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古怪的树 - 宋慈探案之血姻缘 - 林下一度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一章古怪的树

第二十一章古怪的树

王勇等人见冯天麟远远回来了,而身上却留着许多飞溅状血迹,不禁面面相觑。

“天麟,你真的把那恶虎给杀了?”王勇兴奋地问。

“杀了。”冯天麟只是平静地吐出两个字,算是回答。

王勇道:“那现在该如何是好,应该是要将这好消息,公布出去了吧?”

冯天麟道:“不可,此虎有古怪,我先下山,去县衙找大人,你们在山上等着便是。”

说罢,冯天麟正要往山下走,低头见自己衣服血迹斑斑,便找王勇换了衣服,这才头也不回地往山下赶去。

待下了山,只觉得一阵倦意袭来,而此时,正逢一辆牛车从山下经过,冯天麟便给了车夫一些碎银,坐着牛车去了归善县衙。

宋慈见冯天麟独自回来,知道有事,便问冯天麟山中如何,是出了什么状况吗?

冯天麟见宋慈屋中,只有李铸,萧景,周辕三人,便放心将自己杀虎的过程,以及在老虎身上的异样发现,都一一跟宋慈说了。

宋慈听了冯天麟的汇报,低眉沉思良久,问冯天麟道:“老虎已被杀死的消息,还有谁知道?”

冯天麟道:“除了王勇他们,谁都不知。为了隐瞒此消息,我下山前,还特意与王勇换了衣服,因为我的衣服上,沾了老虎的血。”

宋慈道:“你做得很好。从你的描述来看,此虎大概不是野生的,而t是被人养大的。当然,一般人是不会养虎的,所以宋某以为,此虎是马戏班子里逃出来的,它脖子上挂的那块写有‘荣德祥’字号的牌子,是关键证物。据宋某推测,‘荣德祥’正是马戏班子的名号。”

冯天麟道:“既如此,接下来又该如何是好?大人要随我一起上山去吗?”

宋慈道:“当然要去。不过对外,我只说是去老松岭看看。你们也一样,老虎已死之事,暂时不可对外声张。待我实地看过之后再说。”

“是,大人。”冯天麟与李铸齐声回道。

果然,田知县见宋慈要出去,便问他道:“宋大人要去哪里啊,有什么事,不妨交代下官去做。”

宋慈摆摆手,轻松道:“没什么事,天麟特意下山,跟宋某讲了讲老松岭的一些情况,不过听他转述,毕竟还是隔膜,所以想亲自上山去走走,看看,顺便在那里吃中饭,听说王勇打了一只麂鹿,做好了鹿肉,也正等我前去品尝。”

田知县道:“老松岭高峻,宋大人务必小心啊。”

宋慈道:“多谢田大人关怀,田大人请自便,宋某去去就回。”

说着,宋慈便别过田文骧,与冯天麟,李铸,萧景,周辕等提刑司手下,同上老松岭去了。

山上王勇等人,见宋慈来了,赶紧便迎了出去,宋慈在他们所住的茅屋前,稍事逗留,便在冯天麟的带领下,往虎尸所在的方向走去。

那老虎早已死透了,浓烈的血腥味引来山上的蚊蝇,在其周遭盘旋飞舞。王勇赶紧采了旁边的野竹,迅速编成一把扫帚,便将蚊蝇统统驱走。这时,宋慈便走近老虎,在它的尸体前蹲了下来。

宋慈已经看见那老虎脖子上所戴的牛皮项圈了,但最初他只是看,只是观察,并未将那项圈摘下。看了一会儿,他问萧景与周辕,道:

“通过虎颈上的这个牛皮项圈,你们看出什么名堂没有?”

萧景率先回道:“正如大人在县衙所推测的那样,此虎十有八九就是从马戏班子走失的,项圈铜牌上所刻的‘荣德祥’三字,正是马戏班子的名号。

而从牛皮项圈的形态上来看,则可以想见,这只老虎走失之时,还是一只幼虎。只不过现在长大了,所以开始伤人,吃人了。”

宋慈点点头,又问周辕道:“周辕,萧景通过观察牛皮项圈,得出此虎走失之时,还是一只幼虎的结论。你觉得他这样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周辕道:“回大人,萧兄方才说过,他之所以这样推测,是从牛皮项圈的形态上看出来的。

在下以为,当年虎主将这个牛皮项圈戴在虎颈上时,大小一定是合适的。而现在老虎长大了,它的脖子变粗了,因此,变粗了的脖子,就把牛皮项圈给撑紧了。

据在下观察,其实这牛皮项圈已经快被撑断了,对于如此粗壮的老虎脖子来说,这项圈实在是不够大,可见这项圈戴上去时,那老虎还是一只幼虎,只有幼虎,这项圈的大小才合适。”

宋慈转头又问萧景:“萧景,你的想法是不是跟周辕所说的一样?”

萧景道:“没错,我正是这样想的。”

宋慈道:“好,你们俩看得很仔细,也分析得很有见地。现在,我有话要问王勇,王勇,你走近点来,看看这只老虎大概是几岁的样子?”

王勇仔细打量着老虎,道:“回大人,此虎大约八岁左右。”

宋慈道:“那么四年前的嘉熙元年,也就是这老虎刚刚开始吃人的时候,它大概是四岁左右了,是这样吗?”

王勇道:“是这样的大人,四年前,此虎步入成年,所以老松岭上开始出现樵夫,采药夫被老虎所吃的事件。”

宋慈道:“而虎脖子的牛皮项圈,一定是老虎幼年时,大概一岁左右的时候戴上去的。已知嘉熙元年,此虎四岁,那么一岁之时,正是嘉熙元年的三年前,也就是端平元年了。也就是说,此虎是端平元年前后走失的。

而如果归善县本地有马戏班子,曾于端平元年前后走失过一只幼虎,那么,当老松岭上曝出有猛虎吃人之后,所有百姓都会想到老松岭上的虎,可能是马戏班子三年前走失的幼虎,然事实是整个归善县,乃至整个惠州城,都无人提出这样的看法。可见走失幼虎的马戏班子,是外地的马戏班子,不在惠州城内。

说到这儿,你们还记得四年前,张凌汉他们是如何发配到潼川府去的吗?是因为张凌汉他们设在山中的陷阱里,死了一个人对不对?”

萧景道:“没错,张凌汉正是这么说的。”

宋慈道:“你还记得张凌汉对于这名死者的描述吗?”

萧景道:“张凌汉说,这名死者身体强壮,右手的虎口,还有一圈坚硬的老茧,而这部位的老茧,要么是常年握锄头,要么是常年握兵刃所形成的,但死者衣着打扮又极显富态,不像是常年握锄头的人,所以推测死者,是位武师之类的江湖人物。”

宋慈道:“这就对了,张凌汉头脑灵活啊,其实他已经快要推测出死者的真实身份了。这死者的确是闯荡江湖之人,只不过不是武师,而正是马戏班子的班头。

为什么说他是班头呢?因为马戏班子所养的老虎,不慎逃走,最紧张的莫过于两个人,一是驯虎师,一是班头。但张凌汉说了,死者的衣着是十分风流华贵的,那么这样的衣着,又不像普通的驯虎师了,所以死者最有可能的是马戏班子的班头,他趁夜色,悄悄上山,就是寻找走失的老虎来的。

而这个马戏班子包括这个班头,又不是本地人,理由方才宋某已经说过,如果是本地人,百姓们便会把老松岭上的老虎,与马戏班子走失的老虎联系起来想,更何况当年死者的画像,曾经遍贴整个归善县城,可结果却是无人前来认领尸体。可见死者是外地人,这是不会有错的了。

既然是外地人,他怎么知道归善县桃源乡的老松岭在闹虎灾?而他又如何怀疑,老松岭上的老虎,正是端平元年前后,他马戏班子所走失的老虎呢?

宋某以为,那正是因为刘仁昌偷偷向那班头透露了消息的原因。

据宋某推测,刘仁昌在端平元年前后,一定在惠州以外的地方担任某县的知县,而那马戏班子,便是此县的。

端平元年前后,马戏班子走失幼虎一只,班头一定向刘仁昌报案了。刘仁昌一定也带着衙役去找了,结果没找到,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