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鹅的饲养
中鹅是指4周龄以上到转入肥育前的青年鹅。中鹅的觅食力、消化力、抗病力都已大大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很强,是肌肉、骨骼和羽毛迅速生长阶段。此期间食量大,耐粗饲,以放牧为主,才能最大限度地把青草转化为鹅产品,同时适当补饲一些精料,满足鹅高速生长的营养需求。
1.放牧技术
(1)放牧时间在放牧初期要适当控制放牧时间,一般上、下午各1次,中午赶鹅回舍休息2小时。天热时上午要早出早归,下午要晚出晚归,中午在凉棚或树阴下休息;天冷时则上午晚出晚归,下午早出早归。随着日龄的增长,慢慢延长放牧时间,中间不回鹅棚,就地在阴凉处休息、饮水。鹅的采食高峰在早晨和傍晚,因此,在正常气象条件下,放牧要尽量做到早出晚归,即所谓“早上踏露水,晚上顶星星”,同时把青草茂盛的地方,安排在早晚采食高峰时放牧,使鹅群尽量多采食青草。
(2)适时放水鹅群在吃至八成饱时,大多数要蹲下休息,应及时赶到水池,让其自由饮水、洗澡、排便和整理羽毛,约半小时。经放水后鹅的食欲大增,又会大量采食青草。一天至少要放3次水,热天时更要注意放水。
(3)放牧场地选择优良放牧场地应具备4个条件:一要有鹅喜食的优良牧草;二要有清洁的水源;三要有树阴或其他荫蔽物,可供鹅群遮阳或避雨;四是道路比较平坦。放牧场应划分若干小区,有计划地轮牧,以保证每天都有牧草采食。此外,农作物收割后的茬地更是极好的放牧场地。
(4)选择仔鹅喜食的草类可供牧鹅的草类很多,一般只要是无毒、无特殊气味的都可供鹅采食,但鹅对某些草类特别喜食。认识这些草类对牧鹅很有用处,现介绍鹅喜食的几种草类,供参考。
草本植物有:看麦娘(又名牛茅草、齐齐草)、菵草(扁稗草),鹅爱吃这两种草的嫩草和草籽;狗尾草(谷莠子),鹅爱吃它的草叶和种子;酢浆草(野黄黄子)、蟋蟀草(牛筋草),鹅都爱吃;羊蹄(牛舌头草)、酸模,鹅爱吃这两种草的嫩叶和果实;藜(灰菜),嫩时鹅爱吃;地肤(扫帚菜),鹅还算爱吃。
水生植物有:金钱藻(竹节草)、荇菜、稗(稗子、稗草)、菹草(虾藻、札草)、野生茭白等,鹅都爱吃;香附子(莎草),鹅爱吃它的根部。
(5)放牧群的大小放牧群的大小要根据放牧地情况及放牧人员的经验丰富程度而定,一般以250~300只为一个放牧群为宜,由2人负责放牧。如果放牧地开阔平坦,对整个鹅群可以一目了然,则每群可以增加到500只,甚至可高达1000只,放牧人员则适当增加1人。鹅群过大,不易管理,特别是在林下或青草茂密的地方,可能会造成小群体走散,少则十来只,多则上百只,同时鹅群过大,个体小、体质弱的鹅吃不饱或吃不到好草,招致大小不一,强弱不匀。
2.鹅群放牧注意事项
(1)防中暑雨淋热天放牧应早晚多放,中午在树阴下休息,或者赶回鹅棚,不可在烈日暴晒下长久放牧,同时要多放水,防止中暑。雷雨、大雨时不能放鹅(毛毛细雨时可放牧)。放牧地离鹅舍要近,遇到雷阵雨时可以及时赶回。
(2)防止惊群鹅对外界比较敏感,放牧时将竹竿举起或者雨天打伞(可以穿雨衣),都易使鹅群不敢接近,甚至骚动逃离。不要让狗及其他兽类突然接近鹅群,以防惊吓。鹅群经过公路时,要注意防止汽车高音喇叭的干扰而引起惊群。
(3)防跑伤鹅群放牧需要逐步锻炼,距离由近渐远,慢慢增加,将鹅群赶往放牧地时,速度要慢,切不可强驱蛮赶,以至聚集成堆,前后践踏受伤,特别是吃饱时更要赶得慢些。每天放牧的距离大致相等,以免累伤鹅群。尽量选平坦的路线赶。在上、下水时,坡度大,甬道窄,或有乱石树桩等障碍物处,必须轻赶慢走,如赶得过快,鹅群争先恐后,飞跃冲撞,很容易受伤。切切注意!
(4)防中毒对于施过农药的地方,管理人员应详细了解,不能作为放牧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施过农药后至少要经过一次大雨淋透,并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安全放牧。对于放牧不慎已造成农药中毒时,要问清农药名称,及时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
3.合理补饲
中鹅以放牧为主,如果放牧场地条件好,有丰富的牧草或落地谷实可吃,可以不用补饲,进行完全放牧饲养,以节约开支。但在刚结束育雏期进入中鹅期的鹅群,对长时间放牧和完全依靠青饲料还很不适应,晚上牧归后还需适当补饲精料,补饲的次数和数量可以逐步减少。如果牧地草源质量差、数量少,则需补饲青刈草和配合饲料。以下是中鹅补料的配方,可供参考。
配方1:玉米粉46%,小麦次粉20%,碎大米21%,干青草粉1%,豆粕粉11%,石粉1%。
配方2:玉米粉50%,粉碎大麦11%,粉碎小麦25%,豆饼粉12.5%,石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