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曹琴默: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第118章曹琴默: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嫁入雍亲王府后,你要小心谨慎,切莫行差落错。”
面容憔悴的妇人擦着眼泪,把曹琴默送上了雍亲王府派来的一顶小轿,曹琴默眼眶微红,却强忍着没有落泪:“外头风大,母亲快些回去吧。”
妇人听她这样说,又是连连落泪,曹家几次进贡的织物不合格,多次触怒天子,一次次的治罪,早已落魄。
如今唯一能叫家里有一丝喘息的机会,便是搭上雍亲王,只要他打点下去,曹家也能好过些。
这是一个冷肃的秋,她坐在小轿里,在一下下的颠簸中眉头越拧越紧。
从前她是家中最受宠爱的女儿,因为惯会察言观色,又心思通透,父亲总是最疼她,可是如今曹家没落,只有她一个未嫁女可用。
朱门绣户,又岂是那么好进的。
纵使父亲用尽了手段,让雍亲王收了她做侍妾,可她这样的身份样貌,雍亲王压根不会把她放在眼里。
进府后,曹琴默被安排在一个小院子里,好在到底是王府,要比从前在家中的居所好上一些。
府中的福晋乌拉那拉氏温柔和善,在请安时,她被侧福晋讽刺嘲笑,这位福晋便淡淡的替她说话:“都是自家姐妹,别说那些有的没的,往后还是要和睦相处才是。”
侧福晋被落了脸面,虽说没有明着说什么,却暗暗记恨上了她。
这个王府的后院,几位侧福晋协同福晋一同执掌中馈,那个侧福晋想要对她做些什么简直易如反掌。
原本忌惮着福晋,也并没有太过分,可当她进府中数月,却连王爷的面都见不到时,旁人就再没什么顾虑了。
先是克扣用度,再是各种磋磨,她日日过得谨小慎微,心惊肉跳。
她试图去告诉福晋,期盼福晋能为自已做主,可几次下来,福晋只是不痛不痒的说几句话,侧福晋欺压她更加肆无忌惮了起来。
这个时候她猛然惊觉,好像自已从一开始就落入到了旁人的算计之中。
侧福晋的明枪,福晋佛口蛇心的暗箭,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正当她举步维艰时,有一日早上同去给福晋请安,突然闯入一个张扬明媚的女子。
“福晋这里好生热闹啊。”女子浑身流光溢彩,眉目顾盼生姿,进来后,一个眼神也没给旁人,甚至也未给福晋行礼,自顾自的坐到下面左手边的第一个位置上。
那个位置在曹琴默第一日请安时便有注意到,一直空着,像是留给什么人的,可是这个位置的人却从未来给福晋请过安,在王府中也没撞见过,今儿还是头一遭见。
那女子刚一坐下,坐在她对面的侧福晋便含着怒气开了口:“年福晋,你也太没规矩了吧,多日不来请安也便罢了,如今来了怎么还不给福晋行礼就坐下了。”
年福晋这才懒洋洋的擡起眼睛,散漫的看着对面的人,眸中含着轻蔑和讥诮:“这些时日我陪着王爷去马场骑马,自然就不能来给福晋请安了,昨个王爷在我那里歇下,今儿起的也就晚了些,福晋不会怪罪吧。”
侧福晋被她堵的说不出话,福晋的表情也有些难看,只是两人却都对女子无计可施。
曹琴默静静的看着这一切,心里暗自考量。
出了福晋院子,她主动凑上前去:“妾身曹氏,给年福晋请安。”
年世兰饶有兴致的看着她,两人开启了第一次对话,后来曹琴默便顺理成章成为了年世兰那边的人,依靠着这位年福晋,那侧福晋再也没办法给她使绊子了,她的日子也终于好过了起来。
年福晋在府中专宠,宫里的德妃娘娘知道后,特意叫了王爷去说话,又派了嬷嬷来府中言语间敲打了她几句,年福晋虽然心有不甘,却也知道不能惹这位婆母生厌,思来想去,向王爷举荐了曹琴默。
终于在入府半年后,她见到了雍亲王,王爷对她不算热切,好在也没有冷待她。
王爷一年到头也只有那么两三次是去她院子里过,可也就是这么几次,她竟然有了身孕。
年福晋虽然有些不悦,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依照规矩给她请了大夫安胎,又拨了些补品给她。
她这一胎,府中好几双眼睛盯着,几次险些出现意外,最后生产的时候,也是惊险异常,九死一生才将孩子生下来,是一个乖巧的女儿,王爷赐名温宜。
后来皇上驾崩,王爷继承大统,她虽然身份低微,但考虑到生下公主,也封了个不大不小的贵人之位。
而年福晋则是被封为了华妃,这些年,她不得皇上宠爱,便尽心尽力的跟着华妃,为她出谋划策,只求她能庇佑自已和温宜。
她足够聪明,华妃又位高权重,两人联合,在这宫中倒也还算顺风顺水。
直到准噶尔向大清求娶公主,公然点名要嫡亲的公主,而不是宗室女,她终于坐不住了,一向稳重的她慌里慌张的开口:“温宜年幼,如何能去和亲。”
让她松了一口气的是皇上并没有叫温宜和亲的意思,可让她的心揪起来的是皇上接下来的一句话:“若是温宜年龄够,朕又何至于如此烦心。”
所以他并不是舍不得亲生女儿,只是因为温宜年龄实在不够,所以才打消了他的念头。
最终定下来朝瑰公主前去和亲,可她嫁去准噶尔后不足半月英格可汗就已暴毙,千尊万贵的公主又要嫁给新任可汗为妾。
不,她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下去,她要寻求更好的靠山,她要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只要她爬的够高,温宜的前程就会更好,将来也就能得一个好额驸。
她投靠了玉嫔,眼看着玉嫔一步步的封妃,贵妃,生下皇子公主,地位稳固,她自已也跟着封了嫔位,她知道,自已这一步走对了。
皇帝驾崩,玉贵妃的儿子继承大统,她与玉贵妃交好,得了她的准许,在温宜十六岁那年,在朝中挑选了一位人品贵重,端方雅正的青年俊秀,为温宜与他定下婚约。
难得的是,温宜与他,情投意合。