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蔫坏的太平 - 搞怪特务 - 高原四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搞怪特务 >

第174章蔫坏的太平

朱棣继位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遗余力地强化锦衣卫的势力。他深知,朝堂之上人心难测,百官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江山社稷的安稳,于是便借助锦衣卫这一利刃,严密监视着朝廷百官的言行举止。然而,早在他父亲在位时期,锦衣卫与文官体系之间就已经展开了多年的权力博弈,双方在漫长的争斗与妥协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这使得锦衣卫在执行监察任务时,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掣肘,难以完全达到朱棣的期望。再加上火财事件的发生,更是让朱棣意识到,仅依靠锦衣卫远远不够,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特务机关,以加强对朝廷和民间的掌控。

就这样,东厂应运而生。东厂,全称东缉事厂,作为大明王朝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机关,其地位举足轻重。东厂由皇帝的亲信宦官卫光担任首领,它只对皇帝一人负责,拥有与锦衣卫几乎不相上下的权力。在这个特殊的权力架构下,东厂不经司法机关批准,便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若将锦衣卫比作皇帝的左膀,那么东厂无疑就是右臂,二者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共同维系着皇权的稳固。

东厂的权力核心体现在“巡查缉捕”上,与锦衣卫的职责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侧重。简单来说,就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东厂的设立,巧妙地平衡了锦衣卫的权力,避免了其一家独大的局面。而且,在处理皇帝最为关注的重大案件时,东厂能够进行专项处理,确保案件按照皇帝的意愿迅速、有效地解决。

不过,东厂虽然权力巨大,但在抓人制度上并非毫无约束。针对达官显贵的逮捕行动,东厂不但需要持有代表皇帝旨意的“驾帖”,还必须经过朝廷监察部门中的刑科给事中“佥签”确认。即便成功抓到人,东厂也不能擅自审问,而是要将犯人交由锦衣卫中的北镇抚司进行审理。

总体而言,东厂主要负责民间事务,对于普通百姓的言论和行为有直接处置权;但遇到身份尊贵的人,便不能随意行事。而锦衣卫则主要针对有身份地位的达官显贵。二者相互掣肘,都可以直接向皇帝上报情况,谁掌握的证据更充分、更占理,谁就能在权力博弈中占据主动。

东厂的成员主要由太监组成。太监,作为宦官中的高级官员,是指那些被阉割生殖器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他们大多是被有意阉割的普通百姓或奴隶。宦官制度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商朝的甲骨文上就有关于宦官的记载。

到了西周时期,“阉人”开始被广泛使用到内廷及权贵的下人队伍之中。然而,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份,在社会中的地位极为低下。太监这一群体的出现,与古代残酷的刑法——宫刑(也称为腐刑)密切相关。

虽说太监失去了男性的基本生理功能,但在宫廷权力的旋涡中,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却得到了显著提升。卫光,便是这样一位深受皇帝信任的太监。从皇上还是燕王的时候起,他就一直在身边伺候,可谓是陪伴着皇上一路成长。如今,皇上设立东厂,如此重要的职位,自然非卫光莫属。

“咱家承蒙皇上恩典,出任厂公一职,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卫光身着华丽的服饰,趾高气扬地打着官腔。此刻的他,人逢喜事精神爽,新官上任,那腔调更是拿捏得十足。

“是,卫公!”张钟新率先回应,声音洪亮。他可是卫光的干儿子,自进宫以来,便一直由卫光抚养长大,二人感情深厚,非比寻常。

“皇上命咱们监督锦衣卫,这可是头等大事。你们都给我好好干,千万别给咱家丢脸。这是咱们上任后的第一件要紧事,必须办得妥妥当当。暗中盯着他们,一定要把方道理给我拿下!有没有信心?”卫光目光炯炯地扫视着众人,大声问道。

“公公,您就放一百个心吧!奴才们保证把事儿办好。我亲自带人去,必定万无一失!”张钟新拍着胸脯保证道,眼神中透露出十足的信心。在人前,他尊称卫光为“卫公”,人后则以父子相称。

此时,方不胜已然站在了太平这一阵营,源源不断地为他提供着极为详细的情报。凭借这些情报,他们很快就精准地锁定了方道理的位置。别看海水鱼行动迅速,可要是没有准确的情报,也只能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在外面瞎转悠。

而东厂那帮人,更是状况百出。刚刚成立的东厂,徒有其形,尚未真正具备成熟的运作能力和实际的威慑力。在情报获取方面,他们还得绞尽脑汁,变着法子从锦衣卫手里购买。太平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故意让方不胜卖给他们一些看似真实、实则并非关键的情报。

方不胜对这种事情乐此不疲,毕竟既可以赚到银子,又不用费太多力气,还能进一步拉近与太平的关系,可谓一举三得。比起火财在任的时候,现在的日子简直轻松惬意多了。

“太平兄弟,按照你的吩咐,海水鱼已经抵达指定地点,东厂的人也正往那儿赶呢。咱们就等着瞧好戏吧!”方不胜得意洋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狡黠的笑容。

太平的计划着实有些损。他先是让方不胜给海水鱼和东厂双方提供假消息,表面上说是让方不胜赚些银子,实际上是想让他们互相争斗,鹬蚌相争。等方不胜准备动手带走方道理的时候,提前安排方紫岚带着忠义帮和文帮的人半路劫走。

就算事后有人追究起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太平都稳赚不赔。在锦衣卫中,他一直以文弱秀才的形象示人,平日里低调行事,几乎没有人会怀疑到他头上。就算真有人起疑,他上面还有皇孙撑腰,大可不必担心。

“方大人,干得漂亮!就得这么好好耍耍他们,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咱们可是靠脑子吃饭的人,那帮阉人,再加上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能翻出什么花样来,哈哈哈!”太平故意这么说,就是要让方不胜觉得他们是志同道合的一伙人。

“太平兄弟,叫我方大人多生分啊,以后就叫我不胜好了,这样显得咱们关系亲近。”方不胜说着,还特意掐了个兰花指,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太平吓了一激灵。太平心里暗自嘀咕:“这货该不会是看上我了吧?那可不行,我家里就我一个男丁,还得肩负传宗接代的重任呢!”

“那是自然,不过咱俩也不能表现得过于亲密,不然容易暴露。咱们一明一暗,相互配合,这才是取胜之道。我总觉得这样还不够,不胜兄弟,要不还得劳烦你再辛苦一下,咱们再去给他们添点堵。”太平的小脑袋瓜一转,又一条蔫坏的计策涌上心头。

于是,方不胜让手底下的人佯装去抓方道理,而他自己则和太平一同来到京城的一个四合院附近。此时,海水鱼正带领手下严阵以待,只要院子里稍有动静,便会立刻冲进去。不远处,张钟新也在暗中监视着,嘴里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锦衣卫的人,究竟有多大能耐。”

“张公公,您怎么在这儿呀?”方不胜换上一身太监服,扭捏地走上前去搭讪。

“你谁啊!我不认识你!”张钟新警惕地上下打量着他,眼神中充满了戒备。

“我是新入宫的小太监,卫公派我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能帮上忙。大人您看起来好凶呀!”方不胜不愧是个中高手,那声音、那腔调,柔媚得让人真假难辨,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他是个如假包换的太监。

“兄弟,你啥时候受的宫刑呀?”张钟新手下的一个小太监好奇地问道。

“我早就受刑了。之前家里穷,娶不上媳妇,生活没个盼头。后来听说卫公在东厂干得风生水起,我心里仰慕得很,一咬牙就挥刀自宫,加入咱东厂了。”方不胜说得绘声绘色,有鼻子有眼的,张钟新几乎都要相信了。毕竟宫里太监众多,而且东厂刚刚组建,人员复杂,不认识也实属正常。

“卫公怎么会派一个小太监过来?难道这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张钟新暗自思忖,觉得此事颇为可疑。但一时又找不到确凿的证据,也不好明目张胆地去质疑。

方不胜就像个喋喋不休的话痨,拉着一帮小太监说个不停。太平躲在角落里,看着这一幕,笑得肚子都快抽筋了,心里暗自想着:“可以啊,这小子太有前途了,就得这么折腾他们。”

这时,海水鱼似乎察觉到后方有动静。方不胜见状,故意把声音提高了几分,和那帮小太监聊得愈发火热。张钟新在一旁看着,气得脸色铁青,却又无可奈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