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天雨灭巨焰 - 三国5:出师北伐 - 日吉川英治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三国5:出师北伐 >

第81章天雨灭巨焰

第二天,又有一支魏军出营袭击,也获得了不菲的战果。

从此以后,魏军只要有机可乘,便主动进袭,而且每战或大或小,绝不会空手而归。受到袭击的蜀军大多是往葫芦谷去的运输队,因而魏军缴获粮米、木牛流马等物资装备堆积如山,几乎每天都有成队被捆绑的蜀兵俘虏带回营来。

眼见俘虏与日俱增,司马懿大方地吩咐左右将他们全部释放,“这些俘虏都是些老弱残兵,即使杀了也无关大局,不如放他们回去宣传我军的宽厚仁德。”

魏军诸将奉命终日固守阵地,早已跃跃欲试,等得不胜其烦,见近来有了建功机会,纷纷向司马懿请缨出战,而每次领兵进袭,尽皆有所斩获。如此二十余日,竟然连战连胜。

魏军上下士气日益旺盛,自恃已是攻无不克。普遍认为蜀军由于转移阵地分散了兵力,加之大兴建筑、助民农耕,导致军队素质劣化,已经疲弱得不堪一击。

随着捷报频传,将士们对蜀军的看法也逐渐浸透到司马懿的心里,他的脸上开始露出了光彩。

一天,他在亲自审问了一名被俘的蜀将之后,自信地对部将说道:“战局已越来越对我军有利了。”

原来在审讯之中,那名蜀将不仅说出了孔明现在的确切位置,还供出在葫芦谷以西十里之处,蜀军营造了一座储粮城寨,现正向城内大量运粮,屯满之后,可供全军数年食用。

“如此看来,孔明留下把守祁山的兵马为数不多。”

司马懿自忖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权,不觉为之振奋,他从那静寂已久的帷帐中,又开始威风凛凛地发出进攻祁山的将令。

长子司马师不解其意,来到他座前问道:“父亲为何不去进攻孔明所在的葫芦谷,却去攻打祁山?”

“因为祁山乃是蜀军的根据地。”

“但孔明才是蜀军的支柱啊。”

“说得不错,所以我才命前阵先去大举进攻祁山,我自带大军随后出发。其实我会突然改变方向,前去急袭葫芦谷,踏平孔明阵地,将他屯在城寨中的粮食一举烧光。用兵之道,在于秘而不露,你不必多问。”

司马师听得心服口服,禁不住赞叹道:“父亲用兵实在高明。”

司马懿又将张虎、乐□唤进帐来吩咐道:“我率大军走后,你们领兵多带些硫黄烟硝,随后接应。”

却说近一个月来,孔明每天登上葫芦谷口附近的高地眺望,眼看着蜀兵一次次在渭水与祁山之间打败仗。

高翔的运输队频频在这片危险地带遭到魏军袭击,祁山大营蜀兵的每战必败,其实早已都在孔明的算计之中,他丝毫未因此而感到沮丧。

这一天,孔明望见不计其数的魏军兵马离开营地,一队一队摆开阵势,浩浩荡荡地向着祁山开去。

他顿时不禁险些叫出声来:“好啊!司马懿终于开始行动了。”他翘首以待魏军大军出动,已经苦苦等了一个月了。

孔明立即挑选一名近侍,遣他到祁山大营去传达命令,要他们务必严格按照自己事先的安排行事。

魏军声势浩大的兵马一举压到河滩上,来势汹汹,犹如要将渭水水流切断一般。他们避开蜀军各处要塞前密集的鹿砦,从多处抢滩登陆,令蜀兵防不胜防。转瞬之间,魏兵已经登上渭水彼岸,防守的蜀兵阵脚大乱,慌忙向山脚下的阵地退去。

“蜀逆在此为害多年,今日定要将其斩草除根!”

司马懿此时的指挥果断有力,与平日判若两人,犹如鬼神魔怪附体一般。魏军在他的指挥下,斗志空前旺盛。鼓角声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寒光闪闪。这一日恰逢狂风大作,只吹得草木伏地,水雾腾起,那水雾转眼间化为流云,向着祁山的山腹飘去。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中,血肉横飞,尸骸遍野。

蜀军遭到了扎营祁山以来最为猛烈的攻击。早在发动总攻之前,魏军便已做好不惜一切代价的准备,此时尽管到处已是尸骨累累,马蹄在血污中打滑,但魏军仍然殊死搏斗,一步一步向蜀军核心阵地挺进。

看到战斗已进入激烈混战的阶段,身在中军的司马懿突然下令:“立刻改变攻击方向!跟我来!”

说着调转马头,率领中军精锐向葫芦谷方向驰去,因为他的目标本来就不是祁山大营。张虎、乐□领着两队人马也随后跟进,司马师、司马昭二人紧紧护卫在他的身旁。

祁山大营的蜀军一心与魏军前锋肉搏,谁也没有注意到魏军后续部队改变了方向。

由于一切进展尽在预料之中,司马懿父子领着奇袭部队如疾风般向目的地驰去。尽管途中几次遇到蜀兵阻挡,但这些人马都毫无防备地仓促应战,又大多只有二三百人,至多不过七八百人,在司马懿的精锐铁骑面前,完全不堪一击。

司马懿父子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渐渐地,他们面前再无鹿砦挡路,亦不见了蜀兵的刀枪箭矢,以致令人怀疑是否真的身处敌人阵地。

但不久,他们感到一股强大的压力从南面在朝自己逼进,听那震天的喧嚣呐喊声,显然是一支大队人马。

“哪里走!”

随着一声大吼,为首的将领已经冲到眼前,司马懿定睛一看,那分明是蜀中猛将魏延。

“来得正好!”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与亲随精锐吼叫着上前迎敌,司马懿也挺起长枪,呐喊着向魏延冲去。

魏延果然武艺高强,面对司马懿父子的进攻毫不畏惧,双方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但眼见司马懿背后又有乐□、张虎两支人马赶上前来,魏延不得不收兵撤退。

“快追!不要让他跑了!”

司马懿今日这般积极求战,似乎有些一反常态,似乎是在证明他绝非一味保守怯战之人,一旦发现稳操胜券的战机,他也会不顾一切大胆进击。

转眼间来到了葫芦谷旁巍峨的群峰前,魏延忽然喝令士兵停止撤退,转身鼓噪着又来抗击魏军,但渐渐挡不住,蜀军被杀得只能继续逃窜。

魏延其实是奉孔明之命在且战且退,他故意抛弃自己的头盔,逃入葫芦谷中,又按照孔明“白日可望七星旗处走,夜晚便向七盏灯处退”的指令,领着败兵奔逃而去。

“且慢!此处地形颇为奇怪。”

司马懿率军追到葫芦谷口,猛然勒住坐骑,制止了追得正在兴头上的两个儿子与亲随,急忙吩咐左右:“派几个人去谷中探探虚实。”

几名亲随立即催马向葫芦谷中驰去。这条进入葫芦谷的小路甚为狭窄,只能容得单骑通过。

过不多时,探完谷中虚实的亲随回来报告:“启禀大都督,谷中各处尽是栅寨壕堑,还有新造的寨门与粮仓,守备的蜀兵似已全部撤到南边山上去了。从那山上插着的七星旗来看,葫芦谷外的孔明大营,可能也早已转移到了南边山上。”

司马懿一听,高兴地一拍马鞍,对左右下令:“立刻将敌人的兵粮全部烧光!”

蜀军致命的弱点在于兵粮供应,若将孔明囤积于此以备久用的大批粮食烧尽,不啻兵不血刃地置数十万蜀兵于死地。

“立即冲进去焚火,而后迅速返回!”

听到父亲下令,司马师、司马昭大喝一声:“跟我来!”

当即率领魏军沿着那条仅容单骑得过的小路,依次向葫芦谷里冲去。

岂知刚进谷口,司马懿便在马上再次挥手阻止了魏军:“不可前进!你们看,魏延正跃马横刀挡在前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