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拿芝麻开路 - 细沙河 - 尹文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细沙河 >

第131章拿芝麻开路

秋智说:“我和你们一起交粮,就说是一家的。”三小似乎明白他的意思,点点头。

各个单位都是八点上班,足足过了十多分钟,工作人员才不慌不忙的走进来。很容易分辨工作人员和农民,穿着打扮就不一样。这里上班的都穿的比较正规,走起路来挺胸腆肚的,农民们衣服虽然没有补丁,也都是脏兮兮的,脸上都露出巴结的笑。即使三小这不上道的人,在这也是满脸堆笑,对工作人员点头哈腰。大智心里奇怪,这是自己认识的那个三小吗?

库房的大门哐当一声打开了,四个大磅推了出来。几位工作人员拿着三棱刀走了过来。就这把三棱刀,让农民们心里七上八下的。这时排在前面的已经定了等级,去过磅了。

三小说,“秦秘书,开始他们都排在后面,开库门时就挪到了前面,我敢保证,都是一等,没水(不扣水分)、没杂(不扣杂质)。刚才来的几个人,就是说情的。我们都看见了,就是谁也不敢说。”秋智想验证一下,看那几个人走过来,脸上笑眯眯的,不用去问了,肯定是非常满意。

三小媳妇嘟囔一句,“朝中有人好做官嘛,咱们不眼红。”

秋智问:“那你们咋办?”三小指了一下自己粮食上面的两个小口袋。

秋智问,“啥东西?”

三小说,“芝麻,两袋,每袋十斤,检等的、过磅的都有。”说着话就轮到了三小。

走过来一个带着套袖的女工作人员,脸上冷冰冰的,这让秋智想起了小时候供销社的某个售货员。这位“套袖女”不慌不忙的,拿着三棱刀就要扎向粮袋子。

三小一脸巴结的笑,说:“同志,这个。”边说边把装芝麻的小袋子往前推了推。这人熟练地捅了一刀,一看是芝麻,又不动声色的送了回去。用三棱刀又在下面的几个袋子扎了几下,看了几眼。然后拿出一个小本放在粮食袋子上,又掏出钢笔,慢慢的拧开笔帽。秋智看到三小紧张的有些变形的脸,随着这个“套袖女”每一个慢条斯理的动作都抽动一下,秋智的心也快跳到了嗓子眼。只见“套袖女”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撕下来递给三小,还是面无表情的示意他推进去,多加了一句“那边有人收着,”拍了一下芝麻袋子。

三小似乎都没听见,看见盖着鲜红大章的纸上写着一个“二”字,兴奋的满脸通红。给秋智看了一下,秋智明白这是二等,不错了。到里面过磅再公正些,这就要省下一百多斤粮食。不知道为什么,秋智也觉得轻松了,是因为三小吗?看上次计划生育那次,这还是同一个王三小吗?

秋智没有跟进去,走到另一队,拿出烟来,刚要点上,一个人过来呵斥到,“这儿不准抽烟,你不认字吗?”用手指了一下墙上的大字“禁止烟火”。秋智真没注意这几个字,看到工作人员在抽烟,自己下意识的想抽一支,心里感到挺不好意思的。

但是看他这态度,不高兴了,说:“还真让你说对了,本人文盲,不识字。”那人看他把烟放回烟盒,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也不像这些庄稼人,也没计较,拿着三棱刀走向队伍,向排队的“阶级弟兄”们说,“这人真有病。”秋智听到了,心里感到好笑。

谁知这些农民弟兄们刹那间同仇敌忾起来,七嘴八舌的说,“是呢,精神病。”“看他人模狗样的,这么没素质!”更有甚者,问道,“同志,我们打他一顿行吗?”这个人用三棱刀摆了几下。秦秋智并没感到好笑,心中升起一阵悲凉,平时连上级、县、镇政府的领导都不怕,在这个“三棱检验刀”面前没有了一点尊严。秋智觉得索然无味,转身就想走了。

这时听到靠里面的那一排吵了起来,他看没有人围过去,估计是没人敢围过去。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在嚷,那个检验员是个女的,围着一个纱巾,看都不看老头一眼,继续着她的工作。这个老头急眼了,从双轮推车中狠狠的把一袋粮食,使劲一抖,全部撒在地上,金灿灿的黄苞米。

老头大喊道:“让你们当官的来看看,我这棒子粒六等?有杂质?我们老两口用手搓的,搓完用大洗衣盆淘的,淘完的水都是清的,你们给检成六等,你们丧尽天良!”也没有人接言。老头自顾自地骂着。

秋智发现一个人从办公室走出来,到门口站了几秒,迅速又回去了。秋智认识他,他是种子站站长,这次是收粮的主任,叫卜守七,大伙都叫他“不愁吃,”他们彼此都认识,怕碰面不好解释。看了一眼老头,心想,谁让你不准备芝麻来?那芝麻开路,不就解决了!只感觉到鼻子酸酸的,没了意思,回到了办公室。

秋智惦记着家里,当天下午没等上班就骑自行车回大秦庄了。到家一看,院门、屋门都敞着。屋里没人。秋智听到东院又吵闹声,以为又是跳大神呢。仔细一听,有妈妈说话声。秋智不假思索,马上跑过去。一进院,就听到屋里传来哭声。他赶紧跑进去,屋里站着的、坐着的,有十几个人。炕上躺着的是秋富,确切地说,是趴着呢,脸朝着炕沿,一脸的痛苦。秋仁也在,看秋智进来,他走了出来,拉着秋智来到院里,把经过告诉了一遍。

提留,又是收提留。德明家地多,劳力也不少,自己的地种了,又租了三亩水田。德明平时闲着没事几处荒地,东一块,西一块,也有三亩多。其中有一块是在老何家的坟地边上,何家人都找过秋荣了,秋荣还一直没敢劝他爸呢。今年的雨水不错,德明舍得用化肥,收成不错。交了公粮,又卖余粮。公粮是农业税,余粮可是自己支配。卖粮食时特意让秋仁跟着,他是村会计,镇里的人差不多都认识,定了个二等,没去水,没去杂,很顺利地交上了。粮食收购站给打了一个条,过几天去拿现金。家里人欢天喜地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