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宠妾的出路11 - 公主公主 - 简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公主公主 >

第223章宠妾的出路11

“可以。”景华思考片刻就同意了。“我已印制出足够铺满全府的量,你休息两天,就可以行动了。若是能在五天之内把消息传出去,尽早形成舆论压力,也能逼迫朝廷早日做出处置。”

小四象都有些怔愣,笑道:“王某必不负所托!”

“那你在这里养伤,不必外出,每天我会来送饭的。”景华简单交代两句就要走,小四象连忙唤住她,问道:“恩公就如此相信我?”

当然不是!虽然景华对自己看人的眼光有自信,判断出小四象被追杀不是演戏,可她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

“古人有云,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我与你们兄弟,便是那倾盖如故。”景华轻笑,我是自信自己的实力,无论在什地方,什么处境都能如鱼得水。

小四象郑重抱拳,承诺:“必不负所托。”

这句话他之前说过,如今再说,更显真诚。

景华把遇小四象的事情告诉了兰三、老蒋、老冯和两个差役,叮嘱他们更加注意安全。若小四象真如他所说那么了解本地,那他们的存在不是秘密,搬到哪里都无法真正隐藏行踪,还不如就原地住着。民宅已经被租下来改造过了,真有什么问题,也能据势守一会儿。

小四象说到做到,不过五天,真的让流域沿河府州县沆瀣一气,泄洪到民居、民田,淹死大量百姓的消息传扬开来。加上陆续、零丁有人逃出,相互印证,窗户纸一朝捅破,这个消息终于不再是秘密。

有这功劳做投名状,小四象被景华引入镖队,作为合作伙伴介绍。

与众人相互见礼过后,小四象问起景华的打算:“若只在本地流传,民意传不到圣天子耳中,恐还要另外想个办法。”

兰三看了眼景华,答道:“之前我哥想进京。”把景华那套说来朴素,实际炫目无比,无人能够作的主意说来出来。

小四象摸着还没长出胡须的下巴沉吟,道:“若恩公不弃,王某可助一臂之力。我家世代吏胥,小时候曾跟着父亲一同押送赋税秋粮入京,线路都还记得,大哥年纪最长,记得最清楚。只是若要利用京中官员争斗为乡亲们报仇,我就没主意了。”

“这我能办。”景华轻描淡写带过,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只是我们只带账本、书信做证据,不够震撼。”

“震撼?”镖队习惯性面面相觑又出现了,兰三腹诽,她变化可真大,不仅从姐变成了哥,还开始不说人话了吗?

景华解释道:“咱们就这样拿着证据上告,显得平平无奇,无法吸引人的目光。你们瞧死刑犯游街的时候,他若是不唱一段慷慨戏词,不说几句狗屁不通的悔悟,看热闹的人都要嫌无趣,多扔几块石头。人啊,就这样可悲,把旁人的悲欢当成热闹来瞧。咱们可以讽刺这些人的丑态,但不能否认这样的事情确实存在。”

“恩公有何高见?”

“编一段顺口溜,把这件事广泛流传出去。‘一万八千户,良民变水鬼。朱门膏腴肥,茅屋浮于水’之类的顺口溜,让说话艺人和戏班子全大晋搬演去,务必人人都能骂几句。再有,上告的状词诉书都要事先写好,写给朝廷官员看的要文雅、要引经据典,写给百信看的务必要大白话,利于传播。我们的目的,是把全天下的目光都吸引过来,我等都是小民,没有千万同类小民做支持,就没有与富户豪族、高官巨贾争斗的资本。”景华客气得把手交握放在桌面上,说着非常不客气的话:“这些我能做。但我这里还有一件非王兄弟不可的大事。”

“恩公只管吩咐。”小四象立刻抱拳,虽然心里打鼓,面上却非常镇定自若。

“万民书。清官离任有万民伞,重大冤情上告该有万民书。我对当地不熟,你却有族人,有亲朋故旧,联络的人越多越好,这些才是能呈到圣天子面前、实实在在的民心民意。”

小四象也没有思考太久,利落应下。随后,各自去准备,景华把当地的事情交给兰三全权负责,让老蒋、老冯帮衬着。

“我还是和你一起去吧。”兰三十分不放心。

“我教你这么久,也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你在这里任务也颇重,要维持当前大好局势,警惕贪官的报复,顺带照顾弟兄们的生计,非常不容易。你若能把这是办好了,也就历练出来,能独当一面了。”

说的非常有道理,可兰三已经不是去年在牢里被随便忽悠的少年了,不会听着这些貌似委以重任的话,自豪感、责任感就油然而生,进而被套路。

“若真重要,你为什么不在这里压阵。”兰三表示自己不是傻子,“肯定京城更重要,也更危险,你既然要磨练我,就该让我跟着去。”

景华扑哧一声笑了,扯了扯兰三脸颊上的软肉:“傻弟弟,你不会以为我是默默为你付出不求回报的圣人,或者明明是为了你好却要故意说狠话的悲情英雄吧?想多了啊,我只说嫌弃你而已。就你现在的水准,带上才是拖累。既然危险,更不能带你这拖油瓶。”

准备万民书耽搁的近十天,景华带着王家猛兽兄弟团中的大虎子和小四象赶赴京城。

二豹子有伤在身,三熊子就是族里唯一能扛大旗的领头人,这两人留在家里镇守。大虎子如此安排,还有自己的私心,他是抱着必死的信念上京的,那么多亲人、族人、素不相识的人,哭喊声萦绕耳边,冤情未雪,大仇未报,他们有这样的能力,怎么能坐视不管。可王家只有他们四兄弟,大虎子自己不惧怕舍身成仁,小四象是智囊,也不能缺席,大虎子就把二弟、三弟留下,至少给老王家留了条根。

如此想着,大虎子在路上对小四象极尽照顾,小四象都不好意思了,避着景华道:“大哥,我伤都好全了,你别这样,让恩公看见,还以为我年纪小、不顶用呢!”

“胡说,阿象最聪明了。”大虎子也怕给恩公留下坏印象,照顾得更隐秘了。

景华羡慕他们兄弟情深,就没有误会,只是也不曾点破。

到了京城,官员勾结私自挖堤泄洪的事情已经传到天子和诸位部堂高官耳中,只是朝廷为派谁做钦差的事情还在争执,三熊子望眼欲穿的“戏文一样威武”的八府巡按还没走出京城大门。

景华也是打着做生意的旗号来的,她只置办了一车货物,却堂而皇之的找上了京城有名的布庄。

“掌柜的可在,某带了蜀锦来,一车,寸锦寸金!”

大虎子和小四象扮作长随,跟在大豪身后。

有正经商人身份做掩护,景华又故技重施,偷印了不少传单在城里散开。被偷用材料的书房不敢伸张,深怕引火烧身。京城读书识字的人更多,引起的动静更大。尤其是国子监的书生,听闻这等惨绝人寰的事情,已经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彻查。朝廷一直捂着的遮羞大被终于被无情掀开,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这装惨案。

涉及人数众多、案情尤为恶劣、民意极其沸腾,朝廷只用了半天,就议出了由都察院铁御史任钦差,从翰林、六部、三府司中挑选年轻能干事的青年官员,在官军的保护下,浩浩荡荡往洪灾流域赶去。

当我们以为自己身处黑暗的时候,殊不知还有更深的深远凝视着你。

三法司,朝廷的风骨脊梁,以清廉忠直闻名于世的铁御史查回来的消息是:确有此事,但并不像流言说的那样严重。地方官泄洪有组织、有目的,非常合理,只是愚民无知,不舍故土,因此丧生。

朝廷给的处罚,不过是砍了几个县令的脑袋,说他们牧守不力。

其他……再无其他。

世上怎么会有这样颠倒黑白的朝廷,那些亲人泡胀的尸体就在眼前,他们血红色的眼睛就盯着自己。

“不行!我要去杀了这狗官!我要去告御状!”大虎子一拍桌子,桌上茶盏一抖,景华也条件反射跟着一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