是——元府有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今日冬至,阖家团聚,元府自然不例外。
除了良妃娘娘和那位相府夫人,其他的儿女都要回来与元老爷子一起吃个团圆饭。
所以今天的厨房本就很忙,这老刘头才能趁乱偷吃了几块红烧肉。
在这种情况下,元府会有人发现饭菜有毒吗?
“老赵,你你你……你说,怎么办……”短工将老刘头的尸体放下,两眼发直,颤声问道。
老赵咬牙:“一大家子人呢,这会儿回去应该还没有来得及吃,咱们得去通报一下。元老爷子人不赖,给咱们的钱不少,咱们不能做那没良心的人。”
“你疯了!”短工压低声音道,“有人要害元家,而且能耐还不小……你这上有老下有小的,万一平白送了性命,谁给你收尸!”
老赵被他一唬,也没了那股子冲劲。
而此时,元府的家宴,正刚刚开始……
宫中一片其乐融融,皇帝应了皇后的邀,一并来了清凉殿。此时,诸位皇子公主们也相继入场,坐在了各自母妃的身后。
良妃微微皱眉,转头对旁边的嬷嬷说道:“去瞧瞧,八殿下怎么还不来?”
她话音刚落,便听见座上皇帝询问:“子房怎么还没有到?”
良妃连忙站起来,蹲身行礼:“许是有事给耽搁了,臣妾已经让人去催了。”
“八殿下有出息,前儿梁武傅还夸他是诸位皇子中功夫最好的,说是要收他做个亲传弟子呢。”明皇后抿唇一笑,柔和地说道。
皇帝的江山是马上打下来的,自然重视武学,听皇后这么一说,心下也很是欣慰,觉得这个儿子错不了。
清凉殿内正一派和乐,良妃派出去催人的嬷嬷却已经面色苍白地跑了进来,进殿时慌了神,被门槛绊了一脚,直面扑在了地上,再抬起头时,鼻血都流了出来。
殿内霎时一片死寂。
嬷嬷来不及擦掉鼻血,膝行上前,颤声道:“陛下……娘娘……八殿下……殁了……”
席面上一片惊呼,良妃眼前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她没有听到后来的消息。
元府家宴,有一批刺客闯入,大开杀戒。
元府上下两百七十二口人,全数身亡,包括从龙有功的开国大臣元老爷子——元靳松。
皇帝震怒,连夜召集牌令司执掌令书魏岑山和大理寺少卿付冰,要求全城戒严,彻查此事,绝不姑息!
这一夜,被史家载入史册,记为“京都流血夜”。
同夜,相府之中,大夫人也收到了这个消息。
她倒是比她的姐姐更镇定一些,只是失魂落魄地望着来报信的人,喃喃道:“这不可能……”
是,按常理来讲,确实不可能。
元府是什么地位,元靳松是什么身份,元府上下多少暗卫护院,竟然任由一帮贼匪闯入元府,悄无声息地杀了两百多口人?
宋定边一边安抚自己的夫人,一边派人加紧护卫。
相府比起元府来说,防备力量也差不了多少。既然有人要针对元家,宫里那位动不得,他家里这位怕是也危险了。
但是,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要对元府下手?
“老爷,挡得住吗?”大夫人望着院子里来回调动的护卫,紧张地问道。
她当然也知道,相府和元府之间的护卫力量,根本半斤八两。
宋定边沉默片刻后,说道:“今夜应该是安全的,京畿卫全城出动,搜捕那伙刺客,如果他们敢现身,那正好一网打尽。”
“可是明天呢?后天呢?”大夫人紧紧抓着他的袖子,“挡不住他们的话,我也会死,老爷,我也会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