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无药可医
页面中显现出长达30秒的动画。
春风将野草吹得“沙沙”作响,原本缠在石壁上面的藤蔓,突地向上弹起,紧接着一个青色的身影忽的闯入了二人的视线。
他静静地立在悬崖边,望着男人的眼中满是怜惜。风将他的衣袖吹得轻轻摇动,他伸出白皙的右手,五根手指缓慢张开。那塑容丹静静地躺在他的手心里,带着令人安心的色彩。
他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这样同他对视过了。他从恶人手中将慕之初救下来的时候,他不过十二三岁,眉宇间满是稚气。
他教他识字制药,医人济世。
他问他想要和什么样的人度过余生,他说那个人不一定要富有但一定要善良。要心存仁义,济世为怀。介怀其苦,心怀众生。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他,每一个词都是他。可白药却假装不懂,视而不见。
后来,白药将他送入清真观,他想用道法困住他,却未曾想,真正陷进去的人……其实是自己。
因为害怕,所以离开。
他从清真观逃跑三次,每次将他扭送回去的人都是他。
白药说想要出人头地,就要肯吃苦,那些俗尘琐事,会成为他得道的绊脚石。年少的慕之初不止一次哭着恳求,他说他便是他的道,无法参透的道……
那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对视。
白药不知他是否真的想逃,如果真的那么想离开道观,为何每一次都要跑到他抬眼可见的桃林呢?
那是济世堂的领地,他无法寻求庇护的地方。
又或是他一直在等,等下一次逃跑时,白药能与他道一声“回家”。
——
记忆中,他们第二次认真的对视。
他跪倒在烟雨蒙蒙的山门前,他单手持剑,望着那慢慢走近的青衫男子。
白药静静看着他,声音一如之前的清冽。他说清心一切明,一朝为道万事空。前尘往事,犹如过眼云烟。
慕之初看着他笑,讽刺白药这般能说会道,不该窝在济世堂。若他有意,他愿将掌门之位让给他。
或许这世界注定会存在那样一种人,来去不由己。慕之初之所以留在清真观,不过是为了有朝一日,与他相逢。
若他不留在清真观,余生,他定不会再见他。
四季飞速跳转,慕之初也从十几岁的少年,成长为了20出头的男子。
他不再是一身朴素长衫,他穿着专属于掌门的道袍,站在殿中迎接那远道而来的客。
那一日,天空飘着细雨,他是唯一一个没有撑伞的人。
他不再卑躬屈膝,而是直挺挺的站在白药面前。
他成了方青最得意的弟子,清真观的守护者。
他心存道义,心怀仁慈。他注重大义,就像这盘旋在道观上空的鹤一样,忠诚,高贵。
他们畅快聊着,白药的言辞一如当年。他继续和他讲述那些他早就听腻了的大道理,他说有道是心诚万物灵,如今的你已是一方掌门,切记不要再为琐事劳神。他说了很多,他就那么静静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