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吃虫节
每年农历六月初二,是仡老族的吃虫节。
千种节万样节,怎么会有吃虫节?原来这里还有个好玩的故事。传说古时候,仡老山一带发生过大面积的虫灾,特别是漫天飞舞的蝗虫,落到哪里,那里的庄稼就被一扫而光。
老百姓走投无路,便去求寨里的老人们快想办法。老人们经过商议,悬下重赏,说谁能除掉虫害,赏肥猪三头。红榜一挂出来,大公鸡便拍着翅膀跑来揭榜,说:“我起得最早,保证能除掉害虫。”谁知,公鸡跑到田里,还没吃几个虫子,就被露水打湿了羽毛,加上天气冷,不一会儿便打着哆嗦败下阵来。鸭子听说了也跑来揭榜,说它的羽毛不怕水,嘴巴阔,一定能把害虫吃光。可是,鸭子在水里游,蝗虫在上面飞,尽管它把脖子伸得老长,也吃不到几只。最后,一个道士揭榜,他说他能用法术治虫。到了地里,道士使尽浑身解数,蝗虫根本不买他的账,道士也败下阵来。
眼看一年的收成又要泡汤,人们忧心如焚。这时,也就是六月初二这一天,有个叫甲娘的妇女从外乡回娘家,因为家里穷,没带礼物,边走边想,带什么给娘家呢?当她走到自家的田边时,累得走不动,就坐在田坎上休息。跟着她的两个孩子见妈妈不走了,就跑到田里捉虫子,一下子捉了好几包。甲娘突发奇想,干脆用虫子做礼物吧。于是,她把虫子带回家,放在锅里炒,炒得香气扑鼻,放嘴里嚼嚼,清香可口。家里人一问,才知道是蝗虫!
天哪,蝗虫这么香,这么好吃!这个发现一下子就传开了。人们争着到地里去捉蝗虫炒着吃。你捉他也捉,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很快把地里的蝗虫捉得差不多了,那年的庄稼取得从没有过的好收成。
寨里的长老们说话算数,赏了甲娘三头肥猪,甲娘把猪杀了分给全寨百姓。过了些年,甲娘死了,人们建了一座庙,起名叫“吃虫庙”。
从此,每年这天,各村各寨都要杀猪过吃虫节。村上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娘家,一路走一路捉虫。吃过午饭后,人们都聚集到吃虫庙门前,唱歌跳舞。然后,排成长队到田间游行。边走边捉虫,还把染着鸡血的小白旗插到田间地头,向蝗虫示威,也表示对甲娘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