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家法伺候
一个多月紧锣密鼓高强度学习和训练,萧阑体力有点透支。
最后几天,苏贺照旧留下功课让其独自修炼。
结果,实在太过疲困,也确实对反复重复同一个课程赶到厌倦,后面几天没怎么用心练习。
萧阑不知道,萧氏高阶武学入学法门,恰恰就是这一个月的真气稳定训练。
就因为后面几天的懈怠,导致这一个月的修炼前功尽弃。
这事儿被苏贺的副官给捅到萧廷律这里。
结果……结果自然就免不了萧廷律的一顿揍。
屁股挂彩了,当真是个开门红。
不但萧阑挨揍,云漫和小四等等一众侍女和护卫,都挨了板子。
场面很尴尬。
……
这偌大的萧府,平日里口头教训萧阑的倒是不少,但是,敢真揍萧阑的,也就只有他父亲萧廷律了。
“身为萧氏子弟,练武敢偷懒。为父责罚你是为了让你记住,武学世家子弟,素来为攀登武学巅峰而活,这其中的艰辛非常人所能忍受。你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你是萧氏子弟,是萧氏子弟,就不能有任何懈怠,就要付出比别人更艰辛的修炼!”萧阑跪在祠堂,萧廷律手持家法。
萧阑挨了一顿家法,疼肯定是疼的,但他不是疼哭的,是气哭的,不是气父亲的责罚,而是气自己不争气。
萧阑啊萧阑,心心念念想学武,总算如愿了,却丢人现眼,以后还怎么在萧家混。
“萧氏武学,讲究心恒道正,厚积薄发,方可真气循环,发力磅礴。恒心、和毅力是武学成才必不可缺的素养,这一切,都得从年少的苦修开始。从今往后,文课前,医课后,早晚各一次,都是武课时间。不可懈怠、不可畏难,更不可偷懒。听清楚了吗?”萧廷律很少对这个儿子发这么大的火,萧阑一声不敢吭。
“父亲责罚的是,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人人都说你天赋异禀百年奇才,你母亲恨不得把你捧在手心,你就这么做天才的?我萧氏百年武学世家,如果武学不能传承下去,你有再多聪明才智,有再多发明创造,只会被人说懂些奇技淫巧,终非正途。回去好好反思,明日继续练功。”
“是。孩儿知错了,父亲息怒,孩儿退下了。”萧阑耷拉着脑袋退了出来。
刚迈出门,被柳夫人一把抱在怀里,心疼万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仔细看了半天。
“阑儿你怎么样?父亲打哪里了?打坏没有?”
“母亲,孩儿没事,父亲责罚得对。”
“老爷真是的,孩子还小,下这么狠的手。走,去我房里,我给你仔细瞧瞧。”柳夫人硬是把萧阑给拽走又检查了一下萧阑的屁股蛋,确认了萧廷律收了寸劲打的,没有大碍,才放萧阑回屋。
“夫人,小少爷习武不是正老爷同意的吗?按理应和其他族内孩子一样,由负责武课的廷寺老爷分派教官,怎么到咱们家小少爷这里,就改成苏教官授课呢?”柳夫人的陪嫁亲随甄嬷嬷一边给柳夫人卸妆一边跟柳夫人嘟囔着。
“正老爷子这是不放心,我倒认为这个安排还是妥当的。萧氏家族并没有外人看着那么心齐,哪一支哪一脉,跟外族,跟京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面有多少是可靠的,有多少是眼线,有多少是暗桩,正老爷子也不很确定。与其冒这样的风险,还不如交给萧家心腹。”
柳夫人一直觉得正老爷子,不光武学天分世间罕见,为人处事也能细致周密。
“其实廷律老爷亲自授课才最稳妥,老爷虽说并非阑儿亲生父亲,但他是阑儿生父的亲兄长,感情深厚,对于正老爷子来说,岂不比苏贺来得更近一层。想必还有别的考虑我们不知道。”
“我们老爷虽说因为年轻时候经脉损伤不能登上武学巅峰,但依然是当今武学高手,教小少爷那是杀鸡用了牛刀才对。”甄嬷嬷是柳家老人了,也见识过萧廷律年轻时候的实力。
“我父亲曾说过,老爷武学前途被阻未必是坏事。他说,整个萧家,咱们老爷是适合领兵打仗的将才,只是时机未到。以老爷这些年的历练,无论文修还是官场,无论余州还是京都,哪一样都是出类拔萃的。”柳夫人想起来早年自己父亲的话,也许正老爷子这么安排,不仅仅是为萧阑考虑,也是在为萧廷律考虑。
柳夫人说的并不是没道理。
萧氏一族,要说武学,那可以说人才济济,萧廷律甚至排不进前十,说不定,连子侄一辈的高手,都能压萧廷律半头。但要说文武双全,文韬武略,萧氏一族恐怕无人出其右。
萧廷律年纪轻轻担任萧氏余州家主,并不全是因为萧家二老爷萧风中年早逝。论文科功底,论情商谋略,萧廷律都是族人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