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爱情信仰:阳光照不进枯落的空井
失意青春:在爱情与婚姻的抉择处被抛弃
永恒不变的爱终是难以寻觅的。
原来,经历过了爱情,才知道彼此相爱的人并不一定要终老一生,分岔路口,向左向右,才知道那些最美的年华,都回不去了。或许某一天,你会流泪醒来,梦境迷茫,仿佛一切都如从前一样不曾改变,可是那是梦啊,梦就是梦,代替不了残酷的现实。昨日不再,只剩徒然的悲伤。
人心啊,是多么的善变难测!感情啊,是多么的脆弱不堪!当陪伴在身边的人没有了新鲜感,当爱情遇到了权势和名望,当枯燥世界里遇见了清新的微风,一切就变得不再单纯、不再简单。那种一时的新鲜与刺激让无形的爱情显得是如此的轻薄!轻得就像是一朵蒲公英,微风拂过,就会无声飘落。
当一个名叫戴安娜的女孩出现在亚瑟世界里的时候,可可·香奈儿就知道,一切都要改变了。
不同于可可·香奈儿卑微的出身,戴安娜是贵族家庭里最小的女孩。一双蓝色的眼睛闪动着柔美,与可可·香奈儿的坚定勇敢不同。那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也是一个甜美的小女人,戴安娜的一生,是那样娇柔妩媚。她可以听话得如同一个孩子,可以小鸟依人般地给男人征服与控制的满足感。她是一个需要人关心、需要人保护的小女人,她太脆弱了;可可·香奈儿总是太执着,太倔强,太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因为这一点,可可·香奈儿与亚瑟也曾闹过不愉快。对于女性的自主与解放,亚瑟是赞同的。可是当身边真的有这么一个女人,却又觉得有些难以接受。亚瑟甚至希望自己的女人可以少放些精力在工作上,可以安安分分地待在自己的身边,做一个女人应该做的,而不是像一个男人一样在外面拼命,但可可·香奈儿却不认可,她觉得一旦回归家庭,意味着自己又要依靠男人生活。
当一个女人太过强势,那么男人便会觉得自己征服不了这个比自己还要要强的女人。当戴安娜出现的时候,这种简单的柔情激发了亚瑟的英勇气概,他开始觉得自己要像一个大男人那样为其撑起一片天。戴安娜给了亚瑟无穷无尽的吸引力和诱惑力,而可可·香奈儿不断地成功,则让亚瑟备感压力。
仿佛是一座天平,亚瑟的心开始慢慢向戴安娜倾斜。
亚瑟会经常去看望戴安娜,也会关心戴安娜的日常起居,与这样的女人在一起,让亚瑟感到轻松和愉悦。
红尘之中的男男女女都不能摆脱世俗,面对恩爱过后的沧海桑田,那些情到浓时的甜言蜜语、海誓山盟,都如同绚烂多姿的烟花,美丽过后便消失不见。浮华的爱情还是要归于现实的平淡,品尝过生活的酸甜苦辣,才知道身边的那个人才是自己一生的守候。
在经历了多年不稳定的日子之后,亚瑟居然开始渴望安定的生活,这种感觉,亚瑟在戴安娜的身上可以清楚地感觉得到。她的一举一动,她的家族,她的一切,都给亚瑟安稳的感觉,他觉得这种感觉很好。
有时,亚瑟也会怀疑自己,他用催眠一样的方式告诉自己,这只是一种心情,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也都不会变成可能。就像是一段插曲,只是自己的错觉产生的虚幻场景,不久,一切又会重回当初。当戴安娜在亚瑟身边不久,她便知道了亚瑟与时尚女王可可·香奈儿有多年的感情,而亚瑟也丝毫不避讳自己与可可·香奈儿的关系。
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之间的感情纠缠就这样开始了,夹在中间的男人不断地矛盾与犹豫着。
如果,当时的亚瑟遇见的不是可可·香奈儿,而是戴安娜,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纠结与伤害?是不是亚瑟与戴安娜就会获得那桩美好的姻缘?可惜的是,爱情里的事我们永远也作不了决定,而爱情里的先来后到,总是会影响着故事的发展。如果最初亚瑟遇见的就是戴安娜,或许这样的大众女人便不会吸引亚瑟的注意;如果可可·香奈儿没有遇见亚瑟,那便不会有什么时尚女王。对的时间错的人,错的时间对的人,无论哪一种,都会给爱情蒙上悲剧的色彩。
明明是两点一线的解决方式最直接,而人们却为了找到最佳答案,往往会将事情弄得更复杂。就像是亚瑟、戴安娜与可可·香奈儿。其实,亚瑟以为自己在两个女人之间做出选择就好,而就在这时,戴安娜与亚瑟之间也出现了小小的裂痕。他们对于彼此都有着不确定性,生活上的差距让亚瑟与戴安娜都在不断怀疑。另一边的可可·香奈儿,似乎也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在动摇。
岌岌可危的爱情就这样走在崩溃的边缘上,像是已经上了膛的手枪,也像是即将引爆的炸弹,随时随地都能致人死亡。
繁忙的工作让亚瑟暂时忘记了爱情里的是是非非。在1961这一年,亚瑟在伦敦发表了《对胜利及国家结盟计划的观感》的演讲,并且还获得了《时报》文学副刊的一致好评。事业蒸蒸日上,亚瑟更是一举成为凡尔赛盟国委员会英国部门的秘书。从政的仕途之路并不像商人那样随意自由,成为政府官员,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人们的关注。于是,亚瑟开始反思自己的私生活,他知道如果自己想在这条仕途之路上大显身手,自己就必须要洁身自好,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顺利。
亚瑟也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选择。是选择家境良好的戴安娜,还是选择陪伴自己多年的可可·香奈儿?一切,在亚瑟的心中或许已经有了答案。当人们在面临两难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显然,出身贵族的戴安娜更符合亚瑟的需要。
还是需要一个结果来了结这一切的,不论是好是坏。当亚瑟决定告诉可可·香奈儿事实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自己说些什么,而是怎样去告诉可可·香奈儿这个事实。
几年的相处让亚瑟十分了解可可·香奈儿,他深知,可可·香奈儿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情妇,他不能像对待其他情妇那样对待可可·香奈儿。这个内心强大的女人,自己需要告诉她一切的事实,而不是欺骗。于是,当多日不见的两个人面对面坐下,亚瑟给自己的决定做出了解释:戴安娜是贵族出身,受过传统的教育以及良好的家庭熏陶。在“一战”的时候,戴安娜去前线当过护士,自己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她的。她柔弱、孤寂,她就像是一个需要人照顾的孩子,她需要自己的臂膀去保护她,爱护她,关心她……
理智的人或许会在冲动的时刻保持清醒,在需要冲动的时候,却又是如此的冷静,让人心生敬畏。
可可·香奈儿此时此刻,就这样保持着冷静,沉默地听着亚瑟口中关于他们的一切故事,她听着从自己心爱男人口中提到了另一个女人的名字,想象着他们在“一战”前线所发生的一切。就这样平静地听着,一言不发,也没有落一滴眼泪。两个人就像是在会议上谈商务决策一样,一个人说着,一个人听着。
也许,这个时候的可可·香奈儿选择哭闹或是争吵,亚瑟还是会改变自己的决定,如果亚瑟对可可·香奈儿没有了感情,也不会在做决定的时候纠结不已。或许,可可·香奈儿如果能够示弱一些,亚瑟还是会回到她身边的。可是,她没有,可可·香奈儿就这样默默地听着亚瑟的决定和理由,然后在心底里安慰着自己,这一次,她自己一个人可以挺过去。
每个女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只是有些时候,她们会将自己最脆弱的一面掩盖起来,把坚强当作自己对外的掩饰。那就像是一个空壳,外表坚硬无比,内容却空洞而软弱。可可·香奈儿就是这样的女人,而亚瑟只看到了她坚强的一面。当一个外表坚强的女人去与一个柔弱无助的女人比较时,相信男人们都会选择自己直观看到的那个需要人保护的小女人。因为他们相信,像戴安娜这样的女人更需要自己,而像可可·香奈儿这样的女人即便是再大的困难,也可以自己撑过去。
于是,坚强成为了男人肆无忌惮伤害可可·香奈儿的利器,就是因为她坚强,男人才会选择离去,去保护他们认为需要保护的女人。殊不知,可可·香奈儿也是需要保护的女人,她只是轻易不将自己的脆弱展示给别人,但这并不代表她可以无坚不摧。同为女人,可可·香奈儿或许更加保护,因为她故作坚强,让自己撑得太久太久。她也曾经希望,如果自己遇见了心爱的男人,就放下一切伪装,不再逞强,不再伪装,就这样任由男人去保护自己。
可是,当她知道了那个上帝赐予自己的亚瑟已经开始喜欢上了别的女人,并且向那个女人求婚了的残酷现实时,这一次可可·香奈儿的坚强与勇敢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此时此刻,被抛弃的她就是一个小女人,不是强悍的女王,骨子里的脆弱让她彻彻底底地崩溃了,自己营造的爱情世界坍塌了。带着已经破碎的心,拖着瘦削的身体,可可·香奈儿搬离了与亚瑟共筑的爱巢。
多年后,回想自己漫长的一生,回想那些在不同时段陪伴自己的男人,可可·香奈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也许我会令你感到惊讶,但总而言之,我认为一个女人若想要快乐,最好是遵从传统的道德;否则,她就要具有英雄般的勇气,而最后又必须付出孤独的代价。孤独能帮助男人找到自我,但却可以摧毁一个女人。”
她不曾后悔,也不曾埋怨,更不曾恨过谁。那些男人离自己而去,是注定好的安排,强求在一起,也是徒劳无功。好聚好散,不如给他,也给自己一个快乐的未来。她感谢巴勒松,是他带领自己步入了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为自己日后的成就开启了希望的大门。也感谢亚瑟,虽然他最后并没有选择自己为妻,但依旧还是感谢他,因为这个男人让可可·香奈儿懂得了什么是爱,也让自己真真正正爱过了一回。曾经拥有,那么便不会后悔。
她能够说服自己保持冷静与清醒,然而一个人的时候,可可·香奈儿还是会感到遗憾与不甘。亚瑟的选择硬生生地将她从甜蜜的爱恋里拽了出来,爱情的美梦被打碎,只剩下满地的残骸,还没有来得及去怀念这些曾经的美好,亚瑟就为这段感情画上了句号。
她纵然有着不甘,却也不能阻止亚瑟的选择,毕竟自己的出身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既然无法改变,也不能怨恨谁。
烟花总会落尽,浮华总会散去,往日的许多经历充满了太多坎坷,也充满了太多磨难。除却爱情,可可·香奈儿依旧是那个高傲的时尚女王,只愿自己这一生都能跟随着自己的心,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没有了亚瑟,可可·香奈儿依旧对爱情充满希望,依旧对生活充满希望。她喜爱服装,喜爱设计,喜爱关于时尚的一切,她痴迷于此,终其一生不曾改变,而这也就足够了。因为无论怎样,她始终都是可可·香奈儿,那个独一无二的可可·香奈儿。
浓情蜜意:心尖上爆发的火山
生命里终究是要面对无数的分离,也总是要怀念过去。当上苍的安排驱使我们从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以这样一个结局收尾。人海茫茫,仿佛我们彼此都是过客,没有一个人会在别人的生命中停住脚步,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依依相伴。
无奈的现实让人想要逃避,于是,便有了自欺欺人,有了掩耳盗铃,也有了朦朦胧胧的茫然。我们总是在清醒的时候变得茫然麻木,总是在朦胧的时候变得轻松坦然,可是夹杂在恍惚之中的离别的思念,让人不知道到底这是现实还是梦境,抑或是不知不觉间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时间啊,总是拼了命地在奔跑,滴答滴答,似乎一刻也不想放慢脚步,也不会为了某一个人而停留,哪怕只是短短的一秒钟。曾经的一切都回不去了,唯有在梦中,还能相见。
原来,离别后的爱情一直都在梦里遇见。
梦中,那个男人亚瑟依旧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那枚发冠依旧在闪闪发亮。可是梦醒,人已不在。双人床的那一边,冰凉而无温度。怀念是因为有爱,香奈儿还深爱着他。
此时的亚瑟,是不是在与戴安娜浓情蜜意?是不是早已经忘记了还有一个他曾经爱过的女人在等着他?爱情啊,是多么无私,为了自己的爱人宁可牺牲生命都心甘情愿;可爱情又是那么自私,世间有哪个女人愿意与别人共同享有一个男人!自己的情人变成其他女人的丈夫,可可·香奈儿的心里该是怎样的痛苦?她是不是还能如同往日一样,骄傲而又坚强?悲哀的身份让可可·香奈儿只能沉默不语,无言代替了一切的痛苦与委屈。她是如此地高高在上,心中即便是有万般不满也不会轻易地说出口。
她简单而又单纯,她没有那么多的计谋与心思,她只是想与爱人在一起而已,别无他求。即便是无名无分,即便只是他的情妇,即便是与其他情妇一同爱着他,却也好过他成为别人的丈夫。她不想失去亚瑟对她的宠爱,哪怕不及曾经热恋时的千分之一。可可·香奈儿好似一个小女人,她需要爱情的滋润与温暖的怀抱。
亚瑟,他终究还是离开了可可·香奈儿,走到了另一个女人的身边,与她组成家庭,成为丈夫,未来还会成为父亲。此时的可可·香奈儿让他不再迷恋,也让他不再想念。双人房、单人床,多少个寂静无眠的夜晚,可可·香奈儿只能独自一个人处在被黑色笼罩的卧室里,望着窗外朦胧的月亮,独自黯然神伤。没有打情骂俏,没有甜蜜耳语,有的只是孤独和发呆,还有那不知怎样度过夜晚的无助。
想来可可·香奈儿的一生,还真是随性自在,体会到了男人的宠爱,至情至性,亦真亦假。可是爱情的奇妙,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自以为付出真心,再轰轰烈烈的情感,到头来却也有如海市蜃楼一般。情妇终究是情妇,名媛终究还是名媛,可可·香奈儿终究还是可可·香奈儿,骨子里渴望的是爱情,而这爱情却应该如同交际场一样,要永远耀眼,永远炙热,永远瞩目,如果这份热忱消失了,那么也只能一场接一场地轮换下去。
逃离了噩梦的发生地,可可·香奈儿的新住处位于德比利46号码头附近的一座白色别墅。门廊的墙上装有很多面镜子,天花板上的油漆是可可·香奈儿最喜欢的黑色。明亮的镜子照射着黑色发亮的油漆,让可可·香奈儿有那么一刻恍惚了。空荡荡的房间里,除了可可·香奈儿本人,还有侍女、管家和女厨师,以及两只狼狗,唯独,没有男主人的气息。
那个离开可可·香奈儿的男人,此时正为结婚做着准备。在安置了婚房之后,亚瑟将结婚的日期选定在了10月。
离亚瑟的婚期越近,可可·香奈儿就越是痛苦不堪。每一分每一秒,每过一天,可可·香奈儿都觉得度日如年。想到曾经陪伴在自己身边的男人即将结婚,而新娘不是自己,可可·香奈儿就心如刀绞。朋友不忍心看到她这样继续下去,便写信规劝可可·香奈儿。可是,这种失去爱人的痛苦唯有经历才能体会。可可·香奈儿正是因为曾经深爱过亚瑟,才会如此难过。她知道,自己难过后便会恢复女王的生气,就请允许自己放纵一回:“我亲爱的朋友,不要指责我,可怜我吧,我刚刚度过了糟糕的3个礼拜!事情总有解决的一天,最后我的身体状况会好转的,我还是有许多的担忧。我打算把这些担忧留在巴黎,所以如果你还有其他的事情,请尽快告诉我,我会在下个礼拜离开。”
就在洛瓦特的小教堂里,十月份,亚瑟与戴安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切都显得匆匆忙忙,因为亚瑟还有重要的工作要做。婚礼一过,亚瑟就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
事实上,亚瑟对于和戴安娜的婚礼也并没有很轻松,与可可·香奈儿一样,亚瑟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压力来自战争的工作,来自自己给戴安娜刻意制造的浪漫,来自曾经的那个可可·香奈儿已经离开了这里。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不那么如意,亚瑟濒临崩溃的边缘。
1919年的春天,戴安娜为亚瑟生下了女儿。这个看上去很温馨美好的家庭,却只是一种表象,因为作为妻子的戴安娜并没有亚瑟最初想象的那样顺从和听话,而这个新婚妻子,也开始反对丈夫从可可·香奈儿的店里给自己买衣服。这让亚瑟有些不能理解,因为在以前,自己并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而现在,戴安娜却经常因为这些生气。
与戴安娜结婚,亚瑟看中的就是这个贵族女人要比可可·香奈儿温顺和服从,她没有可可·香奈儿的那种个性与倔强,而现在,事实证明自己选错了,就是那些贵族的传统,让自己颠覆了以往的看法。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开始想念可可·香奈儿了。
离开了巴黎的可可·香奈儿选择在格尔什郊区租下一栋别墅,开始了自己的疗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