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皇帝变成灶王爷
在中国古代人信奉的神灵中,灶神在民间的地位是最高的。老百姓中有句话:“三祭灶,四扫屋……”就是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祀灶神。可见,灶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在中国人的老祖先那里,火神与灶神是一致的。自灶神产生以后,人们都认为灶神超过了火神,灶神是天帝派驻各家的监察大员,是一家之长,专门负责监督一家老小的善恶功过,定期回天庭上报,因而受到老百姓的顶礼膜拜。
关于灶王爷的来历有许多说法,有人说,古时候有一贪官,生性最馋,每天都得找好吃的东西解馋,老百姓恨死他了,但一点办法也没有。多亏一位神仙变的民女将他一巴掌打到灶台上,让他变成了“灶王”,一到过年,灶王只能眼巴巴地看人家吃好吃的东西。
还有人说得更有意思,说古代有个皇帝,什么都喜欢吃,派出大臣满天下搜罗民间的美味,但还不够他享用。干脆,他自己来到民间找吃的。一天,他走进一个村庄,见一个姑娘提着竹篮往家走,皇帝伸着头问,篮子里面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姑娘说是枣糕,皇帝从没听说这玩艺,就说:“让我尝一块好吗?”姑娘就给他掰了一块,眨眼,皇帝就把那块枣糕吞下肚子。吃完了,还想吃,姑娘干脆把篮子给了他,皇帝狼吞虎咽,很快把一篮子枣糕吃完了。原来,姑娘是天上的仙女,看见皇帝这么能吃,手一抬,从天上又飞来一只竹篮,里面全是枣糕。皇帝这回更得意了,竟然命令姑娘喂他吃。这不是捉弄人吗?姑娘气坏了,抬手一下子,把皇帝打到灶台上,身体也变得扁巴巴的,成了一张画。姑娘笑着说:“好啦,你就站在那里天天看着人家吃东西吧!”从那以后,皇帝就永远站在灶台后面的墙上,看着人家吃东西,馋得口水直淌,也没有一点办法。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皇帝渐渐演变成灶王爷。因为姑娘打皇帝的那天,是腊月二十三,所以那天也是祭灶王爷的日子。毕竟人家是皇帝嘛,祭一下也好。这个风俗也就流传开来。
祭灶王爷是有讲究的,得恭恭敬敬的。如不得用灶火烧香,不能把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等等。特别是到了那天,还得摆上供品,供上好吃好喝的。祭灶时,麦芽糖和酒是必不可少的,酒是为了让灶王爷喝得晕头转向,而麦芽糖又甜又粘,把它糊在灶神嘴上,一来灶神嘴吃甜了,就不好意思讲人家的坏话,只能说好听的。就是想说坏话,有麦芽糖粘住嘴巴,他也张不开口,只能说个含含糊糊。这样,他回到天宫说什么老百姓也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