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8~28天朦朦胧胧看世界(1) -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 万理主编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5章8~28天朦朦胧胧看世界(1)

新生儿生长与发育

新生儿发育指标

新生儿生理特征

头面部

新生儿的大脑生长非常快,头围能增加2?3厘米。而头骨在迅速生长的过程中,并不一定呈左右均匀地生长。

头骨的生长,不仅受到外部压力(如不良睡眠姿势所致)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由内部的力量决定的,当然如果新生儿患有佝偻病(俗称“缺钙”)等就更易发生偏头。

关于如何预防宝宝出现偏头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见“如何防止宝宝睡偏头”的相关内容。

皮肤

进入这个阶段,新生儿脸部水肿已消失。胎毛通常从生后1周开始脱落,给新生儿洗澡时可以看到水中漂着许多细绒毛。有的新生儿出生时头上长有黑发,但不久就会陆续脱落,这是正常的,新的头发迟早要长出来,这与胎毛完全不同。在出生后的10?15天,新生儿的全身皮肤会呈现干燥、鱼鳞状纹路,以后会脱皮。新生儿皮肤很娇嫩,局部防御功能差,所以很容易受损伤。

大、小便

大便:大便一般都已转为正常的黄色粪便。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呈金黄色、稀糊状;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呈淡黄色,常常较干,有形;混合喂养者则大便性状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新生儿每天大便次数不定,一般为2?5次,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次数要多一些,部分新生儿每次换尿布时尿布上都有大便,如大便较均匀、水分不多、不含黏液或者偶尔带有少许奶块,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小便:吃奶充足的新生儿,小便次数和量较刚出生时增多,尿的颜色也多趋于正常,为清澈、透明、无色尿。如果母乳不足、人工喂养儿配方奶过浓或天气热新生儿出汗多,小便颜色也可能呈现出淡黄色,表示新生儿水分摄入不足,母乳喂养儿增加喂母乳次数即可,人工喂养儿则应注意配方奶冲调不能过浓,同时也要给新生儿多喝点水。

听觉

新生儿出生1周后,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他会密切注意周围的声音,也会对噪音敏感。当你在新生儿身旁说话时,他会将头转向熟悉的声音和语言,并且具备一定的定向能力。

触觉、痛觉

习惯于被包裹在子宫内的胎儿,出生后仍喜欢紧贴着妈妈身体的温暖环境。当你怀抱新生儿时,他们喜欢紧贴着你的身

体,依偎着你。当新生儿啼哭时,父母会

抱起新生儿,并轻拍、摇动他们,或是亲亲新生儿的脸,或在他们的身上轻轻抚摸一下,新生儿就会渐渐地安静下来,这就是利用触觉来安慰新生儿。

在新生儿有疼痛、冷热的感觉,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体,也就是说新生儿对不同的疼痛、温度和物体的质地都有感受能力。从新生儿喜欢吸吮手指可以看出,新生儿嘴唇和手部的感觉都比较灵敏。

味觉、嗅觉

这一期间的新生儿味觉已经很好了,对不同的味道能产生不同的反应,对于浓度不同的糖水吸吮的强度和数量是不同的。他们喜欢较甜的糖水,吸吮浓度较高的糖水比吸吮浓度较低糖水的量要多、吸吮力也强。对咸的、酸的和苦的液体能表现出不愉快的表情。

这段时期的新生儿已经能辨别妈妈的气味,而且妈妈也能分辨自己孩子身上的气味。因此,嗅觉也促进了母婴间的相互了解。

个性

新生儿的个性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与妈妈怀孕期间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因此,新生儿出生不久,就会表现出个性上的差异。

易抚养型的新生儿非常老实,表现得很安静;睡眠时间长,肚子不十分饿就不会醒;不管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食欲都好,食量大,肚子饿了就咕噜咕噜地

吃奶,也不怎么哭;吃完奶就要小便,给

他换尿布时显得很高兴,然后又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在夜里一般会醒1?2次,每次吃完奶换完尿布后又马上睡着了。这样的新生儿每天大便次数不多,一般1?2次。困难型的新生儿就不那么老实,带养起来特别费劲。他们对外界刺激反应很敏感,稍有声响马上会惊醒,醒来后尿布湿了哭,肚子饿了也哭,表现出不高兴。这种新生儿如果是吃母乳,吃了6?7分钟后饥饿感一消失就不再吃了,此时肚子并未吃饱。如果再硬给他吃,他就会把吃进去的奶全部吐出来,十几分钟后他又饿得啼

哭,再吃5?6分钟才能睡去。如果是喂配方奶的,奶嘴稍有不通畅

就哭,甚至把奶嘴吐出来不吃奶了。有时很庆幸把奶喂完了,刚过二十几分钟他又把奶给全吐出来,这种情况多见于男婴。由于每次吃奶量和吐奶量均不同,饥饿的时间也就不同,所以喂奶的时间也就没有规律。

运动能力

未满月的新生儿不断地进行着睡眠-觉醒-睡眠的周期性变化。新生儿90%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10%的时间为觉醒状态,睡眠和觉醒每30?60分钟循环一次。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时进行着有规律的手、脚运动,这种看似随意、无意义的状态,其实显示了一个内在规律。

譬如,当妈妈或其他人在床头与新生儿谈话时,新生儿的躯体运动与说话同时发生,开始头会转动,手上举,腿伸直;当谈话继续时,新生儿可表演一些舞蹈动作,还会出现由一个音节引出一个新动作,如对你凝视、微笑等。

新生儿的运动与妈妈谈话的内容是协调的,这就是其在能用语言表达之前用躯体活动谈话的方式,也是向父母学习的一种自然本领,这对促进新生儿的脑发育、心理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新生儿的科学喂养

8~28天母乳喂养重点

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

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这一时期乳汁会逐渐增多。到满月时绝大部分能够完全用母乳来喂养宝宝了,部分妈妈从这个时候就开始纯母乳喂养。但也有些妈妈尽管也坚持母乳喂养,但下奶还是不够理想。这时,妈妈一定要坚定信心,到了满月再看看,如果没满月就失掉了母乳喂养的信心,有点为时过早。

母乳不足的妈妈可以采取人工喂养,给宝宝喂配方奶,但在思想上一定要坚信自己的奶水会慢慢增多,以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时间和次数

这一时期,新生儿每天大约需喂6?8次奶,按需喂奶的原则仍不变。

按需哺乳并不意味着没有规律可循,出生体重正常(大于2500克)的新生儿,通常是3?4个小时吃一次奶,要是父母稍加引导,养成新生儿定时饥饿习性的倾向,那么,新生儿会逐渐养成定时吃奶的习惯。父母可将4小时喂一次奶作一个计划,例如:早晨6∶00,上午10∶00,下午2∶00,下午6∶00,晚上10∶00,凌晨2∶00,一昼夜6次。

若新生儿表示饥饿时可灵活将喂奶时间提前,新生儿还有自己弥合时差的能力,这次提前吃奶后甜甜地睡上一觉,这一觉会有可能睡得时间长些超过4小时,那么与下次醒来吃奶的时间就又吻合了。当然,这4个小时一次的时间不会像钟表那样准时,一天下来前后相差几十分钟也是正常的。

每个新生儿的胃容量是不同的,有的新生儿胃容量小只能容纳供4小时消化的奶汁,尤其是出生体重偏低的新生儿通常间隔时间要短些。妈妈可以根据新生儿的情况作出调节。关键是要在新生儿表示饥饿时再喂奶,饥饿的新生儿吸吮有力,乳汁容易吸空,对乳房的刺激大,促使妈妈的乳汁分泌得多,而新生儿每次吃得越饱排空的时间也越长。

按需喂奶,决不是说新生儿一哭一醒就喂,这样做会把妈妈搞得筋疲力尽。妈妈千万不要一见新生儿动弹就迫不及待地抱起来喂上一通。妈妈可以试着换下湿尿布、喂些水、变换一下体位,或者在新生儿的脸上爱抚几下,可能用不着喂奶,新生儿就会酣睡过去了。等到想尽办法皆无效时,再喂奶也不迟。

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

如果母乳分泌量不足,就必须用配方奶粉喂养,但要注意,不要完全放弃哺乳,采取混合喂养,并且要努力催乳。

妈妈应尽量多给新生儿哺喂母乳,然后再用配方奶粉等补充不足的数量。但妈妈每天给新生儿直接喂哺母乳最好不要少于3次,因为若每天只喂一两次奶,妈妈的乳房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吮吸刺激而使乳汁分泌量迅速减少,这对新生儿是不利的。

混合喂养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母乳,母乳喂养次数要均匀分开,不要很长一段

人工喂养的正确方法

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能进行母乳喂养,也不是所有的宝宝都能接受母乳喂养。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坚持母乳喂养,那么就可以采取人工喂养的方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