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波谲云诡 - 权倾天下之情殇 - 赢心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权倾天下之情殇 >

第84章波谲云诡

”。

襄王见我默然半晌说不出话来,吩咐婢女侍奉我休息,叹了口气,走了。

襄王在府中这三日,也让我们三人得以喘口气,贵太妃背地里对我也是好一阵歹一阵,不过襄王在时总说的过去,所以映雪说她是个两面三刀的主,幸亏嫁给襄王的不是我,这种爱演戏的婆婆太有心计,很难对付。

“皇太后也这么难伺候吗?”映雪问。

“皇太后大多数时对待下人还是很宽容的,不过难以亲近。”

“那她是个怎样的人?”

“睿智,高贵,冷漠,庄严,有点像天上的月亮,美的遥不可及。”

凌月也好奇起来:“她温柔吗?”

“赏雪时的眼神特别温柔。”

“她爱笑吗?”

我摇头:“不过碧瑶在的时候很爱笑。”

说到这,我们三人都安静了,是的,碧瑶已经不在了,她一向偏爱碧瑶。

一时暮雨走进来传话,王爷邀我到阁楼品茗。

王府的阁楼,是仿《玉人楼》东厢房建造的,连方位景致布置都一样,我到的时候,他正站在楼下若有所思着。

“王爷邀我来喝茶,怎么站这了?”

见我来了,他指着阁楼含笑道:“你来的正好,你读书多烦你给我这阁楼提个字。”

我脱口而出:“无极阁。”

“可有出处?”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襄王见我半天答不出,知我不愿说,映雪来了主意:“大夫说小姐忧思过重,依奴婢看不如叫忘忧阁。”

“好!就叫忘忧阁!”襄王相当满意这个名字,对映雪赞道:“你家小姐若有你这般豁达也不必烙下这一身的病。”

“王爷夸你呢,还不谢恩!”我道。

映雪显少露出难为情的样子,凌月忍不住逗她:“往雅了说你这是豁达,往俗了说你这就是少根筋。”

映雪撅起嘴:“哼!少根筋有什么不好,活的痛快就行了呗!”

襄王被她逗得哈哈大笑,惊得树上鸟雀飞起,直嚷到:“说得好!说的好!”

阁楼上,我与襄王品茗对弈,我道:“王爷有空该去陪陪舒兰音郡主。”

“来日方长,你还怕我没空陪她。”

“倒不是这个意思。”

“舒兰音郡主好看吗?”凌月问。

“不及你家小姐好看。”

“王爷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映雪道。

“说得好!”襄王特意抬起头给映雪一个赞许的目光。

我瞪了映雪一眼,这丫头果真是少根筋。

“你在朝堂上遇见我爹,他老人家可有问起我,说要几时接我回府?”

襄王手执白子,正在犹豫着该放哪:“问了,说等你娘身子大安了,就接你回去。”

我点点头:“爹是很爱娘的,家事都听娘做主。”

“要不怎都说妻不如妾呢。”

我不悦的看着他,襄王笑道:“得!我也少根筋。”

没好气的横了他一眼,我又问:“摄政王府发来了请帖王爷怎不去?”

“我凑那热闹做什么,闲命长!”

他对我说话当真没防备:“我爹若是有王爷看的明白就好了”

襄王摇头:“不是你爹看不明白,只是他只忠于十四叔一个人。”

“权势真有这么大的诱惑?睿亲王为什么就不能学学郑亲王,那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或许无关权势,只是不甘心!”

不甘心,若传闻都是真的,李翊确实有太多的不甘心,江山,爱人,他已经不在乎身后名,欠他的一定都要还给他。

元德十四年十月,皇父摄政王再次请旨圣母皇太后下嫁,我知道这对逍遥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可是他同意了,在朝堂上便道,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联贵为天子,以天下养,乃独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摄政王现方鳏居,其身分容貌,皆为青国第一人。太后颇愿纡尊下嫁,朕仰体慈怀,敬谨遵行。当日内阁颁发一道上谕,朕以冲龄践祚,抚有华夷,内赖皇母皇太后之教育,外赖皇父摄政王之扶持,仰承大统,幸免失坠。今皇母皇太后独居无偶,寂寂寡欢,皇父摄政王又赋悼亡,朕躬实深歉仄。诸王大臣合词吁请,佥谓父母不宜异居,宜同宫以便定省,斟情酌理,具合朕心。爰择于本年腊月二十八,恭行皇父母大婚典礼,谨请合宫同居,着礼部恪恭将事,毋负朕以孝治天下之意!钦此。

不出我所料这一天终于来了,他怎么肯妥协,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如今街头巷尾都在传这件事,还有孩童编了歌谣辱骂皇太后不知羞耻,私下里凌月听到贵太妃话说的更是不堪入耳。可是皇上现如今与摄政王亲如父子,非常和谐。今日还邀摄政王去围猎,难道他想故伎重施,不会,以爹的老谋深算,一定形影不离,早有防备。可是我仍是忐忑不安,果不其然在正午时宫里传来了消息,摄政王不幸摔马,惨死于马蹄下,我瘫坐在椅子里,原来他在马匹上做了手脚。

爹伙同摄政王余党一同上殿堂为摄政王讨追封,迫于压力皇上率王大臣缟服西门外五里,迎摄政王遗体。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丧礼依帝礼。同月,尊摄政王正妃封为义皇后。祔享太庙。但是,摄政王死后不久,其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议了我爹贪污的罪行,此事关六年前川州赈灾一案牵扯数十条人摄政王一党见势头不对,也纷纷倒戈。在这种形势下,一同上奏弹列出了十四条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

摄政王死后两个月,突然从荣誉的顶峰跌落下来,完全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树倒猢狲散,听闻摄政王的吓人举报,府中私藏龙袍,这还不算完郑亲王日日奏本弹劾,逍遥势必要鞭尸才解心头之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