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母后早逝嫡公主42 - 公主公主 - 简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公主公主 >

第42章母后早逝嫡公主42

庆云宫内,青玉、琉璃正指挥人收拾东西,惠国公主已经向陛下请旨为外祖父守孝,她们要搬到别宫去住。

九皇子匆忙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殿中一片忙碌景象。

“阿姐……”九皇子呆呆看着,他以为除非阿姐出嫁,否则他们不会分开。“你们都退下,我和阿姐说几句话。”

九皇子挥退众人,坐到景华身边,低声问道:“阿姐这是生我的气了?阿姐生气打骂我出气就是,何必搬出去。外面什么都没有,庆云宫是你住惯了的。若是,若是阿姐不想看见我,我搬出去就是……”

景华放下茶盏,好笑道:“别装了,做什么小女儿情态,你搬出去?搬到哪儿去?我倒想你直接搬到东宫去,可不是时机未至吗?”

“阿姐笑了,这是不生我气了?”九皇子打蛇随上棍,拉着景华的手撒娇。

“当然……还是生气的。”景华平静道:“可是如果今天我用姐弟之情掩盖住分歧,用搬走胁迫你赞同我的观点,总有一天,这些分歧还是会露出来。在最关键的时候,成为这条大道上最大的阻碍。”

“不是,阿姐误会了,我岂会和阿姐有分歧。”

“瞧瞧,这话听着你自己都发虚吧,只有你我二人,还说这些假话糊弄谁?我从未觉得分歧有什么不好,你是你,我是我,这不是气话。我们既然是两个人,有分歧就很正常。至亲如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都有分歧,你我又为何例外呢?我只是想让你更直接面对风雨、更深刻认识如今的处境,只有如此,你才能能谨慎对待脚下的路。如果到时候,你依然坚持,我虽不赞同,但也不会阻拦。”景华话是这样说,但在她心里认定,只要让他独自面对风雨,自然而言就和自己走到一条路上来了。

九皇子认真看姐姐的神情,发现她并没有说反话、说气话、故意讽刺的意思,微微放心,严肃道:“之前是我言语不当,我给阿姐道歉。”

“没关系,气话不是话,你我都不要放在心上。”

解决了最重要的问题,九皇子才有心思问:“父皇怎会答应你为外祖父守孝?”不是九皇子没有孝心,而是规矩在哪里。卑不动尊,身为皇家人,从来不需要在明面上位臣子戴孝,即便是至亲。放在民间,出嫁的女儿丧礼规格比不上同姓的侄儿,外孙子、外孙女再有血脉之亲,也加了个外字。民间也少有外孙女为外祖父闭门守孝的道理,陛下向来重规矩,怎么会突然破例?

“不外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碍国政,父皇还是很宽容的。”景华避重就轻,因为这是她主动向退一步啊。在父皇那里的理由是避开婚事的纷纷扰扰,在九皇子这里是给两人空间,都想想清楚以后的路。

“阿姐出宫住在哪里?”

“海棠别宫。”

“那么远?都出城了,我去看阿姐都不方便,不如在城里找个宅子吧?我记得母后的嫁妆里有城中私宅的。”

“好啦,虽说是守孝,可也是散心,天天关在宫里已经很无趣了,让我去城郊见见青山绿水吧。不要这般依依不舍的,又不是不回来了。你若是想见我,和父皇说一声就能去。若是有什么事情,快马报来,我也可以帮你参详。”

景华三言两语安抚住弟弟,出宫守孝之事已成定局。

等坐上了出宫的马车,青玉才小声问道:“公主何以避居?”是的,避居,避开某些人、某些事。这个问题在青玉脑子里盘旋很久了,在宫里人多眼杂她不好问,如今她实在憋不住了。

“你是想问我为何对小九如此客气吧?无事,并不是与他生疏了。只是想起一些教训,人啊,总是把最和善宽容的一面留给外人,对自己人就格外苛刻,总觉得自己人就该无限包容自己。其实,这样很不好。对谁都一样,都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青玉垂头,还嘴硬,这不就是生疏吗,作为胞弟的九皇子怎么能和外人一样?

再深入些的话,景华就没再说了。谁是外人,除了自己之外,都是外人吧。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上,幸运些的父母慈爱、兄弟姊妹友善、朋友义气,自己享受过母后无私爱护,有弟弟依偎,也有朋友扶助,已经很幸运了。

从请旨到成行一共用了三天,别宫山脚下已经有人迎候着了。

这座山连带别宫一起赐给当初的皇后,整座山上便植海棠,所以叫做海棠别宫。海棠花期多在春夏,此时花期已过,纯观赏品种的海棠只有绿叶婆娑,可挂果的海棠树上有玲珑可爱的海棠果在枝头颤动。

“瞧着和山楂有些像。”景华指着路旁的海棠树道。海棠果黄色打底,有粉红夹杂,都是亮丽粉嫩的颜色,瞧着十分可爱。

别宫总管弯腰奉承:“公主殿下慧眼,这海棠和山楂确实像呢。再往上走些,有三叶海棠,当地土人叫做山楂子、山茶果,果子玲珑可爱不说,还可入药呢!”

“那就再往上走走。”景华笑道。别宫依山势而建,主体在半山腰,但山中零星点缀着许多小型别院,一路走来道旁路边也有望山亭、歇脚凉棚,十分方便。

可是走到别宫,看见门口挂着的牌子后,景华却没心情赏景了。

高高的宫门上挂着“茂修”两个大字,“茂修内治”:才德出众,治理内帷,为天下表率,这是对妻子、对皇后的礼赞。看落款是皇帝御笔,这别宫该叫茂修宫才是,只是宫中便植海棠,先皇后仙逝依已久,无人再赞颂她的德行,这宫也顺理成章成了海棠别宫。

“这宫殿是什么时候赐给母后的?我都记不清了。”景华也只在女官嬷嬷口中听说过,在备案表册上见过,忘了关心这些细节。

“回禀公主,成德三年时候赐下的,当时陛下和皇后娘娘亲至游赏呢!”

成德三年啊,那时候三皇兄和四皇兄相继出生,母后死了独子久未有孕,自己也还未来到世间。该是当初贵妃如今皇后圣宠的时候,只看她接连产子就知道了。可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赐下一座茂修宫呢?当今并非喜爱大兴土木的君王,一座山、一组殿,足见优容。

若说母后和当今皇后受宠,那为什么是隐形人一样的顺妃娘娘诞下皇长子?她相信父皇并非可欺之人,若是顺妃有不轨,不至于占据高位至今。

所以,那究竟是为什么?

是皇帝天生于别人想得不同,还是男人天生与女人想得不同?自己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父皇这里只是随意而为,没什么道理可讲。

“是吗?那我也要好好看看。”景华举步进了别宫,别宫仿江南园林样式,并非宫中那样大开大合的局面,也少有对称布局,反而精巧玲珑,一步一景。

虽然已经过了大多数海棠的花期,但院中植了一种名唤“铁树海棠”的花儿,这样冷的日子,正开着红艳艳的花朵,热烈而灿烂。它还不长叶子,只有褐色的树皮衬托得红花越红,遒枝红花,亮丽夺目。

“等到春日花期过了,铁树海棠才开始长叶儿。这野东西也聪明,开花就不长叶,长叶就不开花。”

“是啊,只能顾上一样不是。”景华接着往里面走,除了栽种在室外的高大海棠树和贴着墙根花圃种的小灌木,殿中也有许多海棠盆栽。这些盆栽就金贵了,在温室和人力的精心饲养下,完全无视天时,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品种开放。

门窗上的雕花全是海棠样式,殿内陈设也活泼很多,颜色、样式不再一味追求庄重沉稳,窗幔、门帘样式新颖,门前还挂了风铃和珠帘,微风拂过,叮铃作响,犹如妙龄少女娇俏的笑声,与山中风声雨声遥相呼应,别有意趣。

少见这样的布置,景华十分开心,笑道:“第一天好好休整,明日再去看山上的海棠吧。”

常言说守孝清苦,可常言是对常人而言。身为一国公主,且颇受宠爱,再清苦又能苦到哪里去呢?肥鸡肥鸭难道比竹荪猴头珍贵吗?细织的麻布难道一定比丝绸劣等吗?景华穿的不着绣纹的素衣,那便直接织就暗纹,工费人力反而花费更巨。

这样的日子,其实是不难过的,反而很畅快。

山水能洗涤人的心灵,在深宫樊笼里待久了,徜徉于山水之间,入目是自然之景,外祖父逝世的怅然很快就淡去了。

常居无事,景华就把琵琶技艺捡起来了。

“公主的技艺越发纯熟了。”谭女官笑赞。

“嗯,我也觉得手感回来了。都说三天不练手生,指头上的茧都薄了,还是要多练才行。”曾经自己也渴望做一个诗书雅乐的清贵人,后来一头搅进了斗争中,再也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宫中都是人精子,乐声传情,总有聪明人能从音乐中窥探你的内心。为了安全,也没有精力,曾经热爱的都淹没在时光中。

“公主过谦了,您的技艺已十分高明,超过众人许多。”

“先生爱屋及乌,看我什么都是好的。我自己知道到了瓶颈,这些日子日日练着,总没有进步。”景华随意拨弄着琴弦,笑道:“该看看旁人的技法,听听旁人的心声才是。”

“之前公主总叫教坊的善才来听曲,不就是为了学技法吗?那公主可知我为何拦着您不让您向教坊司的人取经?”谭女官自问自答:“教坊的人技艺纯熟,可她们学习琵琶自有其功利目的,谄媚愉人,于意境上就落了下层。学音,不管学什么,最上品的还是心境、意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