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原配 - 快穿之平平无奇万人迷 - 桃花如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嫡女原配

嫡女原配

打头的自然是徐国公与乔老爷,叶元青走在徐国公身侧靠后的位置,正听表哥一步一叹,夸赞南方园林之美。

他自小习武,又上过战场,眼力远超出常人,因而星云从那边厅里插屏后走出来的瞬间,他就将人看清楚了。

只是一瞬,叶元青就挪开了眼。

出来的这位女子粉面杏腮,唇色润泽,鬓边坠着粉宝石蝴蝶簪子的流苏,耳上一对小巧的桃花耳坠。外罩一件松绿色披风,垂首行动间,隐约可见里面穿着粉色的衣裙。

整个人真如春天绽放的一支桃花,生机勃勃,占尽风光。

叶元青被迷了眼,微微有些走神,面上却什么也看不出来,他支撑门庭已有两年,又曾在军中摸爬滚打,隐藏情绪的功夫一流。

一行人先去见了乔老夫人,作为晚辈,叶元青与表兄赵鸿宇得给老夫人请安。

老夫人一眼便看到了身着黑衣,气宇轩昂的叶元青,连叫了三个“好”字,“老婆子听人说叶将军不仅仗打得好,长得也是万中无一,今日见了,方知此言不虚。”

叶元青拱了拱手,“老夫人谬赞了。”他看向立在一旁的中年妇人,“这位就是乔伯母吧!”

余氏慈爱地点点头,怎么看他怎么满意,“是,府里的事务都是我在打理,若有哪里招待不周的,尽管来找我。”

众人寒暄了一会儿,大多说些一路行来的见闻,南北方生活差异之类的闲话,还会叙一叙双方共同的旧识,等到彼此熟悉了,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到了婚事上。

徐国公笑眯眯地开口,“两个孩子都被这几年的变故耽误了,我们此次南下,就是想商议婚期,让他们两个尽快完婚。”

十八岁确实是大姑娘了,加上星云底下的妹妹也开始说亲了,老爷子便没想着矜持,只说徐国公一行人旅途奔波,该先去歇息歇息,婚事稍后再议。

星云回到院子的路上,不免听到许多议论,有些她已经不在意了,可得知母亲在为她物色貌美陪嫁时,胸口还是狠狠地憋了一口气。

她没有现身,只是带着忆柳拐了另一条路,脚下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忆柳担忧地望着她,“小姐……小姐若是不高兴,大可罚那几个多嘴的媳妇,何苦憋在心里……气坏自己。”

星云冷笑一声,“她们说的都是真话,我为什么要罚?难道让人一个个都开不了口,当哑巴才好吗?”

忆柳又道,“非议主家本来就不对,小姐罚她们名正言顺。”

星云脚步顿了一下,才继续往前走,这一次,她的步调恢复了平常,这个时代,能活着,衣食无忧,已经是幸运了。

再者说,很多事情她反对是没用的,归根结底,做出决定的是男人。

星云甚至想着,倘若成婚后发现叶元青已经有了通房或姨娘之类的,她就让系统插件替她圆房,有了孩子以后便可以多给他纳几个美貌的通房,减少两人同房频率。

且妇人比未婚女子的限制要少的多,平日可独自出门社交,也可接见陪房视察产业。

这样想着,星云的心情愈发平静下来,回到院子,她洗漱一番,换了舒适的衣裳,取了枕边放着的书斜倚在罗汉榻的软枕上预备遨游知识的海洋时,觅荷拿着笸箩筐子进来,“小姐,夫人方才传话来,要您赶紧将送给侯府众人的针线做出来。”

星云烦躁地放下书,“让针线房做。”

觅荷笑道,“可是……小姐已经把给两位长辈与少爷小姐的做出来了,独独缺了未来姑爷的……夫人的意思是,要么就都交给针线上,要么小姐就都给做完吧。”

星云一手拿着鞋底子,一手撚着针,真有一种被迫洗内裤的感受,也是她考虑太不周到,这时候的妇人据说可以从行针手法判断是谁的绣品,她送出去两样东西,等于是一开始就给自己埋了雷。

她认命地叹了口气,“人生就是时刻发现自己是个蠢货的过程。”

不怪余氏这样逼着她做活,两家都在积极地筹措婚事,很快便商定婚期,因着要在京城举办婚礼,乔家打算举家进京,已经先派了人去打理京城的宅子。

这些日子,定了要去送亲的家眷们忙着收拾箱笼,星云这边要收拾嫁妆,几乎要把她住的院子给清空了。

外出置办嫁妆的管家们陆续归来,说是京城买了六个商铺,一大一小合计一千亩的农庄,又在更北一些的抚远购置了四千五百亩的土地。

听他们说,就这,府里拨下的银子还没用完,“……难以找到十分合适又肯出手的农庄了,京城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六个铺子都是好容易抢到手的,却只有两个算是旺铺,宅子么……”管事儿的叹了口气,“离侯府最近的一个只有二进大小,远些的收了两个,一个三进大小,才修了的,还算阔朗,一个在内外城交接处,就在宣武门墙根下,好的是在门里边……”

星云只听母亲担忧地说了一嘴,就放一旁继续绣着衣裳上的花,左右她急也没法儿飞到京城去自个儿操办这事,乔家的根基毕竟不在京城。

她烦的是,为何这时候的人穿衣服要这么花里胡哨的,要什么绣花儿呀,简简单单裁了衣裳就凑活穿呗。

在这样的忙碌中,日子过得飞快,上京的日子已定,星云眼瞧着屋里的东西一样样减少,难免有了些伤感,屋里的丫鬟,忆柳觅荷是一定要带的,余氏为她着想,让她们的家人跟着去京城,即作为星云的陪房。

除了这两个,还有四个丫鬟也是用顺手的,只是有两个难离故土,有一个说是家里在给看亲事了。

只余一个静云,当年逃荒的时候被卖进府里,而后家人离散,她年纪小,记不清事,也没有寻亲的想法,落在乔家,就像一株野草一般生长在这里。星云特意问了她,静云就说要跟着她。

对余氏来说,给女儿找陪房也是个难事,要老实品行好的,又要熟悉北方的土地,毕竟人去了是要照看农庄,料理土地的,只能先凑足数,到了那边熟悉熟悉再说。

这队伍已经足够庞大了,因而乔府除了长辈与星云的兄弟们,余下的人都是不带的。

出行前日,在长辈那里用了饭出来时,星云突发奇想,要去花园里转转,“北地气候干燥,也比这边冷,这里长出来的许多花草,在那边是活不了的。”

是时太阳已落了山,天边只余最后的一丝余晖,婆子媳妇们将游廊下的灯笼一一点亮。

入了春,天气暖和多了,可早晚仍是冷得人打颤。

星云虽围了披风,手脚仍是冰冷的,她也不在意,信步闲逛。

走到荷塘边时,想起之前七娘落水的事情,那时家里都在为了她的婚事忙碌,这事报上来,也只派了府医去瞧,好在只是得了风寒,养了一段时日,听说见好了。

她将随身带的帕子在坐槛上铺平,倚在塘边栏杆上,这样想时,就见那边的小路上转出来一个红灯笼,隐约映出一个纤细的身影。

那边显然也是犹豫了一会儿,才走过来,近了以后,星云突然笑了,“怎么这个时候跑出来来了?姨娘知道吗?”

来人正是她方才还在挂念的七娘。

七娘愣了一下,把打灯笼的丫鬟丢在身后,自己提着裙摆小跑两步,走到星云身边坐下。

“姨娘知道的,我跟她说要来瞧瞧大姐。”

星云抚了抚她鬓角乱飞的碎发,笑道,“好像生了一场病,突然变得懂事了一样,以前你可是自诩大人,最讨厌将姨娘挂在嘴边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