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危险粗暴
若是外行人看,定然觉得危险粗暴,可内行的费青却看的目瞪口呆。
“卧槽,现在的实习生都这么生猛吗?”向学前差点跪了。
向学前虽然缺乏实操主刀经验,可评价和眼力却不缺乏,在他看来,张凯的仅仅凭借一血管钳和一支电刀,劈起肝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全然没有新手第一次切肝的战战兢兢。
先前说过,肝有三大肝门。
三大肝门都有各自血管,这些血管埋在肝脏内,就像是一颗颗地雷,而主刀则是排雷兵,在切肝时需提前预知每一颗地雷的位置,将它们找出来。
边切边找。
边找血管,边阻断,边切肝。
这就是肝切除的精髓。
而一名优秀的肝切除大师,就是在肝脏中找出最佳捷径,以最小的损伤完成肝切除。
“张医生,你这钳夹法,看似简单,却大道至简,返璞归真,佩服。”向学前眼中流露出浓浓的羡慕。
说实话,就张凯劈肝的神级操作,完全媲美他的带头大哥,云医第一劈肝手罗铭。
“向医生,还慌吗?”赵三墩挤眉弄眼。
向学前默不作声。
这时,费青也从震惊中缓过神来,眉头舒展,面露愉悦,看着张凯电刀滋滋的顺着痕迹线往前劈,欣赏了几秒,见张凯速度有点快,心中不由涌起一丝戒备,好心提醒道:“张凯,虽然时间很紧迫,可也没必要那么赶。”
“我已经切除了左半肝。”张凯用右手托住肝左叶,向下轻轻一拉。
费青扯了扯嘴角,下意识提醒:“动作别太大,小心别撕裂了肝静脉。”
肝静脉一撕裂,瞬间大出血。
“明白。”张凯礼貌性回应,血管钳一夹,电刀往前一推,动作放缓少许,并没有盲目结扎,而是逐一将肝左、肝中、肝右静脉区分出来。
“胶管。”
“标识一下。”
“我要结扎肝左静脉了。”
左肝切除,自然是要区分肝左静脉。张凯要了持针钳,开始缝合血管,结扎止血,三两下用刀柄钝性分离肝实质。
“张医生这手刀柄钝性分离,出神入化,这才十几分钟,就完成了手术。”向学前接过切除的左叶肝,由衷赞许一句,将切除的肝放入托盘。
“哈哈哈,咱们急诊科的张医生,不比你们科的副主任差吧?”费青也是龙颜大悦,不过肝胆三线没人来,还是让费主任心中泛起一股小怨念,不咸不淡的刺了一句。
向学前呵呵装傻笑了笑。
费青是大主任,有什么不满自然发泄出来,别说是在这,就是当着肝胆主任面也敢喷,可向学前只是一个小主治,这种问题无论怎么回答,都是一个万人坑,分分钟粉身碎骨。
向学前没有过人的情商,唯有傻笑,寄望蒙混过关。
费青也不在意,转身问张凯:“我能帮你做点什么?”
“帮我填塞止血,切面用大网膜包一下。”张凯想了想,还是没有拒绝主任的好意。
“好。”费青声音洪亮的应了一句,随即就筹备大网膜给剩余右肝的切面做包裹,看的出,他兴致勃勃。
右叶切面,可用大网膜包裹,也可以不包,虽然张凯给切面上的胆管和血管做的结扎相当牢固,可做事慎密的他依然按照步骤一丝不苟的做好每一步。
肝切除,费青也能做。
他毕竟出身军医,近二十年的普外科经验,早过了那种切个肝还激情澎湃的日子,可今天的肝切除,却重新让他找回了激情。
看着张凯的操作,费青内心充满了欣慰,那是一种后继有人的成就感。
“开始清理腹腔。”
“引流管。”
费青的声音格外振奋,众人也被感染,在他的协助下,张凯的扫尾工作很顺利,清理腹腔后,放入硅胶引流管,又看了看麻醉监护仪,松了口气,开始拿起持针器,逐层关腹。
“perfect……”老费心情极度愉悦,难得飚了一句英文。
“说的太好了。”
“地道的美式发音。”
“带着一股德克萨斯的乡村气息。”
“不愧是经历国际论坛洗礼的高手,费主任的发音太地道了。”
被手术室各种段子手、飙车党熏陶的小医生们,立马饱含深情的流露出发自内心的赞美,没有丝毫做作,那演技绝对不输影帝。
费青龙颜大悦,也顺势看了眼监护仪,“很好,情况很稳定,我们能做的都做的很完美,剩下的,就要看这位小朋友自己了。”
“希望他安然无恙。”张凯同感。
整个抢救,很完美。
可手术很成功,不代表病人能安然无恙。
在医生嘴中,有个术语,叫围手术期。
保护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尤其是像今天的病人,术后护理很关键。感染、并发症,甚至病人一个喷嚏,都可能导致手术出现反复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