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0~7天襁褓中的小人儿(4)
尿布使用起来虽然有些麻烦,但它也有很多优点。所以妈妈在给新生儿使用纸尿裤的同时,也要适当使用尿布,将纸尿裤和尿布巧妙交替使用。如夜里为了新生儿能睡得安稳,可以使用纸尿裤;白天有人照顾时,可以使用尿布。
使用尿布的好处
刚出生的新生儿,大小便的次数会比较多,而尿布可以反复利用,比较经济实用。
安全、无刺激。尿布都是用棉布做的,对新生儿来说,是绝对安全,没有刺激的,不容易引起新生儿稚嫩的皮肤过敏。
尿布的准备与数量
选材:柔软、清洁、吸水性好。旧棉布、床单、衣服是很好的备选材料。也可以用新棉布制作,但必须经充分揉搓才可以使用。尿布的颜色以白色、浅黄、浅粉为宜,忌用深色,尤其是蓝色、青色、紫色。深颜色的布料可能对新生儿的皮肤产生不良的刺激作用。
大小:尿布的尺寸一般以36x36厘米为宜,也可以做成36x12厘米的长方形,或三角形。值得注意的是,尿布的尺寸应随宝宝年龄的增长加宽、加长。
数量:尿布的数量要充足,一个新生儿一昼夜约需20?30块。尿布在新生儿出生前就要准备好,使用前要清洗、消毒,在阳光下晒干。
尿布的使用与清洗
1.包裹方法
先用长方形尿布兜住新生儿的肛门及外生殖器,男婴尿流方向向上,腹部宜厚一些,但不要包过脐,防止尿液浸渍脐部;女婴尿往下流,尿布可在腰部迭厚一些。三角形尿布包在外边,从臀部两侧兜过来系牢,但不宜系得过紧,以免影响腹部的呼吸。另一个角最后向上扣住即可。由于新生儿髋关节臼较浅,所以包裹尿布时,新生儿两腿的自然位置应摆成m形。
2.擦拭
帮新生儿更换尿布时,要注意擦拭的方向。女婴尿道短,尿道与阴道基本无菌,而肛门及粪便是有菌的,为女婴换尿布时应从前向后擦拭,以免将肛门口的细菌带到尿道及阴道口,导致尿道、阴道感染。
3.换洗
尿布的换洗一定要勤,父母一旦发现尿布有粪便,便应立即更换,以防粪便中的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产生氨类刺激皮肤,引起尿布皮炎。
洗涤尿布的步骤:先用肥皂水浸泡
后搓揉,再用流动的清水漂净,用沸水烫5?10分钟,最后在阳光下晒干;如遇阴雨天,可用烘干机烘干。晒干后,可以折叠起来,放在清洁的柜子里。
使用尿布注意事项
1.勿垫塑料、橡皮布
有的父母为了防止新生儿的尿液浸渍被褥,习惯于在尿布外再垫上一层塑料布或橡皮布。但是,由于这类物品不透气、不吸水,尿液不容易渗出,致使新生儿臀部的小环境潮湿,温度升高,容易发生尿布疹和霉菌感染。为了防止尿液浸湿床褥,夜间不妨用棉花、棉布做成厚垫,垫在尿布外面,但更换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
2.警惕发生异常
换尿布时,应认真观察新生儿臀部及会阴部的皮肤有无发红、皮疹、水疱、糜烂或渗液等症状,一旦发现,应及时清洗,然后用3%鞣酸鱼肝油软膏或蛋黄油涂抹。症状严重时,则要及时去医院皮肤科就诊。
另外,尿布或其他衣物脱落下来的线纱,大人掉下的头发,偶尔可能缠绕在新生儿的手指、脚趾及阴茎上,出现局部肿胀甚至坏死,应提高警惕。
3.注意季节变化
夏天气候炎热,空气湿度大,给新生儿换尿布时不要直接取刚暴晒的尿布,应待其凉透后再用。夏天为了防止尿布疹,应增加新生儿光屁股的时间。
选择尿布裤与隔尿巾
选择尿布裤也不错
尿布虽然透气舒适,但不易固定,不是很方便。虽然有些尿布配有安全扣,可以将尿布折叠扣起成一定形状,但依然不如纸尿裤方便,选择尿布裤就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尿布裤的形状和纸尿裤差不多,也是外包围,兜住新生儿的小屁股后,在前面用魔术贴贴紧,但材料是用柔软的布料做成,而且中间部分留有空隙,用来放置尿布。把一张尿布折叠成长方形,刚好可以塞进裤子的中间,然后给新生儿穿好,
这样就能把小屁股包得好好的,而且柔软透气。
隔尿巾有什么作用
使用尿布,虽然新生儿觉得干爽舒服了,但每天洗尿布的工作却非常繁重,这时可以使用隔尿巾。隔尿巾是一张薄薄的纸,类似于纸尿裤上面的那一层无纺布,是一次性使用的。使用时,把它包在尿布外层,隔在新生儿的屁股和尿布之间。隔尿巾的渗透性能令尿液渗透到尿布里,并隔开粪便。使用后将隔尿巾扔掉,只用洗下面的尿布就可以。
护理好新生儿的脐带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相互“沟通”的要道。胎儿出生后,医生会将这条脐带结扎,新生儿将与母体“脱离关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但是残留在新生儿身体上的脐带残端,在未愈合脱落前,对新生儿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脐带残端是一个开放的伤口,又有丰富的血液,是病原菌生长的好地方,如果处理不当,病菌就会趁机而入,引起全身感染,导致新生儿败血症。因此,护理好脐带是护理新生儿的重要内容之一。
脐带脱落的时间
脐带脱落的时间与新生儿出生后结扎脐带的方法有关,如果残留端很短,则出生后3?4天就会很快脱落。反之,则需5?7天才脱落。如果7天以上,甚至更长时间不脱落,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果残留的脐带变得干黑色,可以用95%的酒精轻轻擦洗,干黑的脐带即可脱落,如果仍不脱落,应到医院进行处理,决不可盲目地剪断。
脐带脱落前的护理
脐带脱落前,要保持脐带干燥,新生儿从医院回家后,如无特殊情况,无脐部感染,则可以不用纱布覆盖,这样可以促使脐带更快地干燥脱落。千万不能用湿衣服或尿布捂住脐部,如果覆盖的纱布湿了要及时更换,更换时打开纱布后,用75%的酒精棉球,轻轻地从脐带根部向周围的皮肤擦洗,不可来回地乱擦,以免将周围皮肤的病菌带入脐根部而发生感染。
脐带脱落后的护理
脐带脱落后,脐部可能留有一层痂皮,但会自然脱落。正常情况下脐部是干燥的,不必再做任何处理。如果脐部潮湿或有少许液体渗出,可用消毒棉签蘸75%的酒精轻轻擦净,再用75%的酒精涂在脐根部和周围皮肤上,决不可用龙胆紫涂在脐部上,这样做不仅会影响对脐部感染情况的观察,还会使脐部表面结痂,使下面的脓性分泌物不易排出,而加重感染。
新生儿的口腔护理
刚出生的新生儿就具有吸吮、吞咽的能力,但这只是一种原始反射的最初表现,随着新生儿不断地生长发育,其口腔功能也将日趋完善。
因此,父母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关注新生儿的口腔保健,帮助新生儿迈出口腔健康护理的第一步。
口腔护理
有的父母认为新生儿的口腔内有羊水、血等脏东西,喜欢用纱布或手帕擦洗口腔,这样做很容易擦破口腔黏膜而引起感染。其实,新生儿口腔一般不需要特别清洗,因为这时口腔内尚无牙齿,口水的
流动性大,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所以,从新生儿期开始,在每次给新生儿喂完奶后再喂点温开水,将口腔中残留的奶液冲洗掉。个别确实需要清洗时,可以用棉签蘸水轻轻涂抹口腔黏膜,切记不要擦破新生儿的口腔。
螳螂齿
新生儿口腔的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较厚的脂肪垫隆起,俗称“螳螂齿”。新生儿吸奶时,前部用舌头和口唇黏膜、颊部黏膜抵住奶头,这时后部的脂肪垫关闭,帮助增加口腔中的负压,有利于新生儿吸奶。旧习俗认为“螳螂齿”妨碍新生儿吃奶,要把它割掉,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它不仅不会妨碍新生儿吸奶,反而有助于新生儿的吸吮动作,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抱新生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