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3~4个月开始手舞足蹈(3)
和保姆相处时,要充分尊重保姆,并多肯定保姆的工作。保姆带孩子时,父母有什么意见应当客气、婉转地向保姆表达,千不要觉得自己花了钱就可以用命令、不容置疑的语气支使保姆做这做那。这样只会挫伤保姆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受苦的还是自己的孩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自己在家,照顾孩子的事尽量自己做,实在做不了再让保姆帮忙,不要对保姆过分要求。
婴儿异常与疾病
呕吐
小儿呕吐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症状,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逆蠕动,同时伴有腹肌和膈肌的强烈收缩,迫使胃肠道食物吐出。父母除了要辨明呕吐的原因外,还需重视护理和食疗以帮助胃肠功能尽快恢复正常。
呕吐的原因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较多见,如肠炎、胃炎、阑尾炎,是炎症对胃肠刺激引起的反射性呕吐,常伴有腹痛、恶心、腹泻和腹胀。
消化道功能异常:是常见的呕吐原因。如饮食不当,进食过量,父母强迫宝宝进食,胃食道反流等,常伴有食欲不振、舌苔厚腻、口臭等。
消化道器质性梗阻:食管、胃、肠内容物下行受阻,逆行以致呕吐。如消化道闭锁或狭窄、肠扭转、肠套叠、蛔虫性肠梗阻等。常伴有腹胀、便血、便秘。
脑神经疾病:脑炎、脑膜炎、脑肿瘤可发生颅内高压,引起中枢性喷射性呕吐,多不伴有恶心,常有头痛、嗜睡、昏迷、惊厥。
各种中毒:各种毒物对胃肠道刺激或作用于脑神经引起呕吐。
呕吐的护理
母乳喂养的妈妈,在每次哺乳前,都要用温开水擦洗乳头,并用四指托起乳房,拇指置于乳头上乳晕处,减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养的妈妈,在每次喂奶前,要用开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满奶嘴后再给予哺乳,奶嘴孔不宜过大。哺乳后要直立抱起宝宝,并轻拍其背,让宝宝将吞咽的空气排出,哺乳后不宜短时间内抬起下肢更换尿布。
注意宝宝的饮食要定时定量,不宜吃得太饱。食物要新鲜,少吃辛辣及煎、烤、炸的食物。
对胃食道反流的宝宝,入睡时可以选择头高脚低侧卧位,以头抬高15°为宜。在侧卧期间,要有专人护理,防止呼吸暂停。
对神经性呕吐,要加强体格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每天早睡早起,饮食要营养均衡。
给宝宝喂药时,不要太热或太冷。
喂药需少量多次,必要时可以喂一口,停—会,然后再喂。
对先天咽反射较敏感的宝宝,在感冒时,不要让宝宝吃得太饱,应将奶量减
为平时的一半。可以给宝宝喂容易消化的
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对呕吐的宝宝要采取侧卧位,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宝宝出现严重呕吐时,应当暂时禁食。
腹胀
宝宝腹胀的原因
一般来说,宝宝的肚子总是看起来鼓鼓胀胀的,是因为宝宝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却要容纳和成人同样多的内脏器官造成的。在腹肌没有足够力量承担的情况下,腹部会因此显得比较突出,特别是宝宝被抱着时,腹部会显得突突下垂。此外,婴儿的身体前后是呈圆形的,不像成人那样略呈扁平状,这也会导致宝宝的肚子看起来胀胀的。
除了上述的原因外,另一个造成宝宝腹胀的常见因素,是婴儿比成人更容易胀气,胀气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宝宝进食、吸吮得太急促,而使腹中吸入了空气,尤其是当宝宝饿得太久才喂奶时。
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合适,造成空气通过奶嘴的缝隙而进入宝宝体内。
宝宝过度哭闹,使腹中吸入了过多的空气。
宝宝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肠内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
腹腔内器官肿大或长了肿瘤,如肝
脾肿大、肝硬化等,都会引起腹胀。宝宝下肠道阻塞也会出现腹胀的症状。
宝宝腹胀如何护理
宝宝腹胀,爸妈首先要分清是否是病理因素引起的。如果是病理因素引起的,就要及时带宝宝上医院;如果确定不是病理因素引起的,就可以做一些应对措施,帮宝宝缓解腹胀。
1.及时喂奶
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吮吸时就会因为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要按时给宝宝喂奶,喂奶后要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
2.不要让宝宝哭太久
宝宝哭的时候很容易胀气,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多给予安慰,或是拥抱他,通过调整宝宝的情绪来避免加重胀气的程度。
3.按摩、热敷宝宝的腹部
多按摩宝宝的腹部,可以顺时针按摩5分钟。也可以用温毛巾敷盖宝宝的腹部,这样有利于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从而改善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
4.哺乳妈妈要控制糖分的摄取
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过多,糖分在宝宝的肚子里过度发酵,也容易使宝宝出现肠胀气,因此哺乳妈妈应该注意限制自己的摄糖量。此外,如果怀疑自己的进食可能引起宝宝腹胀,妈妈就应该尽量不吃那些可能导致腹胀的食物,如豆类、玉米、甘薯、花菜(西兰花)以及辛辣食物。
5.摆正喂奶姿势
人工喂养的宝宝,应当注意让奶水充满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让宝宝吸入空气。母乳喂养宝宝时,如果宝
宝的嘴与妈妈乳房的位置摆放不当,宝宝
就有可能吸进过多的空气,导致打嗝或腹胀。正确的姿势是让宝宝的脸正对妈妈的乳房,以保证他的嘴能将乳头和乳晕全部含住。
6.出现如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宝宝若出现腹胀合并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肛门排便排气不畅,甚至有发热、血便、肚子有压痛感、呼吸急促或在腹部能摸到类似肿块的东西,就应尽快带宝宝就医。
脱水热
出现脱水热的原因
3?4个月的宝宝汗腺已开始发育,夏天气温较高时,宝宝就会出汗。如果出汗过多,皮肤水分蒸发过多,又未能及时补水,就会出现脱水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