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煎蛋和烤肠
发烧了,明天再改。
道阻且长,居安思危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历史的风无止境地吹刮着,世人生于其间,若天地蜉蝣,沧海一粟,转瞬而逝,终归尘土。然而鸿鹄有志,不坠青云,总有人如缀网劳蛛般不断补缀命运的网,不屈其道,百谪弥坚。
“天地分上下,明月照今古”,明月跨越亘古,仍高悬于青天,倾泻出寺庙院落里竹柏之影舞动的涟漪,刻画成枕间床头澄明洁白的霜雪,藏匿起游子无从诉说的情丝,照亮每一位先辈在封建制度下奋起抗争的漫漫长夜。
“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历史是黄沙大漠之上直入云霄的狼烟,牵动着少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忧思。历史是壮士脊梁上“尽忠报国”的誓言,述说着收复失地,大败胡虏的决心。历史是瀚海孤舟身似浮萍的哀叹,写满文人一片丹心的赤诚。“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明代宗即位,于谦整饬兵备,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戚继光在台州、仙居、桃渚等处大胜倭寇,九战皆捷。嘉靖四十二年,援福建,破倭寇巢穴平海卫。后在张居正、谭纶支持下长期镇守北方,抵御鞑靼,保障北疆安全。永历十五年。郑成功率军二万人出厦门,经澎湖,直达台湾鹿耳门,围赤嵌城,败荷兰援军。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重若苦海的苦难,漫漫修远的长路,并没有使东方巨人从此消亡,无数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仁人志士,组成浴血奋战的洪流,揽起狂澜,吹响起我们民族的历史新的纪元。
道光十九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广东军民严阵以待,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先生,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多少年风雨沧桑,河山巨变,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了屈辱和苦难。然而,当我们享受安逸的时候,也应该预测到未来的威胁。当我们在为安全而欣喜的时候,也应该为发为危险而感到警惕。
2010年9月7日上午,一艘有15名船员的中国拖网渔船“闽晋渔5179号”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为维护中国主权与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与那国”号发生冲撞撞。2022年2月17日,乌东部地区局势恶化。2022年2月24日,俄军开始对乌军东部部队和其他地区的军事指挥中心、机场进行炮击,乌克兰宣布与俄罗斯断交。与此同时,中东战争不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2023年10月27日,缅北腊戌、贵慨等多地的缅军军事据点遭武装袭击并爆发交火,战事激烈。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知史明志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传承人的我们应不忘历史,接起手中的接力棒,居安思危,奋勇当先,沿着先烈的足迹奋勇直前,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接续奋斗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以史为镜,砥砺前行,共谱时代最强音。
手心出汗,好困,想吐,不舒服,能不能自己写好,还得我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